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财帝原创 · 作者|唐潮

面对北京第一场冬雪,滴滴创始人程维或是两种心境。

八年前,创业正陷入绝境的程维望着北京纷纷扬扬的雪,与后台不断增长的打车订单,眼睛放出亮光,心中的压抑也略有释怀。

八年后,滴滴已成长为新型互联网帝国TMD中的一极。但程维的焦虑却愈加严重,他开始忧心滴滴的估值与未来。

BAT中,百度已经掉队。TMD中,滴滴估值也似乎在掉队。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拼多多市值为1794亿美元,字节跳动整体估值在2000亿美元左右,美团市值更是高达2100亿美元。

对比之下,网传滴滴仅600亿美元的估值已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字节跳动、美团。

尽管日前有《财新》等多家媒体报道,滴滴正谋求港股IPO与800亿美元的估值。但随后,滴滴官方迅速予以否认,并称“IPO不是滴滴当前最优先的事项”。

这不禁令人猜想,未来的滴滴战车是否会驶上百度的老路,逐渐被位于头部的美团、字节跳动、拼多多们拉开距离?

2020年11月,西伯利亚的寒流再次来袭,北京大雪纷飞。但此时,程维的脑海中或许已忘却曾经的记忆,而是多了一分惆怅与落寞。

少年还是恶龙

出行行业的少年,还是恶龙,这是摆在程维面前的两个难以摆脱的标签。

时间回到2016年。彼时,滴滴击败Uber,登顶中国网约车赛道。

数据显示,当年的滴滴至少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二级市场估值也高达700至800亿美元。

同是这一年,交通部门出台史上最严网约车新规。程维顺势拥抱监管,他在乌镇闭门会议上高呼,“(安全)就是责任,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今天你承担了这样一件事情,你要保证大家安全,如果你做不到,你就应该死掉。”

当时的程维或许怎么也没想到,两年后,他的话竟会一语成畿。

2018年,相继发生的郑州、乐清两起滴滴顺风车杀人案震动全国,民意沸腾。而作为网约车平台方,滴滴傲慢且错误的做法更是直接将自己推到了监管与舆论的悬崖之边。

一时间,举国讨伐,程维与滴滴被无数国人指责为“资本恶龙”。

随后,在监管层要求下,滴滴无限期下架“现金牛”顺风车业务。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顺风车GMV为200亿元左右,营收约为20亿元,净利润约为9亿元。同时期,滴滴净利润仅为10亿元,顺风车业务几乎占据滴滴净利润的90%。

对此,程维自责又迷茫,他在内部暂停了一切KPI,宣布“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衡量尺度”。

此后,为迎合监管要求,滴滴全公司开始“all in安全”。

滴滴转向最直接的代价是,公司2018年全年业绩亏损高达109亿元,2019年滴滴安全专项经费投入也高达20亿元。

除此之外,对滴滴而言更为致命的是,嘀嗒、哈啰、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等竞争对手们开始趁势而上,猛攻滴滴的大本营。以哈啰为例,今年初,哈啰顺风车宣布2019年订单量已达到8000万单。

互联网出行赛道战火再起。

程维顿时压力倍增,但却无可奈何。尽管2019年6月,调整后的滴滴宣布在全国300城开通顺风车业务,但市场已物是人非。

一方面,滴滴四轮出行板块的盈利核心——顺风车业务在市场体量缩减,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运营成本持续攀升的大背景下,短时间内已难有起色。

嘀嗒出行IPO招股书显示,2019年,按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以66.5%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第一。同时期,公司A(该公司大概率指滴滴)的市场份额仅为25.1%。

此外,据晚点LatePost报道,目前顺风车全市场订单仅为100万单左右,较之前下降了50%以上。

另一方面,滴滴进军两轮出行赛道,相继发布青桔单车、电动车,并在网约车领域组建青菜拼车、花小猪等部门,开始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

但目前,各项新业务中仅有青桔单车发展较快,其市场份额已位居行业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并未披露其盈利的数据。

据此来看,滴滴要实现正向的经营现金流,依然艰难。

用户增长的新故事

为讲述一个更性感的资本故事,程维不得不带领滴滴再次狼性扩张。

9月7日,随着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入股,“打车界拼多多”花小猪正式被编入滴滴阵营。

实际上,花小猪本就与滴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花小猪目前的总经理为孙枢,而孙枢在2019年去职前,曾是滴滴副总裁、网约车区域总经理。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孙枢被调离原职后并未离开滴滴,而是受命负责一个全新的打车项目,内部代号为“霸王花”。

如今,霸王花已绚丽绽放。在连续数月的猛烈进攻下,花小猪已凭借“百亿补贴+社交裂变”玩法进驻了全国一百多个城市,且同时覆盖高线与下沉市场。

滴滴为何要给自己孵化一个“敌人”?

答案很简单,为了获取增量用户与新出行场景,继续讲述高增长的故事。

目前,中国整体网约车渗透率仅为3%。但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网约车的渗透率已分别达到40.1%与17.3%。

这意味着,中国高线城市的增长很快将触碰到天花板,而三四五线等低线城市,未来必将成为网约车平台争夺市场份额的主战场。

另外,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研究报告,滴滴出行近70%的用户来自于一线城市。滴滴要想继续股权融资或IPO,必须获取新用户,并盘活存量用户。

因此,滴滴早在今年年初就提出了“0188”战略,即未来三年内实现0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而目前,滴滴全球日订单约为6000万,MAU约为4亿。据此计算,未来三年内,滴滴旗下各业务规模至少要实现一倍以上的增长。

为达成目标,今年以来,滴滴围绕出行赛道四面出击。

滴滴不仅将“滴滴拼车”正式升级更名为主打年轻用户群体的“青菜拼车”,还重启快的品牌,发布“快的新出租”业务,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

此外,滴滴还深度布局青桔单车电动车、无人驾驶、上游造车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滴滴两轮出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初,青桔单车获得了联想系君联资本领投的10亿美元。这是共享单车泡沫破灭后的第一起大额投资。

青桔不负众望,今年10月23日,青桔单车的订单量一度达到2300万。同期,美团与哈啰的订单总量分别为1700万单和1900万单。

但并不意味着“狼性”滴滴将再度大杀四方。滴滴掀起的新战役与搏杀正被监管层与各地监管部门所警惕,以花小猪为例:

7月13日,天津市道路运输局与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总队约谈“花小猪”。

8月6日,由于未取得深圳网约车经营许可证,涉嫌非法营运,深圳市全面叫停花小猪。

11月20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等7部门联合约谈滴滴,要求滴滴就花小猪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显然,程维想在下一阶段讲述的新资本故事,必然要先过监管这一关。

估值保卫战

程维:“你为什么要搞打车?”

王兴:“我就是试试。”

程维:“尔要战,便战。”

三年前,王兴横向扩张,进入滴滴的网约车出行主阵地。程维不服输,也迅速组建外卖部门,反手将战火烧到美团的家门口。

但双方的战事并未持续。滴滴由于安全事故加巨额亏损,决意韬光养晦裁撤外卖业务,而程维也暂时失去了与王兴争斗的筹码。

三年后,社区团购赛道的爆红,让程维看到了回击王兴的绝佳机遇。6月,滴滴上线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并在成都试运营。11月,程维滴滴全员会上表态,对橙心优选“投入不设上限,全力拿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领衔这场战事的是此前Uber大战中的关键人物:滴滴高级副总裁陈汀,他被委任为橙心优选CEO,直接向程维汇报。此外,还有滴滴CTO赖春波。

在外界看来,从纵向的出行到横向的社区团购,滴滴的跨界似乎有点大。

对此,橙心优选总裁刘自成在接受虎嗅采访时认为,“滴滴还需要更多元的能力与新的增长曲线,这是最核心的原因。”

事实上,滴滴早就想深度布局本地生活领域,最大化变现手中的用户流量。打开滴滴APP能够发现,目前滴滴平台已上线金融、搬家货运、跑腿、购车与车服务等多个网约车出行之外的服务入口。

在懂财帝看来,滴滴商业版图纵横扩张的背后,是程维对滴滴估值的担忧。

早在2019年5月,Uber递交的IPO招股书显示,当时滴滴的估值约为516亿美元。这一数值相较于2017年的700至800亿美元的估值,折价已超过20%。

眼见手中的股权价值缩水,投资者们意欲退出。前腾讯、京东战略分析师李成东此前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也提到,滴滴的部分早期投资股东和后面的股东都急于出售滴滴的股份。

因此为稳定投资者,继续争取资本支持,今年以来滴滴开始释放好消息。5月,柳青表示,滴滴目前的核心业务已实现盈利。

这一消息最终的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客观对比,滴滴已被字节跳动、美团,甚至后起之秀拼多多远远甩在身后。

在用户规模上,滴滴目前的MAU刚超过4亿,拼多多月活为6.43亿,而字节跳动旗下仅抖音的月活就为4.77亿,其全公司月活更是达到15亿。

对比估值,滴滴仅为600亿美元。而截至12月4日股市收盘,拼多多市值为1794亿美元,字节跳动整体估值在2000亿美元左右,美团市值更是高达1.7万亿港元,约合2193亿美元。

除此之外,放眼资本市场,滴滴如果仅以共享出行的标签上市,将很难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Uber就是前车之鉴。

公开数据显示,Uber的发行价为45美元,但上市当天就大跌7.62%。尽管目前,其股价已回升至54.86美元,市值为967.6亿美元,但中间长时间的股价低迷仍让投资者心有余悸。

回到公司本身来看,不可否认的是,滴滴仍是中国共享出行赛道的王者,它依旧是行业龙头。

懂财帝做出判断的依据在于创始人程维与滴滴的公司基因。

程维,早年在阿里的花名是“常遇春”。元末明初,朱元璋帐下大将常遇春擅长单骑突入敌营,至刚至猛、勇不可当,率十万众横行天下。

程维正是如此。他率领的滴滴战车不仅狼性十足,还善于变革进化。程维曾说,“滴滴没有单一维度的核心能力,滴滴真正的能力是进化力。”

如今,在中国,与出行相关的市场规模正澎湃生长,已达到万亿级别。但对程维来说,他的商业版图并不止于此,他意欲打造一个以出行为核心的全球商业生态帝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富有野心的故事。但对投资者们而言,这个故事却过于空洞,他们最想要的是IPO上市与实现盈利。

因此,多方压力之下,留给程维与滴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本文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FIN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