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牧夫天文

流星雨,是天賜的煙火

在每年的收官月裏,相信許多天文愛好者的觀測清單中都會列出這一項:雙子座流星雨。沒有經歷雙子座流星雨的天文靈魂,大概是無法渡劫去下一年的吧(特寫一個拼命想要渡過去的嚴肅表情)

爲什麼今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值得推薦?因爲月亮這個“電燈泡”今年退場啦。12月13日夜間至14日黎明剛好趕上農曆十月二十九至三十,無月夜,宜觀測,這麼棒的時機還等什麼?

等雙子座流星雨,對北半球的大部分觀測者來說,需要抗凍且有耐心。組團去的話,一堆人嘰嘰喳喳,數不到50顆大概就有人睏倦難熬想要回家睡覺。但要是和心愛的人一起去,且伴侶是天文小白的話,除了準備好衣服、熱飲和躺椅等讓ta覺得溫暖舒心之外,還要在耐心等待流星的過程中做做講解,避免尬聊。

觀賞前可以聊點什麼?

雙子座流星雨(Geminid Meteor Shower),是全年最壯觀、準時、且絢爛的流星雨之一,每年12月4日至17日南北半球均可見,今年12月13日至14日爲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週日晚上帶你出來看星星的良苦用心,你懂了伐?

不過,爲了避免ta沒有看到期待中的星隕如雨,建議你提前爲對方做好心理準備:平均一分鐘看到一顆流星已經是非常棒的體驗啦!你想象中的星隕如雨,是攝影師疊加處理後的照片啦!至於效果如何,讀到結尾就看到了!

雙子座流星雨有什麼特別的?

通常來說,流星雨是彗星靠近太陽時因受熱而分裂的碎片,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落入大氣層而摩擦燃燒的現象。與一般流星雨不同的是,雙子座流星雨的形成與彗星無關。雖然看起來是從雙子座的方位來,但事實上,流星們來自一顆名叫法厄同的小行星碎片。它直徑5.1公里,每1.4年繞太陽一週。每年的12月,地球軌道與法厄同軌道相“觸”,碎片撲撲落落墜入地球大氣層,就有了這場流星雨。

誰?法厄同?是的,這顆小行星的英文名字是3200 Phaethon,屬於阿波羅型小行星,希臘語中意指“熊熊燃燒”,這一點倒是和流星有幾分類似。1983年,人類首次通過紅外天文衛星觀測到法厄同。至於法厄同的起源以及爲什麼會有碎片,學者們的觀點並不一致,它可能曾是智神星(Pallas)的一部分,可能被其他天體撞擊過,也可能在接近太陽時被熱能衝擊……無論如何,它都是獨特又奇妙的存在。

拋出歷史知識有助於增加仰慕度呦!

最早的雙子座流星雨記載見於19世紀中期,只不過那時還只能觀測出10到20顆流星(每小時)。今非昔比,現在的雙子座流星雨峯值時大約有120顆流星(每小時)。這種漸進式的絢爛也有木星的功勞。這顆氣態巨星對ta的引力擾動,使得法厄同的軌道也越來越靠近地球軌道,讓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雙子座流星雨也比一個世紀之前更加絢爛。

雙子座流星雨也是更爲親民的天文現象。由於整日都有流星雨發生,因此峯值時入夜不久就可以開始觀測。晚間9點左右,對孩子們也是非常友好的觀測時間。這比觀測其他流星雨都更不影響正常作息。(不過“天文喵”們好像都是夜貓子……)

實踐操作指南

觀測流星雨無甚講究、不需特殊設備、技術門檻低、幸福度甚高。只需清澈的夜空和平靜的耐心便足夠。若能找到一片遠離城市光污染的夜空,自然是好上加好。別忘記在觀測前,給眼睛半小時來適應夜空。多穿衣服,帶塊毯子,展開躺椅,喝點熱飲,避免尬聊……

然而你還在糾結怎麼找到雙子座?火速面南背北,複習如下北半球冬季星空圖,從指路星座獵戶座(Orion)開始。

祈禱觀測時天公作美,北方不要下雪、南方不要下雨、陰天退散、多雲退散、霧霾退散……夜空大幕好好開啓。

給流星雨發燒友的觀測時間表

如果不滿足於只是看看,還想進一步觀測,可以要參考12月13日晚間到12月14日清晨的流星雨角度與高度信息表(Azimuth代表以真北爲基準的角度,Altitude代表以地平線爲基準的高度)。筆者以北京、哈爾濱、成都、上海、廣州、三亞爲例,大家可按接近緯度使用。海外讀者請移步 ↓下面鏈接↓ 更換觀測地點查詢。

https://www.timeanddate.com/astronomy/meteor-shower/geminids.html

北京

哈爾濱

成都

上海

廣州

三亞

星隕如雨是什麼夢幻效果?

前文說過,星隕如雨不是肉眼觀測的實景,是天文攝影師們耐心守候辛苦疊加的效果,是夜空裏流逝時間的凝結。最後,挑選三張筆者最喜歡的雙子座流星雨照片,祝大家觀賞順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