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保护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患于未然,必须对内镜及其附件进行规范的清洗消毒和灭菌。

同时,内镜作为侵入式检查工具,其清洗消毒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由于内镜材质的特殊性,不耐高温高压、不耐腐蚀,这些特点极大地限制了消毒方法的选择,因此只能采用低温消毒灭菌或化学消毒剂浸泡。

2、内镜结构复杂、微生物污染严重、生物膜滋生严重,清洗难度大,常常会出现清洗消毒不彻底,或污染后清洗不及时,容易在内镜污染部位形成生物膜。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超过90%的医院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追溯记录是采用手工记录,存在记录不准确、数据造假、追溯不及时、无法智能统计、纸质存档、费时费人力、无法进行有效监督等多项弊端。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把关,使工作人员的操作与内镜清洗流程随时随地被记录,建立完善的清洗消毒流程控制和追溯机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内镜中心追溯管理系统是严格按照卫生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设计,内镜清洗、消毒、使用、储存等过程的数据可通过网络与用户医院管理系统(HIS系统、PACS系统)连接,实现了对内镜清洗、消毒、使用、储存等过程的同步管理。严格规范清洗流程,全部洗消过程独立控制。系统能动态完成各内镜清洗消毒作业真实数据的采集处理,可实时查看内镜是否经过合格的洗消过程。

“嘀、嘀”洗消工作人员通过分别刷员工与内镜的“身份证”启动洗消工作,并将内镜与洗消工作人员进行绑定。随后洗消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与记录下,例如清洗时间的控制、消毒液的种类等。洗消合格后的内镜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 “身份证”验证,从而再次将内镜与患者信息进行自动绑定。这样内镜的洗消过程、使用过程的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操作。

01、洗消过程

追溯系统为每一条内镜配备了电子标签,即相当于这条内镜的“身份证”,洗消人员也佩戴自己的身份标签。当开始清洗内镜时,进行洗消人员、内镜的刷卡,就会在系统中自动感应,实时记录下操作人员、内镜型号以及各个清洗、消毒环节,如果未按规范时间完成操作,该内镜就无法进行到下一个步骤,并即时给予语音提示。

02、使用过程

内镜清洗消毒合格后,检查室护士会在患者检查前对内镜进行刷卡,使内镜信息与该患者关联,挂镜正确后进入内镜工作站系统,自动备份存档,即完成整个追溯过程。

03、监控与追溯

每条内镜的详细清洗消毒情况与每个患者的使用情况,通过内镜追溯或患者追溯可以关联查询,并且系统会实时监测每条内镜洗消进展状态。

04、追溯意义

鉴于信息技术是未来必然趋势,当内镜清洗消毒不当,极大可能导致患者的二次感染风险,所以一套专业的、完整地内镜洗消追溯管理系统,不仅可用于改善内镜室的清洗消毒流程规范化和实时追溯记录,同时降低二次感染的风险。

追溯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不仅规范了内镜清洗消毒的工作的流程,同时也约束了工作人员的行为,达到了清洗消毒过程的有效监控,为院感防控增加了“防火墙”。同时该系统将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使用过程的全部数据详细完整的记录汇总在数据库,支持历次使用循环查询,实现了对所有内镜检查患者信息和洗消信息的全程追踪,从而达到了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降低内镜病人感染机率,提高医疗安全和闭环可追溯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