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哥今天給大家來聊聊和田玉里的羊脂玉是個什麼玩意兒?爲什麼會讓衆多玩家又愛又恨?好多人說羊脂玉是和田玉藏友的終極夢想總是讓人趨之若鶩。但也有人說因爲現在玉石市場和某寶電商造成“羊脂玉”爛大街的現狀導致大家對它卻又望而卻步。

首先說說官方給出的解釋,百度百科是這麼說的:羊脂白玉又稱“羊脂玉”,顧名思義就是猶如羊脂(俗稱羊油)一樣的玉石。現代寶玉石學家的解釋是:優質和田玉白玉,其顏色呈脂白色(可稍泛淡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羊脂白玉中主要含有透閃石(95%)、陽起石和綠簾石,狀如凝脂,爲軟玉的一類。其實通俗來講就是玉石質感能達到類似羊的脂肪標準就可以被稱爲羊脂玉。“羊脂”只是代表一個級別或者說是一個標準。

先給大家割塊羊肉看看,什麼是羊的脂肪!

(新鮮羊脂)

就像上面兩張照片,就一目瞭然了,就是那種暖白暖白的感覺,雖然白但是也是有油潤的那種光澤的,很舒服、仔細看也會發現羊脂白是那種白中有黃,脂感飽滿的白,爲什麼羊脂玉從古被推崇至今,可能就是因爲這個。羊脂白玉的白非常內斂,大氣且婉約低調,非常符合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

(加工過的羊脂稱爲凝脂)

羊脂玉標準

看完上面關於羊脂玉的介紹後,相信每個人都能有一種直觀的感覺。現在用通俗點的話來告訴大家,羊脂玉的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

細膩度

:字典裏說就是“細膩光滑”和“細密緊緻”,一眼就能看出來。細膩的東西都是由許多細小的顆粒組成。打個比方:人們一直把小孩兒和女人的皮膚描述爲吹彈可破。爲什麼?因爲他們的皮膚足夠緻密,而且有彈性,毛孔很小,所以無論是視覺還是觸覺,您都可以直接感受的到。光滑就更好理解了。通常,當多邊形的周長不變時,邊的數量會更多。離圓越近,就可以感覺到其曲線越平滑。

通俗點講,可以理解爲打燈或裸眼觀察,玉的內部顆粒度越小越好,溫潤感也就顯現出來了。再加上數千年來由河流沖刷形成的完美弧線,就形成了籽料完美的形狀。實際上,在數萬年的河流洗滌過程中,籽料吸收的天地精華不就等同於人類皮膚吸收的養分一樣嘛。隨着時間的流逝,它自然溫潤細膩,所以籽料的細膩度一直被列爲和田玉的首位!

(交織的程度越來越高)

再來說說

交織度

:這個詞沒那麼神祕,其實就是組成的方式,就像上面這張圖。就像困繩子一樣。爲了更堅固,我們通常在彼此靠近的兩個或三個點纏繞多次,以形成穩定的三角形結構。這是數學常識!對於玉石來講,交織度越高,內部顆粒之間的連接也就越多,形成緊密的交織感,也就像繩子一樣散開且非常穩定,因此籽料的纖維交織結構更緊密,質量無疑也就更好。

(夠緊密了吧!)

一塊完美的羊脂玉,顏色絕對是白的,但不是俄料的那種死白,而是暖白,白且透出淡淡的黃色;它通常是半透明的,並展現在我們面前,油性糯性極佳。您手中的“羊脂玉”能達到這樣的標準嗎?

羊脂玉多嗎?

以上說了這麼多,平常見到的玉石有沒有符合標準的呢?既然如此稀缺,你是否仍然認爲我們鍾愛的羊脂玉會像物美價廉的淘寶大賣場一樣滿街都是嗎?

讓我們來算一筆賬。和田玉籽料中白玉的產量很低。這裏單說籽料裏面,我們就以大約5%的來計算。加上普通的或者帶瑕疵再加5%的算10%。前面說的5%中細度和脂粉度都不錯的估計也不會超過5%裏的兩成,再篩選種種條件,羊脂玉的數量可想而知了。總而言之,差不多幾千斤籽料裏除去其他玉種,光算白玉里能達到羊脂級的料子可能不會到1斤。當然,這只是我根據當前市場數據猜出來的,網友們不用太較真兒。還是爲了說明羊脂玉的稀有性!不用太在意這些數據啦。

現在明白,爲什麼羊脂玉不是什麼玉都可以稱呼的原因了吧?大概也知道爲什麼籽料羊脂玉按克算價了吧?羊脂雖然只是行業中定義的一個術語。確實也沒有嚴格的標準。所以每個人對羊脂玉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標準。什麼是羊脂?是不是羊脂?不用太過於糾結,只要眼緣到位了,什麼玉種都是咱們手裏的寶貝。可千萬不要爲羊脂玉的夢想買錯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