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为老年妇女,绝经期延迟,或月经不规则,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年轻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尤其经过治疗而无效者,应做诊刮。

早期一般妇科检查多无所发现,子宫体不大,宫颈光滑,附件也无异常。晚期则子宫增大,有血性白带或腐崩的癌组织,有的则在宫颈口可见突出的息肉状肿物,以及腹痛。但子宫内膜癌可与子宫肌瘤同时存在,所以子宫过大者不一定为晚期子宫内膜癌。

1、实验室检查

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出现血色素下降。

可结合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查等检查结果辅助诊断。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到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部有无多余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和浸润深度等情况。其诊断符合率达79.3~81.82%。

(2)宫腔镜检查:宫腔镜下既可观察癌肿部位、大小、界限是局限性或弥散性,是外生型或内生型,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对可疑病变进行采样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早期病变。

(3)盆腔MRI(磁共振成像):是子宫内膜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及肌层结构,引起肿瘤的鉴别诊断,评估化疗的疗效及治疗后随诊。

(4)CT(计算机体层摄影):优势在于了解中晚期并发症,显示腹盆腔,腹膜后及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以及腹盆腔其他器官及腹膜转移情况。

(5)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当疑似出现再现转移时可进行PET-CT检查。

3、病理学检查

(1)诊断性刮宫:是目前最常用,最理想的诊断方法。应采用分段诊断刮术,即分别从宫颈管和宫腔刮取组织。

(2)可直接观察宫腔内及颈管内病灶的外观形态,位置和范围,降低了漏诊率。但对于行宫腔镜使用膨宫液是否会导致癌细胞的扩散目前尚存在争议。

4、肿瘤标志物检查

目前尚没有子宫内膜癌特异敏感的标志物。部分患者可出现CA125或CA19-9、CA153或HE4异常。

5、细胞学检查

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不高,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结合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准确性较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