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韧带损伤通常有哪些症状?

韧带损伤的常见症状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

牵拉韧带时疼痛会加剧;如果韧带完全断裂,则出现关节不稳,严重者会发生关节脱位,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脱臼」。

此外先天性骨骼发育不良的关节也容易发生关节不稳,这样的关节更易发生韧带损伤。

二、韧带损伤了,有什么感觉?

韧带损伤时常伴随着撕裂感,有撕裂声,随后损伤的部位会出现肿胀,淤血等。

比如脚踝扭伤后,扭伤的踝关节外侧多出现淤青、肿胀,压之疼痛的症状。

跟腱断裂时大多有特殊感觉,比如短跑时突然发力,倘若断裂,会有种被别人踢了后跟的感觉。

三、急性韧带损伤后,还没去医院,应该怎么处理?

建议 RICE 原则:休息 Rest、冰敷 Ice、加压包扎 Compression、抬高患肢 Elevation。

具体步骤:

(1)休息:损伤后千万不要继续活动;

(2)冰敷:用毛巾包着冰块冷敷,或冷水冲洗以达到消肿目的。比如「崴脚」后的 24 小时内进行冷敷,冷敷每次 30 分钟,每次间隔 2~3 个小时;

(3)加压包扎:对于不太严重的韧带损伤,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简单的包扎固定;

(4)抬高患肢:把受伤的那只脚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减少静脉回流带来的肿胀。

四、韧带损伤后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受伤后最早一周的治疗是最重要的,这期间要给予正确的处理,在没有进行专业医师确定治疗方案前,最好不要外用药物,包括各种喷雾、膏药等。避免造成皮肤过敏,延误最佳等治疗时机。

此外还有避免按摩和热敷,以免加重损伤。

简单说:局部制动,尽早就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