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綿綿,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啦!謝謝你這麼好看還來看我的文章~

正如大家所見,在最近這幾年裏,洛麗塔服飾在國內的發展十分之快。

但與此同時大家也會發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湧入洛麗塔圈子的時候,我們所看見的裙子也已經逐漸“變味”了。

起初我們所見到的那些精緻、華美、貴氣的洛麗塔洋裝,逐漸被各式各樣的廉價“大碼童裝”所取代。

那些我們所熱愛的、真正的“洛麗塔”正在消失……在這其中,究竟是誰“扼殺”了洛麗塔文化?

什麼是真正的“洛麗塔”?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洛麗塔”最早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包括日本的第一家洛麗塔洋裝店,也是在1976年的時候所出現的。在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的時候,洛麗塔這一小衆風格才逐漸開始流行起來。

但實際上,要說起洛麗塔洋裝的起源,其實可以追溯到17世紀歐洲貴族時期所興起的“維多利亞”風格。

真正的洛麗塔服飾,其實受到了維多利亞時代服裝、西方哥特與龐克次文化、洛可可時期的服裝等衆多“浪漫主義”時期的流行影響。

同樣的,最開始的洛麗塔服飾也是由上述這些服裝所“啓發”的。

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時,洛麗塔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流行起來,只是在亞洲地區埋下了流行的“種子”。

因爲此前在十七世紀時的維多利亞服飾風格,大多是貴族們用來展現自己“高貴”地位的。

也是受此文化的影響,洛麗塔的發展其實有所“停滯”。直到洛麗塔在《下妻物語》中出現時,這一小衆風格也纔在日本流行起來。

那麼,真正的“洛麗塔設計”,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十七世紀歐洲貴族們所穿着的維多利亞風服飾,堆砌着大量的蝴蝶結、蕾絲、緞帶、花邊。

在往後延續到二十世紀的發展中,洛麗塔時尚變得更加豐富。其中就包括我們之前常見的泡泡袖、蓬蓬裙襬、浮誇妝造等等。但究其根本,洛麗塔的典型標籤都是“精緻”。

但是,現在市面上所出現的“洛麗塔”,那還是洛麗塔嗎?爲什麼說真正的“洛麗塔”真在消失?下面這條裙子被定義爲“洛麗塔”,而且還被標上了150元的價格:

這條同樣出自原創設計之手,但整條裙子完全沒有什麼原創鑑賞點可言,就連裙子上的印花圖案,看着都跟從網上“素材”摳下來的一樣。

但是你沒有聽錯,它也被定義爲“洛麗塔”。

這條在裙襬處印着規律小愛心的裙子,乍一看是不是挺可愛的?是,跟我家裏衣櫃掛着的粉色小睡衣挺像的,女孩子們直接日常穿出門也完全沒問題。

但是,就是這麼一條裙子,在標上了“洛麗塔”的標籤以後,賣到了350的高價。

此時此刻,我的表情是這樣的:

還有下面這條裙子,只是簡單地在裙子上印了一些印花圖案,在裙襬上加了層蕾絲,腰間卡了兩個蝴蝶結,就自稱爲洛麗塔了。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洛麗塔”的門檻變得這麼低了?

爲了讓洛麗塔更適用於日常生活,現在的確是有“輕lo”風格的洛麗塔存在。它遠不如華麗款小裙子那樣繁複華貴,但至少真正的“輕lo”風洛麗塔,應該是這樣的:

上面這細節設計滿分的小裙子,不比下面這些強行“洛麗塔”來得精緻千百倍嗎?↓

還有這條,誰看了不說一句“大碼童裝”?有一說一,咱樓下的童裝店都比這做得要精緻,版型也沒那麼“災難”。

就這,在一塊布料上印幾個看似可愛的小圖案,把布料車一圈做成裙狀,順帶再補個蕾絲邊,往身上一套。哈嘍?你真以爲這就是“洛麗塔”了?

設計得簡單、面料簡單,這都不是“槽點”,但你一條普普通通的日常裙子,標上洛麗塔就賣出好幾倍的價,憑什麼?這些裙子光看小圖就很醜,點開大圖,細節更是經不起細看。(沒有說大圖不醜的意思)

爲什麼說現在真正的“洛麗塔”真正消失,因爲比起真正熱愛洛麗塔的女生,如今湧入圈內的、更多的是爲了“圈錢”而不擇手段的無良商家。

在一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甚至醜得有點扎眼的裙子上,加點蕾絲花邊,放兩個蝴蝶結,再配條裙撐,標上“洛麗塔”就能從十幾塊錢的成本賣到幾百甚至上千塊。賺得盆滿鉢滿以後,開開心心蹲在家裏數着錢,再琢磨下一條裙子的誕生,這就是現在很多洛麗塔店家的真實現狀。

還有那些用心做設計,用腳做質量的Lo店,還想不明白自家裙子爲什麼會被“拉垮”,爲什麼會差評滿天飛……真的長點心吧!

相信熱愛洛麗塔服飾文化的人,都不希望洛麗塔被這些莫名其妙的“大碼童裝”所取代吧?畢竟真正的洛麗塔,它長這樣:

希望各位店家在做裙子的時候可以更用心一些,相信這樣你們換來的,將會是更豐富的收穫。希望錯誤的“洛麗塔”不要再被推動和傳播,不要讓真正的“洛麗塔”徹底消失。

好了,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裏。不知道對於洛麗塔圈子的現狀,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和綿綿一起分享、交流,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