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化,已經成爲新的時代風口。

在不可抗性上,疫情的到來爲市場數字化變革提供了加速度;在市場環境上,國家各類戰略謀劃及政策出臺,也不斷爲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指明航向。

現階段,各類企業已經不再處在一種,可以從容於對數字化未來的試探和摸索之中。相反,數字化的「發令槍」催促着每個賽道上的企業競相下場追逐。

可以說,這早已不是訓練演習,而是生死競速。

但爲何競速、如何競速,真的是所有企業及企業家完全理解了嗎?面對產業數字化浪潮,中國企業又如何求得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最佳答案”?

發現其背後真諦,無疑是令企業數字化轉身事半功倍的首要步驟。

11月27日,由騰訊青騰大學出品的,中國首檔探尋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家紀錄式訪談節目青騰《一問》正式開播。

世界華人管理大師楊國安教授,與百麗國際、天虹集團、貝殼找房、便利蜂等企業的數字化領軍人,進行深度對話,探究中國企業的數字化實踐。

而其目標價值,旨在爲更多擁抱變革的企業,提供具有啓發性的商業解題思路。

黃金圈法則,描摹轉型路線圖

「數百萬人看過蘋果掉下來,但牛頓是唯一問爲什麼的人。」

有許多成功人士,他們幾乎都有一個相似的特質,就是特別擅長問問題,也特別喜歡問問題。

他們當然不是隨便問問題,他們所問的問題,往往是經過特別思考,甚至帶有洞察力的問題。

深入的問題啓發,會開闢對話者的戰略方向和思考寬度,同時帶給對話者和觀衆更多元化的邏輯視角和更具針對性的關鍵問題發掘。

因此,面對數字化焦慮的企業共同難題,想要最佳答案和解題思路:一個好問題,無疑是破局的開始。

青騰《一問》節目,由此破土而出。

而一個好問題,無疑需要一個絕佳的提問者。特別是,要始終在同一商業維度上,碰撞出具有行業價值的火花,雙方必然需要有相似的思想高度和共同的實戰經驗,這樣才能產生對話。

作爲節目發起人的楊國安教授,其商業策略顧問的職業履歷豐富,目前還身兼騰訊公司高級管理顧問。

在加入騰訊的2008年,當時楊國安還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任教。多年來,他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那麼多輝煌的企業,最後都死了?一家企業如何持續成功?他提煉出一個公式:企業持續成功=戰略×組織能力。

他給組織能力畫出了“三角”,簡單來說,取決於員工能不能、願不願意以及公司允不允許。

這套理論極爲實用,實現了理論研究與商業實戰的緊密結合。

在騰訊已經工作12年了,楊國安的角色可以說是軍師、參謀,用馬化騰的話來說,一個“世界級的企業教練”,凝聚高管、確保組織健康是他的天職。

另有一半時間,他教學、寫書、升級“楊三角”,到其他公司診斷爲管理者做輔導。

這種身爲產業互聯網發起者之一的騰訊集團高參的職業分量,使得楊國安教授與各類企業數字化轉型案例,有着難以割裂的研究淵源和天然有利的話事人條件。

由此,研究30年企業管理,近距離觀察成百上千家公司興衰的楊國安教授,堪爲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問和解題的最佳人選。

《從“爲什麼”開始》的作者西蒙·斯涅克發現了黃金圈法則,這也是著名的喬布斯思考模式。

大衆一般的經驗性思考,往往是在面對對象時從是什麼,到怎麼得到/怎麼做,再到爲什麼要這樣去做的線性思考模式,也被稱爲what-how-why。

而黃金圈法則,則從理性前提上直擊問題的核心,即爲什麼某個事情會或者要發生,然後再由此推論出在發生的前提下我們需要面對什麼和麪對着什麼,最終走向解決方法的探尋,即why-what-how。

可以看到,相比於前者的被動性與鬆散特徵,後者的思考路徑無疑更簡潔、專注和一體化。

楊國安教授坦言:“數字化轉型是永無止境的,它不是有或沒有,而是一個過程。”

爲此,藉助黃金圈法則演繹下的問題模式,楊國安教授可以在對話中,爲企業及企業家畫出一個清晰的路線圖。

比如在why層面,企業會認識到數字化轉型戰略與自身公司哪些方面是相關的,爲什麼一定要數字化轉型戰略,爲什麼非轉不可—轉型帶來什麼機遇,解決什麼痛點,不轉有什麼危機;

在What層面,企業要理清數字化轉型從哪裏切入,零售業的切入點在客戶端和渠道端,製造業在製造端,每個公司的切入點都不一樣;

在HOW層面,企業又該如何確保各項要素轉型能夠更好地適配等等。

可以說,這些路線圖的展開,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更清楚地看到時代的潮流,以及不轉型的後果,同時也會生髮出更具信念感的堅持和理性認知。

值得一提的是,楊國安教授所有對話的提問方式,不僅是按照why-what-how的框架進行,同時加上了next這一新的思考銜接點,即企業永遠要想到面對變化和持續發展的行爲策略。

這種貼合企業週期成長特性和轉型升級需求的問題線路,無疑使得整個對話流程的商業啓發性,更具實踐可能和深度挖掘力。

踏浪數字化,對話賽道先行者

一場精彩的對話,需有提問者和求解者兩方角色共同完成。猶如一次盛大的圓舞曲,必然是各個行業舞臺上的主角,才能支撐起來。

百麗國際執行董事

鞋類事業部及新業務事業部總裁盛放

就在11月27日上線的青騰《一問》第一期訪談中,作爲採訪嘉賓的,正是深耕行業42年、號稱“鞋王”的百麗國際執行董事、鞋類事業部及新業務事業部總裁盛放。

作爲一家多元化佈局的時尚運動產業集團,擁有鞋類、運動和服飾三大業務的百麗國際,被視作中國大陸最大的鞋業品牌連鎖經營公司、服飾業零售商。其線下自營門店達兩萬家,店員達8萬人。

就是這樣極具規模化的傳統產業,在2017年7月27日,其毅然揮別港交所完成私有化,並開始爲期600余天的轉型“大工程”—實現全流程的數字化,將數據本身作爲驅動公司發展的生產力。

爲此,楊國安教授在深度對話中,與之探討了百麗國際數字化轉型前,面臨的三大問題和挑戰、轉型的具體舉措以及爲自身帶來的積極改變。

在對話中,盛放表示:“百麗在2016年建立了各個零售環節上的數據化系統,從採買、生產物流到零售終端營銷和生產管理。到2018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把零售終端的整個的業務在線化擴展到了零售終端店鋪和零售終端門店服務。”

特別是,有了大數據的加持,在供應鏈端,百麗將原本的「訂補模式」升級爲「定補迭模式」,從訂貨50%,補貨50%升級爲訂貨40%,補貨30%,迭代30%。同時精益賦能生產線,讓供應鏈變得更加靈活。

可以看到,這種轉型進程在企業各項成本和生產協作效率上的提升,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事實上,在這30多分鐘的訪談裏,盛放數次提到了「艱難」二字。

大象轉身,當然艱難。

在訪談的背後,是2017年曾經放言「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百麗」的「鞋王」百麗從港股退市,在同時間,百麗迅速開始數字化轉型,從零售、供應鏈、研發、管理、文化等各方面重塑自身,逆風翻盤。

青騰《一問》,並不一味從大衆已知的新聞上深挖,或者企業家曾經的心路歷程和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圍繞數字化轉型最核心的實踐和思考。

而這種極具鼓舞性和啓發性的頂尖對話,從2020年11月27日起至2021年1月15日,青騰《一問》將連續周更八期。

其後續對話對象包括天虹股份高書林、便利蜂莊辰超、貝殼找房彭永東等7位行業優秀企業家,覆蓋範疇涉及房地產、醫療、教育、零售、智能製造等垂直領域。

可以說,他們都是各自賽道上的數字化領航者,從而爲對話內容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借鑑,提供了所在賽道的專業向度?和最佳樣板。

作爲內容的出品方和幕後推手,青騰大學一貫的宗旨,就是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整合全球最優質的產學研資源,成爲數字化創新與升級的共創學習平臺。

由此,其先後攜手長江商學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合作辦學,助力中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與實踐。

不只是與高校聯合辦學,在覈心價值上,青騰大學也始終堅持順應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的總體需求,以完成對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與尖端科學及前沿技術的全面佈局和助推。

此次通過節目舉辦的形式,除了驅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信號的普遍覆蓋,以及對各個行業賽道的正向案例參照指引作用。

同時,青騰大學也以其對產業數字化的聚焦,建立了難得的權威、高效的對話環境和機遇窗口。重磅發問者和對話者的深度參與,也讓整個節目的對話內容,充滿了極具行業寬度的價值滲透和互惠互利。

時代浪潮,滾滾而來。

最大的創造力往往從非常困難的環境中迸發。

無論是從製造走向智造,還是從小體驗佈局大戰略,都是商業上最敏銳的大腦都在極限壓力下迸發出的創造力。

這個創造力的名字,叫做數字化轉型。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好比“二次創業”,首先需要刷新認知。只有找到新的思考問題的方法,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因爲20世紀的經驗不能引領你到21世紀,明天的方向比今天的地位更重要。

由此,應時而生的青騰《一問》節目,使企業弄潮兒與作爲眺望者的學者高參,在駛向數字化的航船上相見恨晚,並共同創造出一道亮麗的對話風景線。

立言有功,雖久不廢。

正如歌德所說,這並非語言本身有多麼優美,而在於它所體現出來的思想力量和實踐指導性。

青騰《一問》,讓數字化變革的問與解,在時間長河裏洗盡鉛華。

本文作者:遊人

版式設計:甸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