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之所以能夠成爲我國曆史上最值得人銘記的朝代之一,絕不僅僅只是因爲它所呈現出來的繁華盛世,如科舉制度這種改變了後世千年選人制度的創舉才更應該是主要原因。科舉制度極大改變了中國封建王朝之前選官制度的弊端,不僅對唐朝來說影響巨大,對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來看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對鑄造唐朝盛世起到了巨大作用的制度,卻也或多或少地促使唐朝政治產生了另外一個惡劣現象——朋黨政治。尤其是在唐朝後期,朋黨政治幾乎將其拉入深淵。一、 科舉制度的產生也經歷了一系列過程

1、科舉制度的從南北朝時就已經萌芽

事實上,學術界對科舉制的產生時間一直以來都有所紛爭,有的說是漢朝,有的說是隋朝,也有的說是唐朝。但無論其中事實到底如何,科舉制度在唐朝時期纔得到大規模應用和完善卻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秦朝以後,雖然中國封建王朝擺脫了原先貴族壟斷政治的極端情況,下層平民開始有機會躋身政治、改變自身命運。

但從整體上來說,貴族官僚們仍舊把持着政治的絕大部分話語權,平民們想要出頭依舊非常困難。再加上選官制度雖然幾經改變,但仍舊缺陷無數,使得這種現象持續加重。

尤其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政治更是成爲政壇的絕對主流,“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是當時的真實寫照。但同時,也正是在這個時期,考試製度也漸漸完善,有了具體科目和評判標準。在審覈嚴格程度的同時,也直接與日後能否做官聯繫在一起。

而在梁武帝專門設置的五經館中,明確表示只要考試及格就能做官,即便是寒門子弟也不例外,“雖復牛監羊肆,寒品後門,並隨才試吏,勿有遺隔。”同時期的北朝在這方面也並未落後太多,有着屬於自己的獨創和進步。

2、隋唐進一步完善發揚科舉制

隋朝時期,隋煬帝曾經在大業三年定十科舉人,其中的“文才秀美”一科更被不少學者認爲是此後進士科的雛形。雖然隋朝在之後不久便走向滅亡,但唐朝卻並未選擇將前朝制度拋棄一空,反而使科舉制度越發完善,並將其在全國普及,最後更是流傳千年。

而唐朝之所以會這樣做,也是因爲有着屬於自己的考量。一來,唐朝建立時由於自身的特殊性,導致其內部出現了關隴集團和山東士族兩股強大的政治力量,李氏皇族需要通過科舉的方式來稀釋他們的勢力。

二來,科舉制度這相比以前的選官制度來說,不僅能夠極大提升人才利用率和質量,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階級矛盾,引導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畢竟村頭的王二狗能憑藉讀書當大官,你作爲跟他從小玩泥巴長大的好朋友還在種地,總不能怪政府沒給你機會吧?

再加上門閥制度在唐朝時期就已經基本上被廢除,使得各個階層的人都可以通過辛苦奮鬥和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完成鹹魚翻身的追求,而科舉制度憑藉自身的優越性在唐朝內不斷得到完善和推崇。

二、科舉制度與朋黨政治的密切聯繫

1、科舉制度下難免會產生朋黨政治

在科舉制度盛行之前的魏晉南北朝,朝廷內的政治可謂是相當惡劣。下層平民幾乎無法通過正經渠道來實現政治晉升,再要麼就如劉裕那般直接從平民造反成功當皇帝,但這種人實在太少了。

而諸如王、謝等家族內部的後輩子弟,由於家族的廕庇,也可以在不學無術的情況下躋身政壇,爲非作歹那更是習以爲常。

掌握實權的官員們主要想的也是如何鞏固手中的權力,而不是怎麼使國家強盛。也只有在國家存亡的時刻,他們才能團結一新抵禦外敵,但其他時候還是沉迷享樂。

而朋黨政治,則與門閥政治有着相通之處。朋黨作爲一個大臣相互交接的利益集團,並不能武斷地說全部都是貪贓枉法、是非不分之徒。但是,他們卻往往會爲了不同的政見而意氣用事,不論事情好壞就全然排斥他人,從而形成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大量人才或出走或處死的局面,使政治變得愈發混亂。

最重要的,若是出現一 方利益集團稱霸政壇的情況,還會助長他們的野心,貪贓枉法、收受賄賂等事情也就會層出不窮了。當然,有些朋黨從產生開始就具有負面性質,只會危害朝廷的政治生態、全然無正面作用,明朝後期的閹黨便是如此。

在唐朝時期,“公卷通榜”這一考察方式尤其盛行。其指的是考生們在正是科舉之前,可以將自己的優秀詩文送到朝中某些具有名望的大臣手中,如果有考生能夠得到他們的推薦,那麼就可以跳過科舉考試直接做官。

也就是說,考生們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就被這些大臣決定。大臣們爲了提升自己在朝中的勢力和影響力,必然會選取一些優秀後輩,對其悉心培養。而一旦考生們得到舉薦,那麼也一定會對舉薦人持感恩戴德的態度,很大可能在日後加入他的陣營。

當科舉成績出來後,被錄取的考生也需要去拜見主考官,將其稱爲“座主”,自己則稱爲“門生”。雖然也有部分大臣僅僅只是爲了提攜後輩、推動國家強盛才舉薦他人、部分考生並不會直接投入舉薦人麾下,但只要有這份恩情在,那麼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淡不了。

久而久之,即便許多人並非是刻意爲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朋黨集團還是不可避免地建立了起來。若是在風平浪靜的時期它們倒也相安無事,可當它們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起來,就會對整個國家造成巨大的危害。

2、唐朝著名的“牛李黨爭”的經過

唐朝初年,由於李世民本人對待政治的開明態度,使得整個唐朝政治在當時呈現出來一種較爲民主的態勢——大臣們互相爭論,皇帝也虛心納諫。但是,由於武則天本身得爲不當,使其不得不採取高壓手段來對待大臣,唐太宗時期開明的政治風氣遭到損毀。

雖然唐玄宗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但其政治生涯後期卻一塌糊塗,李林甫和楊國忠這樣的奸臣得以把持朝政。就這樣,唐朝之後的政治風氣就逐漸習慣了由某一人或某一集團把持話語權的情況,爲黨爭的出現奠定了思想基礎。

牛僧孺和李宗閔在一次科舉考試當中憑藉抨擊時政獲得了考官們的賞識,但時任宰相、李德裕的父親李吉甫卻害怕他們破壞自己的地位,因此迷惑皇帝、竭力打壓他們,矛盾產生。

之後,在一場進士科考試當中,李德裕等人向皇帝揭發禮部有不公之舉,使得李宗閔被貶官,他也由此大爲怨恨,雙方之間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德裕、宗閔各分朋黨,更相傾軋,垂四十年”。

需要注意的是,牛力兩黨之人並不能僅依靠姓氏劃分,如牛黨的領袖便是牛僧孺和李宗閔,他們的真正劃分是在政見上。

這兩方利益集團爲了擴大自己的勢力以贏得鬥爭的勝利,瘋狂憑藉手中擁有的權勢拉攏他人,幾乎所有新進考生都不能避免這個結果。他們要是想要一展身手,就必須選擇加入到某一方的陣營當中,否則要麼不能得到重用,要麼被攻擊以至於遠離政壇。

等加入他們的陣營後,即便他們原先有多麼大的志向,首先也得聽從指揮、將自己的能力用到攻擊對方上面,而非促進國家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科舉制度在這時反倒起到了助紂爲虐的反作用——爲黨派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而一旦某一方得勢,立馬便把另一方的人馬全部逐出朝廷。之後進入專政的情況,政治生態依然處於混亂當中。另外,我國著名史學家陳寅格還認爲,牛黨代表了進士出身的官僚,李黨則代表山東士族出身的官僚。

也就是說,牛黨中人大多是一羣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的平民百姓,與李黨內部那些天生就具備優厚資源的士族中人從生活習慣到具體政見等方面都有着巨大不同,促使了他們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可以說,是科舉制度的產生爲牛黨能夠對對李党進行激烈鬥爭奠定了基礎條件。總結

總的來說,唐朝科舉制度的盛行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進步,爲中國在之後的歷朝歷代能夠湧現出如此多的人才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制度本身往往並不會引發問題,如何執行制度纔會。

若是在平常時期,科舉制度確實能夠爲國家的發展提供大量人才,但如果這些無依無靠的考生被迫捲入一場又一場黨派鬥爭當中,他們的主要任務也就從治國轉變爲了攻擊他人。

同時,科舉制度本身也不會因爲黨派鬥爭而停止,這就使其在無形之中充當了促進鬥爭激烈的推手。因此,如何利用好科舉制度,纔是平息黨派鬥爭的關鍵。

參考資料:

1.《新唐書》

2.《淺論科舉制度與唐代政治制度——士族政治的衰弱庶族政治的崛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