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这批企业的扶贫行动被人民日报点赞了。而且,它们几乎获得了国家级媒体的最高礼遇——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其中,包括万达在贵州丹寨的扶贫行动,恒大在贵州毕节的扶贫行动,以及美团和新希望在甘肃庆阳、四川大凉山的帮扶项目等等。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的力度不可谓不大。而这些企业为何能获此殊荣?人民日报不吝赞美又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这个小镇的扶贫,到底有何不同?

众所周知,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而在此之前,事实上大量扶贫行动早已在路上。但如何有效扶贫,如何“造血”,如何真正意义上“拔穷根”,对诸多扶贫企业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恒大在贵州毕节发展蔬菜、肉牛产业,美团帮助甘肃镇原县培养初入城市的贫困骑手,字节跳动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助力农产品销售等等。而在扶贫路上最具创新性和代表性的是万达在丹寨小镇的扶贫模式。万达也是人民日报报道中第一个被点名的企业。

丹寨万达小镇扶贫模式的可贵性在于:其一,自参与扶贫开始,便选择顾长远的扶贫思路,而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式。起初,万达接到扶贫任务后,从全国抽调151人组成精干队伍入驻丹寨,经历整整1年的考察调研,仅调研报告就做了70余份,推翻了养猪、种茶等盈利预期并不乐观的传统农业项目,最终确定以旅游扶贫为主攻方向,打造国内首个“企业包县、整体脱贫”范本项目。其二,万达丹寨小镇的首创模式,具备可复制性,也为其他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提供了示范案例。

如今的丹寨万达小镇,早已不是曾经乏人问津的小镇,其一举成为国内名气仅次于乌镇的网红小镇,丹寨也比计划提前两年实现脱贫。而且,这个地处西南深山的小镇,如今已形成强大的IP,是各大国家级论坛举办地,国家级的扶贫论坛,以及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论坛都在此举办。马布里等名人还纷纷到此做“轮值镇长”。

一言以蔽之,这种顾长远的扶贫模式,让丹寨真正走上了脱贫的路。

丹寨小镇,已成国家级媒体“常客”

丹寨万达小镇此次并非第一次受到国家级媒体点赞殊荣,事实上,其早已成为各大央媒报道中的常客。

除了人民日报,它还登上过新闻联播、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早在2017年7月,丹寨万达小镇就被新闻联播“点名”了。彼时,新闻联播这样点评:“贵州省级包县扶贫项目近日在丹寨县投入运行,项目采用‘政府+社会资本+旅游产业’模式,推广造血式扶贫,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带动1.4万人脱贫。”

各大央媒的报道,源于丹寨万达小镇模式已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扶贫样本。“造血功能”,一举打破了以往“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从捐款、到单一产业扶贫、再到“企业包县、整体脱贫”,万达在扶贫实践上敢于创新,敢于在扶贫领域吃第一只螃蟹。正因为此,万达的扶贫举动的确值得各方点赞。

如今,万达已在该项目投入超过23亿元,与此同时,万达的投资还带动了多彩贵州、广西泓文、北京途塔、北京云上国旅等企业到丹寨投资,总投资超过13亿元。

丹寨,即将迎来万达扶贫带来的蝴蝶效应。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释放了什么信号?

此次,人民日报以如此重磅的头版位置刊文,又代表着什么呢?

事实上,这是对近11万家民营企业精准扶贫12万余个村的肯定,更是对上榜企业的肯定。央媒点赞的背后,至少有两层含义。

其一,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扶贫项目中,且鼓励有更多创新性的扶贫模式脱颖而出,带动贫困地区走上脱贫路;其二,央媒的点赞,实际上也是一种荣誉,这种荣誉也代表着一种态度,即企业家的个人梦、企业梦和家国梦是可以完美结合的。

而丹寨万达小镇模式能登上几乎所有国家级媒体,与万达的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万达在选择扶贫对象时,就敢于“啃硬骨头”,而且敢于创新。万达与丹寨结缘的背后,源于王健林的认知。他认为,作为一个大集团的负责人,应带头响应国家扶贫的号召,于是按照“国家级贫困县”、“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三个标准,选择了贵州丹寨县。而王健林在扶贫的思路上,首先明确必须是产业扶贫,授人以渔,而不是简单的捐赠。

这才有了151人团队入驻丹寨,才有了1年间的70份调研报告,也才有了如今名气响当当的丹寨万达小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