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渚寒山沈白浪,风林冬笋入青云。”转眼又到了吃冬笋的好时节。

比起春笋,冬笋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等游离氨基酸含量更高,滋味更为鲜美,故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趁着新鲜冬笋上市,赶紧和豆苗子一起来尝尝鲜吧!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冬笋最突出的功效有三点:

一来它可以润肠通便,冬季因吃太多肉出现大便干结时,吃点冬笋可以促进肠胃蠕动;

二来冬笋性微寒、入肺经,有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肺热引起的咳嗽、咳痰,以及阴虚火旺导致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第三,《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到竹笋有“甘凉舒郁”的作用,冬日里适当吃一些有助于改善神思倦怠、肢体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让人保持心情愉悦。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冬笋低热量、低脂肪,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蔬菜。

冬笋的蛋白质中有16~18种氨基酸,种类非常丰富,不仅能让它散发出更鲜美的味道,还能更好地促进钙磷吸收,给大脑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冬笋的含钾量也是十分优秀的,平均每百克冬笋含钾417毫克,比春笋高出25%。吃100克就能满足每日钾需求量的21%,对于维持心脏正常收缩、肌肉运动、血压稳定来说都非常有益。

冬笋的吃法有很多,荤素皆宜,无论炒菜还是煲汤都十分美味。但要想吃到最鲜嫩的笋滋味,下面这5步你可绝对马虎不得。

第1步 挑一根好笋

一看

通常看起来笋身短肥、笋尖没有出青、笋节纹理清晰、底部颜色浅白的冬笋会比较嫩一些;如果笋身瘦长、底部颜色发黄,就说明冬笋偏老。

二捏

轻捏冬笋笋身,感觉笋壳紧实的肉质嫩、口感好。如果捏起来松松散散,那就不宜购买了。

第2步 快速剥笋壳

先用刀把冬笋的根部切掉一些,再将冬笋笋尖朝上放置,从上往下在冬笋中间划一道,注意不要切到笋肉,然后沿着刀口顺势把笋壳剥开即可。

根部的笋壳比较老,可以剥干净些;而上面的笋壳相对比较嫩,剥到颜色基本呈白色就可以停手了。

第3步 去除涩味

冬笋里含有较多草酸、单宁等物质,如果直接烹调口感会比较涩,所以需要提前处理一下。

焯水法

冬笋保留一层嫩壳并切成大块,这样能减少其中营养和鲜味的流失。锅中烧水,水开后将冬笋放进去焯熟即可。另外,在焯水时往锅中放一勺盐,可以提鲜增甜,让冬笋的口感更好。

浸泡法

将冬笋切成片状,放入黄酒、白酒或白醋中浸泡5分钟左右,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盐渍法

冬笋切成片放入容器中,加盐水浸渍1~2个小时左右,倒掉盐水,再用清水彻底清洗,也可以去除涩味。

第4步 巧妙搭配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写道 “餐餐笋煮肉”,清代文人李渔也曾说“(吃笋)素宜白水,荤用肥猪”,可见冬笋与肉是“绝配”

两者搭配,不仅营养升级,蛋白质更为丰富,冬笋还能中和肉的油腻,让整道菜补而不腻、爽而不素,像冬笋焖猪蹄、冬笋炒腊肉、冬笋煨排骨等菜都很适合现在吃。

冬笋焖猪蹄

食材:猪蹄、冬笋、葱、姜、蒜,辣椒、大料、香叶、花椒

做法:猪蹄洗净切块,冷水下锅,加葱、姜焯水备用;冬笋切块入开水锅焯水后捞出。锅中倒油,下入姜、蒜、香叶、猪蹄,炒出香味后加入大料、花椒、辣椒、盐、老抽、生抽及适量开水,小火慢炖1小时。最后加入冬笋再焖煮20分钟即可出锅。

除了肉类之外,冬笋和菌类也是一对不错的组合。不仅味道鲜上加鲜,能给味蕾带来新的惊喜与体验,从营养上来说也极为相配。菌菇中富含的真菌多糖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病毒细胞的生长繁殖很有帮助,加上冬笋后可以进一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冬笋竹荪汤

食材:冬笋、竹荪、瘦肉、大蒜

做法:瘦肉切片,冬笋切片焯水后备用,竹荪加水浸泡10分钟后洗净。锅内放油,下入大蒜炒香,加足量水煮沸后放入肉片、冬笋、竹荪,熬煮片刻后加食盐等调味料调味,再煮制5~10分钟即可。

第5步 妥善储存

新鲜冬笋的保存方法也很有讲究。一般大家可以在冬笋底部的切割处抹一些盐,用保鲜袋将其包好,再放入冰箱冷藏,这样能避免其中的水分流失,最大化地保留冬笋的鲜香滋味。

家中冬笋比较多时,可以找一个箱子,在箱底铺上一层厚厚的、略微湿润黄沙,把新鲜完整的冬笋笋尖朝上放进去,最后再用沙子盖好置于阴凉通风,这样通常可以保存15~30天左右。

对于已经有破损的冬笋,则建议用沸水煮熟后再保存,以防其变质腐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