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年少聰穎,精書法,擅詩詞古文,從政後仍手不釋卷,對桐城派大師姚鼐的《古文辭類纂》愛不釋手,總是隨身攜帶,以爲經國大計、治事律身之道都可在書中找到。他自視甚高,除了尊敬段祺瑞,北洋軍人同僚中,很少有人能放在眼裏。公餘所交往者,唯光緒朝狀元張謇、小說家林琴南、《新元史》作者柯紹、桐城派末代大師馬通伯,清國史館總纂王晉卿等人,均爲飽學宿儒,一時俊彥。和這些人論交,要有真才實學,靠陸軍部次長、國務院祕書長的頭銜是不行的。那麼,徐樹錚夠資格嗎?

王晉卿說徐樹錚:“其論文導源班、馬,而以唐宋八家爲正宗,以近代方、姚爲入門之的。詩嗜少陵,詞嗜白石、夢窗。”

徐樹錚留下來的詩大約二百首,詞六十首。下面是他去收復外蒙時,在庫侖寫下的一首《念奴嬌笳》:

砉然長嘯,帶邊氣,孤奏荒茫無拍。

坐起徘徊,聲過處,愁數南冠晨夕。

夜月吹寒,疏風破曉,斷夢休重覓。

雄雞遙動,此時天下將白。

遙想中夜哀歌,唾壺敲缺,剩怨填胸臆。

空外流音,才睡濃,胡遽嗚嗚驚逼。

商婦琵琶,陽陶篥,萬感真橫集。

戈推枕,問君今日何日?

徐樹錚還酷愛崑曲,水平達到了專業程度。他能自輯曲譜,能上臺演出,並曾與徐凌雲、項馨吾、俞振飛等名角同臺。他擅長花臉和貼旦兩種角色的曲目,尤其愛唱關公戲《單刀會》,一張口便聲如洪鐘。張謇曾贈詩云:“將軍高唱‘大江東’,勢與梅郎角兩雄。”1925年5月,他以專使身份訪英,應邀在英國皇家學院演講,題目竟然是《中國古今音樂沿革》,這讓古典的英國紳士淑女對中國軍人刮目相看。

1923年9月,辮帥張勳病故。張勳軍馬長期駐紮徐州,對徐樹錚的家人多有看顧,與徐私交非常好。至於張勳復辟,徐樹錚力助段祺瑞將其打敗,那是政治鬥爭、權力鬥爭的需要。人死後,恩怨已了,就只剩下了私誼,徐樹錚念及舊情,送去了這樣一幅輓聯:

仗匹夫節,挽九廟靈,其志堪哀,其愚不可及也;

有六尺孤,無抔一土,斯人已死,斯事誰復爲之?

其中既有對老友辭世的傷感,同時也對其恢復遜清皇室的荒唐舉動有所批評,分寸拿捏到位,用典恰當準確,被公認爲是民初名聯。

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5月舉行安殯時,正在歐洲考察的徐樹錚用電報發回輓聯: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興,一言而喪;

十稔以還,使無公在,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此聯上句典出《論語子路》,下句典出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徐樹錚信手拈來,區區三十多字,便概括了孫中山一生的主要歷史功績。據黃埔軍人出身的作家、報人周遊所記:“中山先生之喪,全民哀悼,舉國偃旗,輓詞之多,莫可紀極,而當時竟共推徐氏此聯爲第一。餘曾分別詢諸李協和、胡展堂、汪精衛、張溥泉諸先生:何以國民黨內文人學者盛極一時,而竟無一聯能道出孫先生心事,以堪與徐氏抗衡者?所得答覆,雖各不相同,但一致認定:徐之才氣,橫攬一世,遠不可及。”

1926年11月,徐樹錚的棺木被運回家鄉醴泉村草葬。

1983年10月,定居美國的徐樹錚長女徐櫻回到醴泉村。經申請,蕭縣人民政府同意她在醴泉村爲其父建墓。1988年墓建成,徐櫻攜徐道鄰之妻葉妙回國祭掃,1991年,徐櫻第三次回國爲父親掃墓。

徐櫻1910年生,1932年嫁給國際著名語言學家李方桂。1993年,83歲的徐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遇車禍身亡。

徐道鄰爲徐樹錚三子,1906年生於日本,最爲徐樹錚所疼愛,小時候便常隨父親東奔西走。徐死後,他奮志攻讀,考入德國柏林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1932年回國,1945年官至行政院政務處長,後辭職從教,先後任同濟大學、臺灣大學、東海大學教授。1962年赴美,曾在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密歇根州大學任教,1973年六十八歲時因心臟病突發死於美國西雅圖市。

徐樹錚一妻四妾,共有子女十人,其中二子、四子早夭,長子徐審義晚年寓居蘇州,1968年病逝。三女徐美1963年曾來爲父掃墓,其餘情況不詳,料已在世無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