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四句诗写进一个人的一生。

这事儿有人干成过。

教员写贾谊。

贾谊教员写过好几次,大约因为贾谊在长沙做过官,在汨罗江边怀念过屈原,和教员算是半个老乡吧。

对贾谊的才华教员一直都很钦慕,1918年在写给老乡罗章龙的诗中他就曾写过: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建国后,他还写过七律诗,感念贾谊的才华,其中写道贾谊的才华是: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教员最出名写贾谊的诗应该是《七绝.贾谊》。

最早发表在1996年9月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那时候教员去世已经20年了。

教员一生好写诗,写过很多很好的诗词,很多诗词白袍同学都能被背下来,这首《七绝.贾谊》不在他很多著名诗词之中,算是不太著名的一首。

但是,看一眼也能背下来,这大约就是好诗的特点吧,朗朗上口,让人过目不忘。

七绝,就四句:

贾生才调世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

教员这首诗,首句:贾生才调世无伦,一般认为化用自李商隐的诗《贾生》的第一句。

李商隐这首诗也是写贾谊的。

诗人化用别的诗人的诗歌,现在严格说叫抄袭,但是化用的抄袭不叫抄袭,因为化用是诗歌的常态,高手化用有的会让诗歌更上一层楼,境界更高。

李商隐的《贾生》最有名的是后两句,流传很广,: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李商隐就说了一件事,有一次汉文帝正在受厘,汉代的受厘就是祭奠祖先神灵后把祭肉先分给皇帝吃,用复杂的方式为皇帝陛下祈福。

刚刚被祈福完的汉文帝,跪坐在未央宫大殿上,夕阳照进殿中,他觉得有些暖,一转头看到了贾谊,因为贾谊有学问汉文帝刚刚把他从长沙调回京城长安,祭奠这事儿事渉鬼神,汉文帝问贾谊:先生,这世上真的有鬼吗?

贾谊见表现自己学问的机会来啦,于是屈身行礼,详细的向汉文帝讲述鬼神是怎么回事。

汉文帝听的入神,从傍晚听到了半夜,后半夜他不由自主和贾谊跪坐到一个席子上,听他滔滔不绝。

邓通来看了汉文帝好几次,数次提醒他:陛下夜深了.

汉文帝充耳不闻,直到贾谊讲完。

听完贾谊的讲述,汉文帝不由感叹:我好久没见贾谊了,本以为学问超过他了,没想到还是不如啊。

汉文帝马上封贾谊为梁王太傅,梁王刘揖,刘揖是汉文帝最喜欢的小儿子。

此前贾谊因为得罪周勃等功臣被排挤出京城,任长沙王吴著的太傅。

从京城去往长沙的路上,路过汨罗江,贾谊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

这也是教员第二句诗哭泣情怀吊屈文,典故出处。

李商隐用一首诗写了一件事,就是贾谊的才华最后还是被领导发现了,委以重任。

不才明主弃,全诗中充满了一种羡慕羡慕羡慕的情愫。

教员的诗立意明显更高,用两句诗概括了贾谊的一生。

因为他站的更高。

所以化用这事儿还得看会不会,会用的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教员。

不会用的只能沦为接化发,抄作文都抄不好。

教员明显是此中高手,第一句化用李商隐的诗歌,给贾谊定调。

第二句诗写了贾谊最主要的文学城就,后两句说了啥呢?

贾谊的后半生。

贾谊算是挺不走运,此前当异姓王吴著的太傅,在长沙混的也不咋地。

好容易回了长安,靠着才华成功引起汉文帝的注意,让他当了梁王的老师,这就要飞黄腾达了。

但是贾谊明显点很背,太傅当到第四年,一次随同梁王入朝,梁王从马上摔下来摔死了,贾谊很悲痛。

白袍同学甚至怀疑贾谊因为这件事抑郁了。

他时刻在自责,梁王坠马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这个太傅没照顾好梁王,才导致梁王没骑好马。

贾谊在不住自责中,第二年就随梁王去了,享年32岁。

教员对贾谊的哀伤是这样评价的: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其实对于汉文帝的哀伤教员曾经有过体会,那是14年前的事情了。

不过他很豁达。

人生难免生死,何必用哀伤付一生呢,人生有很多事比哀伤更重要吧。

金庸写张翠山之死时曾说过自己写的肤浅,对于这种死别他当时还不明白。

教员写贾谊何用哀伤付一生时,对于这种死别有切肤之痛,从汽笛一声肠已断到何用哀伤付一生,没人知道,他经过怎样大起大落的心路历程。

但是他始终有个伟大的人生目标,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会变得豁达些。

《七绝.贾谊》写于1964年,距离教员第一次写贾谊已经过去了46年,46年峥嵘岁月比贾谊的一生都长了,当年25岁的教员只看到了屈贾之才,46年后他经历过大风大浪看的更远了。

文:薛白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