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論壇2020暨首屆歷史政治學年會“大一統”與治理現代化開幕式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羅浩)2020年12月6日,爲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40週年、慶祝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建院70週年,主題爲“大一統”與治理現代化的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論壇2020暨首屆歷史政治學年會在京召開。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 主辦方供圖

開幕式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歷來重視理論創新工作。“大一統”與治理現代化這一主題既繼承了古代中國政治傳統,又緊密結合了當代中國所面臨的治理現代化問題,對於當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將歷史學和政治學結合,進行貫通性思考是對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有益創新嘗試。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了一個門類的學科化研究路徑,但在面對現實和國家需要上,過去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對於處理相關問題就顯得侷限太多。爲此,聚焦學術創建、研究方法革新,在探索中實現理論創新並不斷爲國家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撐,是我們學術科研工作者的應盡之責。未來,我們期望國際關係學院一方面要以歷史政治學爲切入點,進一步推動理論創新;另一方面要繼續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地總結歷史經驗,準確把握現實,爲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貢獻力量。我們期待通過歷史政治學年會這樣的學術平臺,不斷產出優秀的科研成果服務國家發展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所長張樹華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所長、中國政治學會常務副會長張樹華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是當代中國政治學研究的先鋒隊。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歷史征程中,我們需要在總結40年曆史經驗的基礎上,直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課題,未來的中國政治學不僅要解決向何處去、如何發展的問題,也應當對“世界怎麼了、世界向何處去”等問題給出自己的回答。而在具體的學科研究中,分清哪些是知識體系、哪些是科學方法、哪些是治學邏輯,這些都是影響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礎性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代中國偉大的政治實踐爲中國政治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案例資源,我們應當通過歷史研究、實證研究、交叉學科等多種研究路徑,不斷助力中國道路的發展,始終把學問紮實地做在中國大地之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所長夏春濤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所長、《史學理論研究》主編夏春濤表示,鑑古知今是中國歷史研究的傳統,此次論壇的主題爲“大一統”與治理現代化,是一次將我國曆史傳統研究與現代問題研究進行有機結合的嘗試。從一定意義上說“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的主旋律,而源遠流長的大一統思想對此發揮了重要作用。從歷史研究視角看,“大一統”是個很大、很複雜的、很有意義的問題。圍繞“大一統”所展開的研究,可以具體在政治、軍事、外交、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展開。對於今天而言,深入審視“大一統”思想,可從中國曆代王朝的治理體系這一維度展開,這就要求學術科研工作者聚焦現實同時着眼長遠,在中國歷史中找尋治國理政的思想智慧,從而才能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楊光斌 主辦方供圖

中國人民大學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楊光斌表示,悠久而綿延至今的中國歷史所積累下的思想財富,爲我們提供了無比豐富的研究和學習資源。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將中國歷史定位爲政治史,而歷史政治學就是基於中國2000多年政治史的“大傳統”和中國人民大學數十年政治史研究的“小傳統”提煉出來的升級版概念。然而,基於史觀的不同,對歷史的認知中國和西方的表現也就不同,研究的路徑也就自然不同。與西方理論研究去歷史化的傾向不同,歷史政治學視歷史研究爲政治學知識的重要來源,是其在此基礎上的理論提升,它不僅追求理論的創新,還希望藉此達到求善治的目的。爲此,我們國際關係學院的同仁認爲,從歷史政治學這一視角來探索中國政治學的發展之路具有非凡的意義。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我們將爲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大學、雲南大學的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了精彩的發言。在分論壇環節,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近百名學者,分別圍繞歷史政治學與國家理論、“大一統”:理論與歷史、當代中國國家建構與治理、古代中國的國家、民族與邊疆、現代中國的政黨、國家與社會等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王續添主持首屆歷史政治學年會 主辦方供圖

首屆歷史政治學年會全景 主辦方供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