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霸氣的釘子戶:不肯拆住機場42年,飛機起飛都得聽他時間

時代變遷,人們對生活水平的嚮往也是越來越高,城市化的進程也在飛速的發展,原本的平房基本都已成爲如今的高樓大廈,特別是我國的發展,原本破舊不堪的老城區也面臨着大規模的整改和拆遷工作,往往其中會出現一些"釘子戶"。

說起"釘子戶",大部分人的心裏覺得既搞笑又無奈,對釘子戶這種倔強的心理,不少網友屬實佩服。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爲了向政府多要點錢,最後弄得兩敗俱傷,什麼也撈不着,但也不乏有一些開發商故意剝削住戶利益,活生生的把居民逼成釘子戶。

釘子戶的出現,不僅是中國的問題。在國外也有不少,只要有需要拆遷的房子,基本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矛盾存在。鄰國日本也有這樣的釘子戶,我們都知道很多釘子戶與開發商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價格"談不攏,而日本這"釘子戶"不僅不在乎價格,反倒讓日本政府哭爹喊娘,住在機場附近,死活不肯拆遷,硬是在機場裏自己種地,過的也很是開心。那麼這個釘子戶到底是哪路神仙,來一起了解一下!

日本霸道"釘子戶",抗衡成田機場42年之久

1978年5月20日,日本成田機場正式通航。作爲國際航班的成田機場在初建之前,政府曾與一家釘子戶抗衡至今42年之久,這家釘子戶的主人是日本的一個農民——高尾紫藤。四十多年的時間裏多次拒絕日本政府的搬遷,還迫使成田機場每晚必須在11點不得起飛,只能在隔天早6至7點後恢復航班,否則就會以噪音問題不停的抗議。

1964年,東京奧運會結束後,日本政府考慮到航運能力不足的問題,由於日本是一座島國,與外界接觸就必須依靠飛機來運輸,奧運結束的一年後,日本政府啓動國家級工程計劃,這也就是成田機場的創起源頭。當時這個工程被定位是國家交通核心樞紐,所以選址周邊所有的住宅戶都必須拆遷。

在機場整體工程計劃中,由於所需面積太大,總計達到395公頃的地區,但由於政府與當地居民沒有談攏價格後,就向世人公佈成田機場以規劃的結論,導致很多居民出現反抗心理,其中就有抗衡42年之久的高尾紫藤。

任是國家已經把拆遷款提升到上億的標註,她依然不肯搬離機場規劃的地方,由此抗爭是數年之後,機場都建成了,她依然住在機場,任由飛機就在旁邊不停的起飛降落,她仍在自己的院子裏種菜生活,過的很是快樂。爲了能讓她自由出入,機場還特地爲她設計了一條獨特的出入通道。

雖然當時居民強烈反抗成田機場的規劃,但最終地區歸屬還是經過法院被判決給成田機場做建設。這是因爲在日本早期1651年出臺的《土地徵用法》中表示,若有公共利益需求,則相關部門可以徵用私人土地。最終,成田國際機場於1978年5月20日正式通航運行,在後來的四十多年裏,成田國際機場於2019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434.4739萬人次,同比增長4.0%,日本排名第2位。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別忘記點贊加關注,每天分享世界新鮮事兒!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