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中國的歷史,我們都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上從女媧補天,盤古開天,下到今天我們這個全新的世紀。我們中華的文化究竟有多博大精深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當然我們瞭解歷史的朋友肯定會有一定的基礎的。不知道大家最喜歡那個朝代呢,要我說的話,我比較喜歡的就是隋朝,唐朝,宋朝和明清什麼的啦,好像這些朝代都挺喜歡哈。我們先來說說隋朝。在我認爲隋朝是中國各朝代中最悲慘的朝代。爲什麼? 隋朝僅僅存活了37年,比起唐朝,相差甚矣!

但唐朝的繁盛,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隋朝的堅實基礎。隋朝是大家被忽略的王朝。儘管隋朝短命,但它的功就非常大。比如結束分裂,統一全國;修建京杭大運河,溝通南北;東征高句麗;開科取士,科舉是從;開發西域...... 但隋朝爲什麼會滅亡?隋煬帝!如果從隋文帝的功與隋煬帝的過相比,用七個字說:“老子英雄兒混蛋!”像東征高句麗,導致隋朝的國力大減;像奪位的醜事;下江南不再回,導致天下大亂......這一切都導致隋朝加快滅亡。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唐朝。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它的強盛基礎在哪?就在於隋朝的功就。如果沒有隋朝的開創科舉、修建京杭大運河等等,唐朝的強盛何在? 除了紮實的基礎,還有初唐的賢君功臣。比如唐太宗;魏徵、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李靖、秦叔寶......這些人也爲唐朝的強盛做出巨大貢獻。

但是,唐朝爲什麼會滅亡?大家都說“紅顏禍水”,都說如果沒有楊貴妃,唐朝滅亡得也不會這麼快。對不對?不完全對。我認爲唐朝滅亡有三大因素: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和朋黨之爭。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導致了安史之亂,但光憑安史之亂,還無法滅亡唐朝,但起了一定效果。所以,中唐時期與後唐時期是很悲慘的!它浪費了初唐與隋朝的功就,於是唐朝的滅亡是理所當然的!

那麼宋朝呢?其實中國古代有三個宋朝(先秦也有宋,只不過是宋國),一個是劉宋王朝,一個是韓氏後宋,還有一個是趙宋王朝。先看趙宋王朝。 趙宋王朝是如何建立的?還要從後周說起。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突然一病而死,宰相範質受顧命扶助柴榮幼子柴宗訓繼立爲恭帝。但這個皇帝年僅7歲,翌年正月初一,風聞契丹和北漢發兵南下,後周執政大臣範質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抵禦。然而大軍到陳橋驛這個地方時,發生了一場大事情——陳橋驛兵變。

最後黃袍加身,趙匡胤變成了皇上。一盤波折後,北宋建立。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趙匡胤本是後周的殿前都點檢,是一名大將!趙匡胤當上皇帝后,也害怕啊!害怕什麼?害怕萬一別的大將和自己一樣,發生兵變,於是便產生杯酒釋兵權。因爲趙匡胤的一點想法與作爲導致宋朝在軍事上長期萎靡不振,讓宋朝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失敗。

宋朝之後是什麼呢?大家最熟悉的也就是明朝了吧。明朝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創建了明朝,可以說是一個農民的天下。元末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了郭子興的隊伍,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1368年初稱帝,國號大明。明代的時候有很多比較富有盛名的事情的,比如在明代的時候,爲了加強君主專制,廢除了皇帝的左膀右臂,就是丞相。然後就有了內閣制度,其實也就是皇帝的祕書罷了。另外在明朝的時候,還有很多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

明朝還是有很多這樣的盛世的,但是爲什麼明朝最後滅亡了呢?被外族人佔領了呢?在1449的時候,發生了土木堡之變,這個時候的明朝就由此由盛轉衰了。而後明朝末年的時候政治已經腐敗不堪了,另外東林黨爭,還有天災人禍啥的,然後就是農民起義了,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明朝之後呢?就是清朝了吧,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實從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他們的歷史了。我們都知道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那麼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而後皇太極改國號爲清,清軍入關,而後清朝就此建立。我們都說清朝成也是因爲女人,敗也是因爲女人。所以提起清朝就不得不說我們熟知的兩個女人了,她們就是孝莊和慈禧了。

我們可能有的還看過電視劇孝莊祕史的吧,那麼對現狀還是很熟悉的吧,歷史上對於孝莊的評價基本上都是好的,而對於慈禧來說,她的評價可沒有孝莊的好聽。另外在清朝也有很多我們熟知的皇帝,比如他們爺三,康熙,乾隆和雍正。在清朝的歷史上他們也許是最富有盛名的吧。而且他們的歷史不管是文化人還是沒文化的,大多都是瞭解一點的。我們看電視劇也能知道的差不多,雖然電視劇中的很多是不符合史實的。我們經常看的就比如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還有還珠格格,以及其他很多與他們有關的電視劇。

爲什麼我要說這幾個朝代?因爲這幾個朝代具有代表性。隋朝,中國各朝代中最繁盛的朝代之一,只可惜隋煬帝的驕奢淫逸;唐朝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只可惜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和朋黨之爭;宋朝,經濟最繁華的朝代,只可惜重文輕武,讓宋朝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失敗。以此看來,明清兩朝也是差不多的。 細品中國古代史,悲哀、傷感、淒涼......但是同時也有數不盡的太平盛世,也正是因爲這樣,纔有了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