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網友經常討論美國當初拒絕出售F22戰鬥機給日本一事,認爲和日本是盟友,爲什麼還不賣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F-22戰鬥機是美國的“非賣品”,不僅不可能出售給日本,也不可能出售給其他的北約盟國。美國的武器裝備種類非常多,並非每一種都能夠進入“對外軍售項目”。比如,美國海軍的各級航母,就沒有出口過任何國家,能夠出口的只是二手“佩裏”級護衛艦這樣的中小型水面艦艇。在空戰武器方面,美國的B-2戰略轟炸機,甚至是B-52戰略轟炸機,也不曾進入“對外軍售項目”,原因也非常簡單,戰略轟炸機屬於美國的“大殺器”,不會輕易送人。

對於F-22戰鬥機這種進攻性的空戰平臺,在現代空戰中扮演的是“破門者”的角色,它有能力在戰爭初期壓制對方的空中力量,破壞對方的防空體系,控制制空權,保證其他空中力量後續進入戰場。對日本來說,這樣的進攻性武器其實是在和平憲法限制之內的,美國自然不會輕易答應向日本出口隱形戰鬥機。

作爲日本航空自衛隊,首先是沒有發動戰爭的權利,F-22戰鬥機“破門者”的功用基本上用上到。退一步講,如果日本未來突破了和平憲法的約束,那麼日本空中力量與弱小對手進行戰爭,則不需要如此先進的戰鬥機去“踹門”,與強大作戰對手的衝突,可能又在美日安保條約之下進行,F-22戰鬥機還是用不上。

日本與美國洽談購買100架F-22隱形戰鬥機,發生在2007年04月左右,當時不僅引發了韓國軍方的不安,而且距離F-22停產的2011年也沒有幾年。美軍只建造了187架F-22,根本沒有更多的建造計劃,當時就算是美國有心出售給日本,也已經爲時已晚,生產線一定是趕不上日本的巨大采購需求。

目前,日本已經採購到F-35聯合攻擊機,而且自己還研發了“心神”隱形戰鬥機,具備了一定的第五代戰鬥機的作戰能力。我們事後諸葛亮式地評估,當時日本沒有買到F-22,也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畢竟F-22的造價很高,作戰運營和維護保養更貴,買不到F-22還爲日本自衛隊省下了很多軍費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