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關副關長李宣彤

成都海關副關長李宣彤出席12月5日在四川眉山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主題單元並作發言。李宣彤重點通過進出口食品面臨的形勢和監管情況兩方面內容做深入交流。

李宣彤首先對我國進出品食品方面面臨的形勢做了詳細介紹。據WTO數據統計,從2011年起,我國就成爲全球第一大食品進口市場,每年從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食品。從2009年到2019年,我國進口食品貿易額從522億美元增長至1498億美元,增長了1.9倍。進口食品已經成爲國內食品消費的重要來源。李宣彤表示,目前,我國進出口食品面臨的形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點:

一是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更加複雜。貿易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使得進出口食品供應鏈更加國際化,部分貿易伙伴食品安全水平低下,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更加複雜。今年發生的新冠疫情,通過食品或食品包裝傳播疫情的風險也不容忽視。這些都給進出口食品安全治理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

二是通關便利化需求更加強烈。國務院要求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隨着我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食品進出口貿易體量更加龐大,既要管得住,又要放得快,給進出口食品安全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國際貿易環境更加多變。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緩慢,不確定性增加。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多邊貿易體系不斷受到挑戰,貿易摩擦頻頻出現,國際貿易技術性措施不斷提升,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對進出口食品安全治理造成新的衝擊。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要嚴格遵循“四個最嚴”要求,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強廣大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推進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認清進出口食品監管面臨的情況。會上,李宣彤對目前我國目前進出口食品監管情況做了四點介紹:

第一,落實出口方主管部門監管責任。一是准入評估。按照《食品安全法》,對向我國出口食品的國家(地區)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評估審查。二是要求出具檢驗檢疫證書。要求出口方主管部門對輸華食品實施監管並出具相關檢驗檢疫證書,承擔官方監管責任。

第二,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一是企業註冊。海關依據食品安全法對境外食品生產企業實施註冊管理,要求企業確保輸華食品安全。只有獲得註冊企業的產品纔可以對華出口。二是進出口商備案。海關依法對進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和境內進口商實施備案管理,監督進出口商按照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履行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安全主體責任。

第三,履行海關監管責任。一是回顧性審查。對已獲准入的出口國家(地區)及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審查。二是指定口岸進口。對肉類、冰鮮水產品等高檢疫風險食品,要求從指定的口岸入境。三是監督抽檢。建立風險評估模型,制定年度進口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按計劃對到達中國口岸的食品實施監督抽檢。四是合格評定。依照進出口商品檢驗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進口食品進行合格評定。五是預警措施。進口食品存在安全問題的,除退運或銷燬處理外,還視情況採取有條件進口、暫停或者禁止進口等控制措施。六是違規處罰。海關依法對進口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爲進行處罰。

第四,推動構建進口食品安全共治格局。截至目前,海關總署已與9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食品安全合作協議400多項,形成了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海關總署積極參與國內食品安全治理,與衛生健康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協調機制。

“做好進出口食品安全工作,事關民生福祉,事關社會發展,任重而道遠。海關總署將履職盡責,爲全面實現進出口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李宣彤表示。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