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几乎每个人都免不了经历大大小小的“伤口”,有的自己在家简单消毒,没几天就长好了;有的去医院清创缝合,拆了线就痊愈了;但有那么一部分“伤口”就没那么“走运”了,有经年累月不见好的,有越来越深,导致肌肉骨骼损伤,甚至不得已要截肢的。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张臻主任医师

与大家探讨一下其中的大学问

慢性难愈性疮面

我们把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皮肤组织缺损,即称为溃疡或疮面,发生1个月以上而未愈合的疮面就称之为慢性难愈性溃疡。慢性难愈性溃疡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虽然不像有些恶性疾病那样,使人闻之色变,但它往往病程长、反复发作、治愈难、少数可能癌变、医疗负担重,还极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是医患齐心要努力攻克的“堡垒”。

哪些因素会引起慢性难愈性疮面

慢性难愈性疮面通常继发或伴发于各种感染;静脉曲张等血管性病变;糖尿病、痛风等代谢异常;毒蛇咬伤、烧伤等外伤;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影响等等。

影响 疮面愈合的因素也有很多,总得来说,可以概括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包括患者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等,局部因素则包括创面局部的坏死组织、异物、感染情况、血液循环情况、疮面湿度、温度等等。抗感染、清创、植皮是西医学针对疮面的经典治疗方法,但是抗生素引起的细菌的耐药性、二重感染及其毒副作用,给治疗增加了难度,而且,那么多全身和局部影响因素无法一一应对,也给治疗带来了瓶颈。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难愈性疮面

慢性难愈性 疮面属中医学“溃疡”“顽疮”等范畴。中医学治疗慢性难愈性 疮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大量方药和独特的外治技术。百年传承的顾氏外科疗法更是通过 疮面的局部辨证,针对 疮面微环境的不同的具体阶段所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将祛腐、化瘀、补虚、活血、生肌等外治诸法综合有序地运用于慢性难愈性疮面的治疗,以改善疮面微环境作为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同时,重视内治,立足整体,外治与内治并举,在外治直达病所的同时,强调辨证论治口服中药,通过内治法调节整体,这样“双管齐下”,往往能明显的提高疗效加速疮面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面对小小“伤口”,既要战略上藐视,又要战术上重视,及早地运用合适的内外治法,才能事半功倍,让健康的皮肤早日“完璧归赵”。

专家简介

张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擅长下肢溃疡、糖尿病性足病、复杂性窦道等难愈性疮面的治疗,丹毒、慢性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外科疾病的诊治,虚病及外科杂病的治疗。

主持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等科研课题10余项,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疮疡病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领军人才学术共同体成员、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医外治与外用药物专家委员会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糖尿病性足病专病门诊:周四下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