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1405年,曾經陳氏一族的後裔來到了當時的明朝首都——南京。並且向永樂皇帝陳訴自己家族的遭遇,哭訴如今的慘況,永樂皇帝同情他們的遭遇,再加上朱棣自己也忌諱謀朝篡位的臣子,於是痛罵黎氏父子,連老百姓也沒有放過,他甚至說:怎麼能夠接受得了整個國家都是罪人。

永樂皇帝的發怒,使得安南人立即派人上表謝罪,並且表示會讓出王位,讓陳氏後裔重新榮登寶座。看似黎氏父子投降了,但其實另有陰謀。永樂皇帝因此非常的憤怒。一場戰爭悄悄展開。

在後來,憤怒的永樂皇帝下令出兵80萬討伐安南(但是真的有80萬還是嚇唬人的數字,這個值得研究),兵強馬壯的大明王朝很快揮軍南下,八十萬大軍的雄威赫赫,安南城池瞬間被攻克,大明打了勝利且完美的一仗。儘管朱元璋曾經說過不可以討伐安南,但是朱棣還是不顧警告仍舊攻下了安南。此次南下,大明王朝大獲全勝。永樂皇帝很是高興,因爲此次戰役不僅僅爲曾經的陳氏後裔報仇雪恨,大明王朝也從中獲益。大明的版圖得以擴大,人民增加,明朝開始了安南的統治,安南由此成爲明朝的郡縣,隸屬於中國,這場戰役終於告了一段落。

不過,這看似和平的一切,在不久以後又會掀起怎樣的浪潮呢?

當年的戰役,安南雖然投降了。但是其實,在安南這個國家,有很多人還是不願意淪爲中國的階下囚。儘管中國文化鼎盛,值得安南人學習與敬仰,但這一切並沒有磨滅安南人嚮往和平自由的信仰,各方反對勢力逐漸興起,面對這種情況,永樂皇帝派兵駐守征討,經過不斷的努力,此次事件基本得以維繫,因此,在名義上,安南仍然是明朝的郡縣。

這一切並沒有長期繼續下去,在永樂皇帝逝世後,由明宣宗繼位,明宣宗剛剛登上寶座就下令駐守安南的軍隊撤回明朝,原因是,安南的存在會拖累明朝的發展,這也並非沒有道理,安南既然屬於中國的郡縣,中國也該每年對軍隊進行補貼,於是,對安南的花費遠遠大於收入,從經濟的角度上來講,這對於明朝的經濟發展是不利的,結果後悔都來不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