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这些年来,新闻里不时出现会这样的画面。

当飞机载着在韩烈士遗骸缓缓降落在祖国的土地,年迈的老兵早已泪水模糊了双眼。

他们在庄严的氛围中郑重敬礼,看着后辈送战友的英魂回家,看着历史与现实完成交接仪式。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关于这场“立国之战”,我们的记忆似乎总是跟歌曲相连。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面对敌人的威胁,我们拥有势不可挡的勇气。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这是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战火纷飞中的悠长吟唱,寄托着将士对故土的眷恋。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这是《英雄赞歌》,来自电影《英雄儿女》。“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一句视死如归的誓言,不知点燃了多少人的热血青春。

最近,电影《金刚川》将我们又带回了那段历史。

当熟悉旋律再次在耳边响起,抗美援朝的银幕记忆瞬间闪回。

更何况,这次的牺牲更悲壮,唱腔更铿锵。

面对敌人俯冲的飞机,主角张飞高声喝道:“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

一种久违的触动,开始在你心头打转。

01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决胜阶段,金城战役是最后一场大型战役。某日,为了抢占决胜先机,大部队必须在次日凌晨6点到达金城前线。

然而,这条唯一的行军路上,面对湍急的金刚川,他们不得不穿过一座简易工兵木桥。 

时间紧,任务重,人和桥的关系,便成为了核心的戏剧冲突点。

对志愿军来说,这是必须准时穿过的生命之桥。对美军来说,这是必须及时炸毁的战略之桥。

这么一个听着挺简单直接的故事,如何能拍得饱满,拍得立体呢?

玩结构。

四大段落,分总关系,分视角的三线最终收束,全方位地展现了夺桥战的面貌。

先说前三段分写。

第一段是士兵过桥,想过却不能过。

第二段是对手炸桥,想炸却炸不断。

第三段是高炮班护桥,想护却护不住。

它就像是分角色扮演,三种不同的挫败感,让你深刻感受到了战况之严峻,我方取胜之艰难。

况且,从具体的场面表现来看,《金刚川》也选择做了减法。

线性叙事的战争片中,“动作“和“结果”就像是即时反馈的正反打,一起打包展现给观众。上个镜头是空中轰炸机突突突,下一个镜头肯定是高射炮回击叭叭叭。

然而,三次分写的段落里,“动作”和“结果“,观众一次只能看到一个。

要么只有结果,看不见动作来源。

桥被炸断,桥被修复。志愿军冲桥,志愿军撤回。飞机来袭,飞机飞走。

要么只有动作,摸不清结果如何。

美军空中轰炸,轰炸,再轰炸,桥能彻底摧毁吗?

我军高射炮还击,还击,再还击,桥能最终保住吗?

这样的设计,并非动作的重复,而是选择性留白。

试想一下,电影放映时间一直在线性流逝,过桥进度条却在左右徘徊。这种矛盾纠结在心头,让我们不禁嘀咕:“这桥啥时候能修好通过呢?”

2020年,坐在影院座椅上的你,品尝拉锯战式焦虑感。

1953年,要抢时间渡河奔赴前线的战士,想着和你一样的问题。

电影,就这样让我们跨越时空共情,让我们理解了战士们的坚韧不拔。

再说,最后名为《桥》的总结段落。

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曾有个“桌下炸弹”的理论。明知肯定会炸,不知啥时会炸,这种定时炸弹事件往往能最大程度调动观众的悬疑心理,推动一波激烈的戏剧高潮。

放在电影《金刚川》中,来到总结段落的观众,都在揪心爆炸会有怎样的后果。

前三段中,美军飞行员已经发射了延时炸弹,志愿军也注定无法逃过这次袭击。

唯一未知的是,一边是正在紧急修桥的工兵连战士,一边是水底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战士们会在何时面临艰难处境?这一直牵动着观众的心绪。

02

三个导演,四段故事。

看之前,我们想象这片会是如同《我和我的家乡》一般的拼贴式叙述。

看之后,你只有一个简单的数字运算:3+4=1。

看似各说各话,实则相辅相成,互相打配合的导演们,如同并肩作战的志愿军战士,“浑然一体”是这部主创众多的电影给人的第一观感。

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它的统一感。

从剧情交代来说,这条逻辑线是严密一致的。

有铺垫,有推进,有高潮,四大段落在整个故事的完整性上都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第一段《士兵》,从先头八连入江滩为起点,交代了大部队、高炮班、工程班各自的位置和任务。

主角刘浩班长的望远镜,就是观众的眼睛,既帮我们观察了战势,也为各部门联动做了铺垫。

然而,身处高点,盯住木桥,他目力所及有限,最多在定时炸弹燃烧时救人。

作战中,高炮班为啥突然放火自曝位置?敌机什么时候来袭投弹?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疑问。

于是,第二段《对手》,第三段《高炮班》作为支线剧情补充,交代了双方军人的心理动机,共同推进着故事往最终段落驶去。

看似已经被摧毁殆尽的桥还能修复吗?看似无望的志愿军还能准时抵达前线吗?

结尾段落,飞机和大炮的激烈对冲过后,看着燃烧的桥的观众,本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暗自为志愿军担心。

没想到,当天色渐渐变亮,美国大兵在天空中骄傲返航时,一幕难以置信的战争奇观在金刚川桥的废墟中重生,战士们又让“桥”起来了。

从叙述视点来说,本片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敌有我,但它们都聚焦在这座桥上。

有的是桥上的近景特写,有的是高山远眺桥的远景,有的是敌军飞机对准桥体的鸟瞰,人物视点交叉再多,也得围绕着“桥”的场景。

这种统一性,使“桥”作为立体主舞台,永远牵引着故事发展,段落都成了有机的结合体。

统一中有差异的策略,既不会让电影“跑题”失准,又让导演发挥风格,实属一种巧思。   

03

越是残酷的战争,越能体现人性的光芒。

《金刚川》不但奉献出了水准在线的战争场面,更特别的是,它传递出了丰富普世的情感。

比如战友情,这种战争片中最常见的情感,却有着多面向的细微表达。

《士兵》中,刘浩和连长老高是朝夕相处的伙伴和战友。

一急起来就爱唠家乡话的两人,有时还难免互相调侃口音。然而,当战争打响,他们的情感从不因争吵而有所损失,他们的泪水都献给了对方。

《高炮班》中,老关和张飞,是炮兵学艺的师徒,也是互相揭短的损友。

抢着去暴露的炮位,只为把危险留给自己,使对方在后方保留实力。看着是针锋相对的他们,实际都在为了胜利而奉献,

在张飞眼里,老关的烟袋是他降级的原因,嘴上嫌他点火抽烟暴露位置。

可即便如此,有了烤玉米他也想着投食老伙计,当战斗开始打响,忍住目睹对方牺牲的痛苦,他还是一瘸一拐地为老友安放烟袋,树立墓碑。

在老关眼里,数着炮弹发射的张飞,性格实在太过小心谨慎,配不上张飞“莽撞人”的名号。终于,一边是为老战友复仇的袍泽情谊,一边是担心战士无法过桥的家国情怀,张飞的愤怒从心底涌出,使他在面对敌机时秀出了莽撞人的男儿本色。

说是战友,更似知己,这段标准直男式的友谊,使对方变成了更好的人。

比如懵懂的爱情,点到为止的表达,往往给战争片增添一丝温柔。

《士兵》中,刘浩想和老乡话务员搭讪,嘴上却满不在乎的样子。反倒是话务员姑娘更主动,一句“前线见”的承诺,使他变得安心下来。

可惜,战争无情,人命脆弱,刚刚咂摸到点爱情滋味的他,还没表白就得面对心上人的离去。

再比如爱国情。

结尾段落,通过美军的高空俯瞰视角,把一座震撼人心的“人桥”推到观众眼前,也把全体人民志愿军的形象用入木三分的笔触勾勒出来。

这不是老美飞行员口中的“神迹“,而是钢铁般坚硬的“共和国意志”。

金刚川上,有情有义,从细微到宏大,从个人到集体,本片的人物都是有灵魂的存在。

04

桥,战争片中的常客,有时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时是符号意义的象征物。

说回电影《金刚川》,这座简易工兵桥是我军进入金城前线的关键,也是敌军挽救败局的关键。

前三个段落中,三方视角的复调叙事,统一于金刚川桥的舞台,立体呈现了这场艰苦的战斗。

在这里,桥是修了又炸,炸了又修,永远不会消失的存在。

这时,护桥的高炮班是英雄,修桥的工程班是英雄,拼命过桥的行军队伍也是英雄。

来到第四段落,现实的桥摇摇欲坠,人体搭成的桥却始终坚固。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正如国歌所唱,“桥”这时已是志愿军牺牲精神的化身。

作为共和国的脊梁,他们托起了大部队登陆前线的步伐,托起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斗志,也托起了和平与幸福的希望,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成了他们永恒的信仰。

当年,战死疆场的烈士,献出生命成为了通向光明未来的桥。

如今,《金刚川》也成了一座桥,带你通往抗美援朝的伟大历史,去认识那些“最可爱的人”。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