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車·車先知

作者 | 熊飛

編輯 | 馬良

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辛苦工作一年的你是否已經攢夠了回家的路費,或許你已經有能力買一輛新車回家走親訪友。如果你已經打算買新車回家,那麼這篇文章中所推薦的車型您可要看好了,小編會本着質量、顏值、品牌、功能性和空間五個維度,給大家選出落地20萬元以內同級別優勢明顯的車型。

推薦車型一:長城汽車WEY VV7

20萬元買車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自主品牌的中型SUV,這也是最具性價比的選擇區間,再三考量之後我覺得第一款車型推薦WEY VV7。過年開車回家肯定是要牌面的,這一點WEY VV7就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2020款WEY VV7官方指導價爲16.98-18.88萬元,如果不差錢建議考慮下2021款的科技版車型,配置上會有驚喜等着你。

關於碰撞測試方面,目前並沒有在C-NCAP和中保研上找到成績,但是WEY VV7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進行了一次公開的小重疊碰撞試驗(25%偏置測試),這也是國內首次小重疊碰撞試驗,測試成績算是相當優秀了。

IIHS的測試標準是車輛以64km/h的速度去碰撞一個固定剛性壁障,此時車輛與壁障的重疊面積相當於車身寬度的25%。評價等級也不由星級表現,而是使用G(Good)、A(Acceptable)、M(Marginal)、P(Poor)四個級別。

我相信很多人喜歡WEY VV7是從霸氣的顏值開始的,最值得說的就是全系車型採用了20寸的大輪轂,配合尾部雙邊共四出排氣設計,顯得新車性能爆表,當然實際上2.0T+7CT的動力組合也是不慢的,387牛·米的扭矩平臺能帶來相當錯愕的推背感。

功能性上,WEY VV7科技版增加後排屏幕控制器,用於控制座椅通風、加熱、腰部支撐、天窗開閉、音樂播放等功能,進一步強調了後排乘客的舒適性。這個配置在很多行政級轎車上纔會出現,WEY VV7後排能夠配備這個配置無疑是一大亮點。

空間部分,WEY VV7定位中型SUV,軸距達到了越級的2950mm,相比很多已經“PLUS化”的對手都要更具空間優勢。此外,前後排座椅多方向的調節功能也讓VV7在舒適度上表現優異。

總結一下:從比較接地氣的哈弗到更懂年輕人的WEY,長城汽車在SUV產品上的洞察力遠高於其他自主品牌,甚至是合資品牌。而WEY VV7在整體產品力上表現優異,除了霸氣的外觀,我們也能從空間和舒適配置上體會到越級的快樂,20萬元買自主品牌,圖的不就是這個麼。

推薦車型二:紅旗HS5

第二款推薦車型就是紅旗的HS5,作爲一臺定位中型SUV的產品,紅旗HS5的起售價並不算高得離譜。不過新車優惠比較小,基本在10000元左右,想要20萬元落地也只能在智聯旗悅版和智聯旗享版中挑選,選擇的餘地不是很大。

從C-NCAP給出的碰撞測試成績上來看,表現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乘員保護單項得分較高。從碰撞視頻上也能看出,紅旗HS5車身主體結構剛性較強,吸能結構功能發揮完全,A柱堅挺、碰撞後也能正常開啓車門,對車內乘員的保護程度高於同級產品。

顏值方面,紅旗HS5還是一臉的“正派”,直瀑式的前格柵就是紅旗家族特徵,規矩的設計並沒有讓太多年輕人感覺上眼,反而對很多70後朋友或者是紅旗忠粉們誘惑頗高。

入門版車型就配備了18英寸的輪轂,看上去並不突兀。2.0T+6AT的動力組合能給你想要的加速感,再快的話就不太符合紅旗車的定位了吧,當然6AT變速箱雖然技術老套一些,可靠性還是不用質疑的。

紅旗品牌從HS5、HS7車型推出之後,開始慢慢回到消費者視野中,以前的官車形象逐漸弱化,並開啓年輕化的進程,讓不少80、90後開始瞭解紅旗品牌。但說實話,很多買紅旗車的朋友還是心中有“紅旗”執念的,很難排除幫自己或者老一輩圓夢的想法。可以說紅旗品牌雖然還是在小衆圈子裏,但是對某個年齡段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因爲你永遠不知道紅旗車內坐着多麼厲害的人!

紅旗HS5車內的高級感是通過環抱內飾體現的,雙12.3英寸的屏幕帶來了不錯的視覺衝擊力,再加上高配車型的HUD可以實現三屏聯動,打造出更具科技味道的車內生活。

旗HS5在空間方面處於同級別正常水平,雖然車身寬度超過一米九,軸距超過兩米八,但是整體乘坐空間並不像數據表現的那麼完美,尤其是頭部空間略有壓抑感。

總結一下:如果您對紅旗品牌有一定的執念,並且注重安全和可靠性,那麼紅旗HS5完全可以入選您的購車名單。雖然空間算不上同級別優秀水平,但是內飾的豪華程度能做到開門即有驚喜。2.0T+6AT的動力組合在保證可靠性的同時也能給到你接近8秒的加速成績,這已經超過大部分競品車型了。

推薦車型三:奧迪A3

畫風突然從SUV轉到轎車,想必大家也知道爲什麼推薦奧迪A3這車,很大原因是因爲奧迪品牌確實蠻給力的,不少地區相當認可奧迪品牌;另外此前廣州車展剛剛公佈了新一代奧迪A3的預售價格,換代車型2021年就要上市了。如果你周邊的奧迪經銷商手中還有庫存車的話,玩兒命砍價就對了,這個沒有準確的優惠標準,買到就是賺到。

碰撞測試結果上來看,奧迪A3的成績還是令人滿意的,正面40%碰撞試驗成績要比完全正面碰撞試驗的還要高一點,想知道具體成績可以上C-NCAP上自己看看。

過期的顏值就不用多說了,相比全新一代的A3來看,目前在售的車型設計就很土了,但好處是奧迪套娃相當厲害,贏面開過來A3和A4不太容易分清,前提也是老款A4。

動力上2020款奧迪A3目前估計只剩下1.4T動力了,家用沒問題,地板油下去小巧的車身還是能給你一點熱血沸騰的感覺,但是興奮點很快啊~很快就會過去。

20萬元買一線豪華品牌就是要犧牲一些配置,在加上本身A3就是奧迪最入門的車系,配置就更加薄情了。不過優勢還是有的,做工和用料上奧迪還是相當不錯的,摸上去起碼能和大衆同平臺的車做出區別。

總結一下:如果您20萬元決定買奧迪A3,抄底庫存車就下狠手砍價,買它就是圖個牌子和做工,配置和動力以及顏值能捨就捨棄吧。

推薦車型四:本田CR-V

很多人說CR-V設計太過老氣,喜歡年輕的,結果買了CR-V;很多人說CR-V動力太肉,喜歡勁兒大的,結果買了CR-V;很多人又說CR-V噪音大,不夠高級,結果買了CR-V。本田皓影出來很久了,結果還是沒追上CR-V的銷量腳步,這其中必有原因,但是這裏就不細說了,如果你同樣看不上CR-V,至少說明你已經研究過其他車了,看來看去,我覺得你還是會買CR-V。

本田CR-V的碰撞測試成績在同級別車中是表現不錯的,很多單向成績都是滿分,所以那些說日本車都是薄皮大餡的完全沒有科學依據。

設計嘛,我自己也覺得老氣了一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80後甚至是90後都是本田CR-V的車主,這說明審美這東西很不準確,因人而異。

對於一臺5座緊湊型SUV來說,CR-V的空間表現算不上誇張,但是足夠用了,中控臺掏空設計相比其它車型多出一些儲物空間。

總結一下:本田品牌一直在中國人眼中就是買發動機送車的典範,本田CR-V上的1.5T動力只能說是夠用了,而混動車型落地售價基本上超過了20萬元,選擇的動力組合收到了限制,但是好在1.5T動力+CVT具備了省油和家用,完全符合CR-V主打家用的特質。

總結:文章看到這裏,你們也能發現我並沒有推薦很多車型,一方面是我太過於挑剔(職業病),選車從不將就;另外就是心疼錢,20萬對於不少人來說是很大的一筆開銷,用來買車也是要下很大決心,如何買到質量可靠,又貼合日常使用的車子就顯得很重要,篩選之後真的沒有太多可推薦的。最後,還有半個月就要辭別2020年了,小編希望所有搖號、排號的朋友們都能中籤,所有持幣待購的朋友都能買到心儀的車子回家過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