近兩年來,有一種較爲流行的說法:要想皮膚好,抗糖少不了。糖被很多愛美人士視爲皮膚的“殺手”,一時間唯恐避之不及,主食、水果等含糖量稍高的食物都被一概迴避。爲迎合這種愛美的需求,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抗糖產品,抗糖藥、抗糖丸等層出不窮。然而,不久前,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節目揭開了這些產品的真面目。據專家介紹,抗糖產品尚無科學依據。

皮膚衰老影響因素多,不能全怪糖化反應

所謂糖導致皮膚衰老,源於一種糖化反應。糖化反應就是糖類分子和蛋白質或脂肪,在不受酶的控制下,發生一連串的反應,慢慢不可逆地形成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而這種產物集中攻擊的目標就是膠原蛋白。被這種產物附着的膠原蛋白會失去原本的彈性,皮膚也就會逐漸喪失彈性、開始鬆弛下垂。同時,這種產物還會延緩表皮角質形成細胞的更新速度,影響皮膚新陳代謝能力,從而讓皮膚變得暗沉。所以“抗糖化”,抗的其實是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瑋表示,年輕健康的皮膚裏面,兩種蛋白質起到關鍵作用,一種是膠原蛋白,起到充填的作用;另一種是彈力蛋白,起到彈性的作用。這兩種蛋白如果被糖化反應了,它的彈性張力下降,充盈度減少,變成了皮革的樣子,就像皮革日曬以後發生老化,皮膚也會發生這樣的老化。

從理論上來說,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確實和衰老有一定的關係,但是衰老這個鍋,如果全讓它背有點冤。影響皮膚衰老的因素很多。日曬造成的光老化是導致皮膚過早衰老的“元兇”。美國皮膚科學會的人員也說過,陽光在我們皮膚老化的過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另外,肇慶市中醫院皮膚科醫生譚穎介紹,造成皮膚老化的因素還包括年齡的增長、植物神經紊亂、內分泌紊亂、各種系統性疾病、內臟機能的病變及不當的皮膚護理方法、使用不合適的化妝品、不當的飲食習慣、不良生活習慣、引力因素等。

因此,抗糖化並不等於抗衰老,但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畢竟是對皮膚和健康有害,還是要合理飲食,控制糖分攝入。

糖分攝入是身體需要,盲目控糖不僅美不了膚還傷身

那麼,控制糖分攝入是不是要拒絕所有含糖食物呢?中央電視臺的採訪提到,糖化反應分兩種,一種是對身體有益的酶促糖化反應,指的是在酶的作用下,糖分與蛋白質結合,生成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糖蛋白。這類糖蛋白有重要的免疫作用,可以幫助人體抵抗病菌,還有凝血、修復創傷等功能。另一種爲非酶促糖化反應,就是不經過酶的作用,過量糖分直接與蛋白質結合,生成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如紅燒肉表面泛着油光的紅褐色、麪包經高溫烘烤後表面的紅褐色等,都是產生了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的表現。

因此,戒糖不可取,控糖是關鍵,而烹飪方法的改變也至關重要。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牀營養科主任醫師陳偉介紹,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是以精製碳水化合物爲主要成分的食物,經額外烹調產生的。凡是氨基酸和糖碰到一起,在高溫的條件下,不論是煮、炸、蒸、炒,都可能會產生糖基化終末產物。減少加工化才能真正減少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生成。如果我們適當減少攝入奶茶、烘烤的麪包等,就能夠真正獲益。

那麼,抗糖藥、抗糖丸、抗糖口服液、抗糖洗面奶、抗糖面膜……這些五花八門的抗糖產品真的可以讓我們更年輕嗎?中央電視臺的採訪提到,理論上可行,但絕大部分抗糖產品並未經過系統化專業驗證,能否抗糖尚無科學依據。

想要皮膚好,合理飲食+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

想要擁有健康肌膚,最重要的還在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如何延緩皮膚衰老呢?美國皮膚科學會給出了這些建議:

1. 堅持每天防曬。塗防曬霜、打遮陽傘等方式,都可有效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2. 不要吸菸。吸菸會加速皮膚衰老,導致皺紋、皮膚暗沉、發黃等問題。

3. 避免經常做同樣的表情。經常做同樣的面部表情,會反覆收縮同一塊肌肉,由此產生的紋路就會成爲永久性的皺紋。

4. 健康均衡飲食。有研究發現,多喫蔬菜和水果有助於避免皮膚過早老化,而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則會加速老化。

5. 少喝酒。酒精會讓皮膚缺水、粗糙,同時,也會傷害皮膚,讓人更顯老。

6. 經常運動。有研究表明,適量的運動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系統,可以讓皮膚看上去更年輕。

7. 溫和清潔面部。太用力洗臉會刺激皮膚,而刺激皮膚會加速老化。

8. 每天洗兩次臉,大汗淋漓後也要洗臉。汗水也會刺激皮膚,所以流了很多汗以後最好儘快洗臉。

9. 每天使用保溼類護膚品。保溼類護膚品有助於鎖住皮膚中的水分,讓皮膚看起來更年輕。

10. 不要使用讓皮膚有刺痛或灼燒感的護膚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