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绵绵,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啦!谢谢你这么好看还来看我的文章~

正如大家所见,在最近这几年里,洛丽塔服饰在国内的发展十分之快。

但与此同时大家也会发现,在有越来越多人涌入洛丽塔圈子的时候,我们所看见的裙子也已经逐渐“变味”了。

起初我们所见到的那些精致、华美、贵气的洛丽塔洋装,逐渐被各式各样的廉价“大码童装”所取代。

那些我们所热爱的、真正的“洛丽塔”正在消失……在这其中,究竟是谁“扼杀”了洛丽塔文化?

什么是真正的“洛丽塔”?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洛丽塔”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包括日本的第一家洛丽塔洋装店,也是在1976年的时候所出现的。在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的时候,洛丽塔这一小众风格才逐渐开始流行起来。

但实际上,要说起洛丽塔洋装的起源,其实可以追溯到17世纪欧洲贵族时期所兴起的“维多利亚”风格。

真正的洛丽塔服饰,其实受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服装、西方哥特与庞克次文化、洛可可时期的服装等众多“浪漫主义”时期的流行影响。

同样的,最开始的洛丽塔服饰也是由上述这些服装所“启发”的。

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洛丽塔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流行起来,只是在亚洲地区埋下了流行的“种子”。

因为此前在十七世纪时的维多利亚服饰风格,大多是贵族们用来展现自己“高贵”地位的。

也是受此文化的影响,洛丽塔的发展其实有所“停滞”。直到洛丽塔在《下妻物语》中出现时,这一小众风格也才在日本流行起来。

那么,真正的“洛丽塔设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十七世纪欧洲贵族们所穿着的维多利亚风服饰,堆砌着大量的蝴蝶结、蕾丝、缎带、花边。

在往后延续到二十世纪的发展中,洛丽塔时尚变得更加丰富。其中就包括我们之前常见的泡泡袖、蓬蓬裙摆、浮夸妆造等等。但究其根本,洛丽塔的典型标签都是“精致”。

但是,现在市面上所出现的“洛丽塔”,那还是洛丽塔吗?为什么说真正的“洛丽塔”真在消失?下面这条裙子被定义为“洛丽塔”,而且还被标上了150元的价格:

这条同样出自原创设计之手,但整条裙子完全没有什么原创鉴赏点可言,就连裙子上的印花图案,看着都跟从网上“素材”抠下来的一样。

但是你没有听错,它也被定义为“洛丽塔”。

这条在裙摆处印着规律小爱心的裙子,乍一看是不是挺可爱的?是,跟我家里衣柜挂着的粉色小睡衣挺像的,女孩子们直接日常穿出门也完全没问题。

但是,就是这么一条裙子,在标上了“洛丽塔”的标签以后,卖到了350的高价。

此时此刻,我的表情是这样的:

还有下面这条裙子,只是简单地在裙子上印了一些印花图案,在裙摆上加了层蕾丝,腰间卡了两个蝴蝶结,就自称为洛丽塔了。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洛丽塔”的门槛变得这么低了?

为了让洛丽塔更适用于日常生活,现在的确是有“轻lo”风格的洛丽塔存在。它远不如华丽款小裙子那样繁复华贵,但至少真正的“轻lo”风洛丽塔,应该是这样的:

上面这细节设计满分的小裙子,不比下面这些强行“洛丽塔”来得精致千百倍吗?↓

还有这条,谁看了不说一句“大码童装”?有一说一,咱楼下的童装店都比这做得要精致,版型也没那么“灾难”。

就这,在一块布料上印几个看似可爱的小图案,把布料车一圈做成裙状,顺带再补个蕾丝边,往身上一套。哈喽?你真以为这就是“洛丽塔”了?

设计得简单、面料简单,这都不是“槽点”,但你一条普普通通的日常裙子,标上洛丽塔就卖出好几倍的价,凭什么?这些裙子光看小图就很丑,点开大图,细节更是经不起细看。(没有说大图不丑的意思)

为什么说现在真正的“洛丽塔”真正消失,因为比起真正热爱洛丽塔的女生,如今涌入圈内的、更多的是为了“圈钱”而不择手段的无良商家。

在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甚至丑得有点扎眼的裙子上,加点蕾丝花边,放两个蝴蝶结,再配条裙撑,标上“洛丽塔”就能从十几块钱的成本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块。赚得盆满钵满以后,开开心心蹲在家里数着钱,再琢磨下一条裙子的诞生,这就是现在很多洛丽塔店家的真实现状。

还有那些用心做设计,用脚做质量的Lo店,还想不明白自家裙子为什么会被“拉垮”,为什么会差评满天飞……真的长点心吧!

相信热爱洛丽塔服饰文化的人,都不希望洛丽塔被这些莫名其妙的“大码童装”所取代吧?毕竟真正的洛丽塔,它长这样:

希望各位店家在做裙子的时候可以更用心一些,相信这样你们换来的,将会是更丰富的收获。希望错误的“洛丽塔”不要再被推动和传播,不要让真正的“洛丽塔”彻底消失。

好了,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不知道对于洛丽塔圈子的现状,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和绵绵一起分享、交流,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