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老人的,应该对高血压都比较熟悉。近些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

虽然高血压本身没有太大的危害性,但血压持续升高而引发的并发症,却能对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比如血压长期偏高,容易造成血管硬化。一旦血管老化之后,脂质沉积就很容易形成血管粥样斑块,从而增大了患脑梗、老年痴呆的风险。

其实造成血压升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跟日常不良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相关,所以如果想预防血压升高,最好从改善不良的习惯和饮食入手。

高血压有“3,若你一样不沾,血压或许也能稳稳的

1、怕吃得太咸

人体每日所需的盐分是有严格标准的,若饮食过于重口,经常吃得太咸,摄入的盐分就会严重超标。一旦大量的盐分堆积在体内,容易导致血液中的钠离子超标,使血管硬化速度变快,给血管造成很大的压力,进而刺激血压飙升。

2、怕身材太胖

身材过于肥胖,意味着体内的脂肪含量是超标的。之所以如此,多半是平时经常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身体摄入的能量过多,无法正常代谢出去所引起的。肥胖的人,由于血液脂质含量多,血压水平波动很大,所以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比体重正常的人更高。

3、怕气温太凉

气温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血压的波动,尤其是气温降低的时候,身体长时间觉得寒冷,就会导致血管处于异常收缩的状态,从而降低血液的循环速率。这时候,如果血管不断地收缩扩张,血压是非常容易飙升的。若本身就有高血压的人,脑中风的风险也会变高。

高血压的人,饭后千万不要做2件事

1、饭后立刻排便

对于中老年人或者有便秘的人来说,排便是需要屏息用力的行为,饭后,腹压本身就比较高,如果还不断发力,会导致腹壁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增加脑血管的压力,很容易诱发脑溢血。所以,饭后最好不要立刻进行排便,尤其是本身就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的人,更要避免这一点。

2、饭后立刻睡觉

饭后,身体热量充足,此时的血压波动也是比较大的。如果饭后立刻睡觉,会让血液循环突然变慢,如果血容量短时间内突然增加,血管的压力会骤然增大,容易诱发脑梗。所以,饭后最好不要立刻睡觉,最好在20分钟之后,再缓慢躺下床进行休息。

高血压的人,若能谨记3个原则,想长寿也不难

由于血压持续升高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是很磨人的,所以有高血压且不能好好控制血压的人,通常被判定为非长寿人群。如果想长寿,最好谨记3个原则。

1、多喝水

水可以起到稀释作用,而且机体的循环代谢是不能缺水的。所以高血压的人,一定要谨记多喝水这一项原则,每天的饮水量最好在800ML以上。

另外,还可以早晚喝一些青梅柑桃液,给血管补充黄酮类、皂苷类、歧化酶、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活性营养物质,帮助提升血液的循环速率,增强血管的弹性,软化疏通血管,从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2、限油控盐

对于高血压的人来说,饮食上遵循限油控盐这一原则是很有必要的。吃清淡一些的食物,可以减少脂类物质的摄入,也可以避免热量摄入供大于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血管减轻负担,减缓动脉硬化的速度。比较建议高血压的人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比如谷物类、鱼肉、还有牛奶等。

3、远离烟酒

烟酒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对血管的损伤是很大的,还容易刺激交感神经,造成心率、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的人,一定要牢记远离烟酒这一原则。有抽烟习惯的,要尽快把戒烟提上日程;平时爱喝酒的,即使做不到滴酒不沾,在饮酒时也需要做到适量小酌为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