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高僧非常倒黴,皇帝命他翻譯1350部經書,4年後被活活累死。怎麼回事呢?這位高僧叫彥琮,557出生於河北唐山,自小聰穎過人,尤其對佛法有獨特的慧根。8歲時,因當時官府推崇佛教,所以本該上私塾的彥琮被父母送到信都僧邊法師的身邊學習佛法。

在拜師考試過程中,僧邊法師讓彥琮在一天之內背出近7000字的《須大拏經》。一天後,彥琮不僅能背出,還能通曉經義。這令僧邊法師非常詫異,於是再考他:“釋迦牟尼是何如人也?”彥琮回道:“是女人,釋迦牟尼在《金剛經》裏說‘夫座兒座’,如果不是女人的話,他怎麼會夫座然後兒座呢?”

憑藉着超人的閱讀能力和記憶力,彥琮在10歲時,名聲就已經廣爲人知。12歲,彥琮返鄉寺講《無量壽經》,當時的唐山最高長官王劭親自來寺內聽經,聽後極表讚歎,對其甚表尊敬。14歲時,彥琮被邀請到齊國晉陽講《大智度論》,吸引了一大批高官前去聽講。

後來,齊皇后到晉陽請彥琮入宣德殿講解《仁王經》,在場僧俗200餘人,連齊國皇帝,太后及六宮嬪妃,也都前去聽他說法。16歲時,彥琮父親亡故。自此,他厭棄功名利祿,一心研讀佛典、詩書乃至諸子百 家、春秋史籍。周滅齊後,佛教衰落。

彥琮當時不得不還俗,做起了道士。之後,他被周武帝請入宮共談玄理。彥琮很能領會旨意,頗得皇上寵信,於是被封爲通道觀學士。582年,隋文帝設大興善寺譯場,命外國僧人主譯外來經書,中國僧人筆受、潤文、總勘。而+彥琮在大興善寺譯場擔任的,就是總勘。

他工作態度極爲嚴肅慎重,主張翻譯務求精切,因而在參照各位外國僧人所譯的經典時,重對梵本,再更復勘,整理文義,並在每部經典卷首寫出序言,說明譯經緣起。於是乎,他在從事譯經時,補譯了前人未譯的一些經典。583年,彥琮隨隋文帝東巡。

在東巡中,彥琮受到晉王楊廣的禮遇。兩人一起談論佛法。楊廣還請彥琮講解《金光明經》,《勝鬘經》和《般若經》。592年,隋文帝讓彥琮掌管佛經翻譯,住在大興善寺。當時隋文帝盛弘三寶,每次設齋,皆陳懺悔,文帝親自手執香爐,彥琮則任倡導,鋪陳國事,盛讚皇猷。

隋文帝每次都爲之動容,十分讚賞他之宣導。而楊廣在首都的曲池營建園宅及日嚴寺,用非常隆重的禮儀邀請彥琮入住日嚴寺。後來,朝中許多大臣和王公貴族都到該寺去看望彥琮,並與之共論佛法,暢談玄理。606年,隋煬帝楊廣在東都洛陽的上林園立翻經館,並命彥琮掌翻譯事,擔任譯主。

楊廣給彥琮十分優厚的待遇,甚至超過於朝廷羣臣、顯貴。而在605年,楊廣曾委任劉方爲罐州道行軍總管,以尚書右丞李綱爲司馬,攻打林邑國(今越南南部順化等地,本爲中國國土,後獨立)。最後,林邑國王梵志棄國都區慄逃入海島,林邑國被滅,改設林邑郡。

之後。劉方找到當年馬援在此地立的銅柱,刻石紀功後班師還朝。 可是,由於長途跋涉,連日行軍,士兵腫足,死十之四五,大將劉方也染疾,在途中病逝。期間,隋軍在林邑國的國都中找到了564夾1350部佛經,都是異國文字。隋軍回朝後,將這些經書全部呈了上去。

606年,皇帝楊廣命倒黴的彥琮翻譯這1350部佛經。彥琮將其整理爲5卷,分爲7例~謂經、律、贊、論、方、字、雜書。然後因爲工程量太大了,4年後,54歲的高僧彥琮被活活累死,時間610年。(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