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前沿有三个并列着的穴位,分别叫耳门、听宫、听会穴,相当于三个门神一样,守在耳朵的前面。

三个穴位分属三条阳经的,耳门是手少阳经的,听会是足少阳经的,而中间的听宫是手太阳经的。

曾有一段时间,我把这三个穴位经常搞混。后面我转换了一下记忆法。

上下两个是少阳,是比较小一点的阳,拱卫着中间这个大太阳。而手在上面、脚在下面,所以上面的手少阳,下面的足少阳。这样几年了,我从来没有记错过了。

这三个穴位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擅长的就是治耳朵的问题。

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耳门穴。至于听会我们后面来讲,听宫已经讲过了。

耳门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能够治疗各种耳疾,如耳鸣,耳聋;以及牙痛,头部及脖子僵硬疼痛一类疾病。

为什么有这些功效?具体怎么运用?

①耳门是三焦经循行到耳部的穴位,我们平时治疗耳聋、耳鸣,一般都是局部耳朵的穴位必取,然后配上远端的穴位,起到调动远端经气向耳部聚集的目的。耳部周围的一般是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远端的一般是

中渚、阳池、外关、支沟

等。所以说

耳门善于治疗耳朵的疾病

②《素间》有说,通过耳门可以查看耳朵、眼睛的气机,其实是说耳门这个穴位底下经过的动脉,通过把这个动脉的搏动,感知耳朵、眼睛的疾病情况,这个脉搏属于三部九诊法中的“上部人”部。所以刺激耳门穴,可以激发耳朵周围的经气,从而达到治

疗耳朵周围疾病的目的

平时没事可以经常用食指侧面上下搓动耳门穴,能很好的预防耳疾的发生。

③阳明胃经在脸部经过耳朵前面,也就是耳门穴附近,如果胃火旺盛导致的牙痛,刺激耳门可以调节胃经的经气,或者泻胃经的火气。

如果是胆火上炎导致的牙痛,那就更加对症了,泻少阳之火。

所以耳门穴可以用于治疗牙痛

牙痛的时候可以配上其他穴位,比如

颊车、合谷

等。

④《针灸大成》取

耳门、风池、侠溪、翳风、听会、听诸穴

,方名“

《大成》耳门侠溪耳聋方

”,以治“重听无所闻”。

先天性耳聋,配上

哑门、百会

醒脑开窍。

外伤性耳聋,配上

下关、廉泉、曲池

通经活络。

药物中毒性耳聋,配上

瘈脉,哑门

传染病而致聋哑,配上

瘈脉、大椎

④以耳门伍

听会、翳风、完骨、中渚、外关、阳陵泉

诸穴,有

龙胆泻肝汤

之效,方名“

耳门中渚耳疮方

”,可通理三焦、清利肝胆湿热,为治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之良方。

根据这些选穴,能按的用按,不能按的用搓,用揉,或者艾灸。养生靠自己,知道了穴位要拿来用。

好了,今天的

穴位科普

就到这了,

科普文章,不易传播,期待大家

转发、关注、点赞

你有过耳聋耳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每日一起打卡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