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汽水,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可口可樂或者百事可樂,這兩家美國企業佔到80%以上碳酸飲料市場份額。事實上,上世紀中國曾經有八大汽水廠,北京北冰洋、上海正廣和、瀋陽八王寺、天津山海關、武漢二廠、重慶天府、青島嶗山、廣州亞洲。

遺憾的是,隨着90年代兩大可樂在中國市場強勢擴張,國產品牌開始敗退,紛紛被收購、雪藏、停產。曾經的北京“第一國飲”北冰洋未能倖免,在市場上消失了15年,直到前幾年才重新迴歸。

2020年11月底,上市公司大豪科技發佈公告稱,擬收購北京一輕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在本次交易完成之後,將擁有“紅星”品牌系列白酒、“北冰洋”品牌系列飲料、“義利”品牌系列食品、“星海”品牌系列鋼琴等。

換句話說,北冰洋或將“曲線上市”。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在資本的助推下,更有利於老品牌的創新和市場開發,從區域品牌走向全國品牌。

北冰洋的前身北平製冰廠,成立於上世紀30年代中期,迄今已有85年曆史。50年代初開始投產汽水,是我國最早的本土汽水品牌之一。他們邀請畫家設計了“雪山白熊”商標,由此拉開品牌化經營的序幕。隨後又與香港屈臣氏合作,獲得穩定的生產線,從手工作坊走向批量生產。

當時,汽水這種舶來品還比較少見。因此北冰洋投放市場之後,便成爲北京消費者最受歡迎的汽水。隨着市場逐步開放,市面上不斷有新品牌出現。但北冰洋屬於比較少見的 “果汁型汽水”,並非那些用香精色素勾兌的產品能比擬。廣告語“你喝的是汽水,我喝的是北冰洋”,可見其與衆不同。巔峯時期年產值超過1億元,利潤1300多萬元,日產量達到84萬瓶,但依舊供不應求。

90年代中期,北冰洋與百事可樂合資,本想着藉助後者強大的資本銷售運作體系擴大銷量,從而面向全國甚至全世界銷售。可結果事與願違,逐漸被“雪藏”,逐年削減產量直至停產。

事實上同一時期,百事和可口可樂還一舉收購或併購了八王寺、山海關、嶗山、二廠、天府、亞洲等國產飲料品牌。這就是著名的 “兩樂水淹七軍事件”,這些品牌想借助外資擴大經營,卻遭遇與北冰洋相似的“命運”,拱手讓出了中國汽水市場。

令人欣慰的是,07年的時候,北冰洋與百事公司談判,要求收回品牌經營權。最終,這場談判以“4年內不以北冰洋品牌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產品”爲條件,達成了協議。九年前的11月1日,“雪藏”15年的北冰洋再度面世,當天3000箱汽水一銷而空。兩個月後,工廠就實現盈利。

重新“復出”的北冰洋,清醒地意識到情懷營銷不可能持久,爲此投入巨大精力研發新品。這兩年無糖、低糖成爲趨勢,他們也逐步打造自己的健康化新品。三年前,停產25年的“袋兒淋”重出江湖,並推出第一款子品牌植物蛋白飲品“核花戀”,主打補腦和冬季熱飲。去年又推出子品牌“北極有熊” ,主打氣泡果汁水類產品。

日前在品牌85週年的新品發佈會上,北冰洋一口氣推出5個系列、共計13款新產品,其中包括了主打健康養生的冬季熱飲和主打低糖低卡的飲料,試圖在健康飲料市場有所作爲。

縱觀近年來的業績: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前年銷量達到1200萬箱;今年前10個月完成銷售收入5.5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品牌口碑不俗,根據“2020年金字招牌榜單”顯示,北冰洋位列榜單第五,偏好度處於正增長階段。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北冰洋或將借道上市的消息,無疑給國產汽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如今新品牌不斷湧現,成立4年的元気森林估值高達20億美元,漢口二廠連續完成兩輪過億融資。山海關汽水、天府可樂等老品牌則承載着人們的回憶重新迴歸市場,期待看到越來越多的國貨崛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