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備佔領漢中。在大家都認爲張飛會成爲鎮守漢中的人選時,劉備卻出乎意料地任命魏延爲鎮遠將軍,漢中太守。

從公元214年劉備平定益州後,任命張飛爲巴西太守,次年張郃進攻巴西,劉備命令張飛駐紮閬中。到夷陵之戰前,劉備一直讓張飛鎮守在巴西地區,在閬中駐紮的時間最久了。

那麼劉備爲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是要閒置張飛嗎?肯定不是,張飛是劉備手下僅次於關羽的大將,二人跟隨劉備時間最久,要是連張飛都懷疑和閒置,劉備直接不用混了。

劉備任命張飛爲巴西太守,其目的並不僅僅是守住巴西郡這麼簡單,在漢中之戰開始,張飛與馬超就曾率軍兵臨下辯,意圖攻克武都、陰平兩郡。

但最終被曹休識破用兵計謀,被曹休、曹洪、曹真聯合攻破吳蘭軍隊,劉備軍無法集結倉促應戰,吳蘭、雷銅、任夔等將領先後戰死,張飛、馬超被迫退出武都。

武都之戰後,張飛依舊屯駐在閬中一方面牽制曹洪、曹真大軍,使其無法支援漢中的夏侯淵。另一方面在等待時機,再度進兵武都,打通出兵涼州的通道。

這正是《隆中對》中的發展戰略,攻下益州後,劉備集團圖謀涼州、雍州的野心已經不言自明。孫權索要荊州時,劉備的答覆就是拿下涼州後歸還荊州。

而且劉備稱漢中王后,加封張飛爲右將軍,假節。這是非常高的權力了,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僅有關羽、張飛、馬超三人獲得這樣的權力。馬超雖然受到厚待,但受信任程度,完全無法和關羽、張飛相比。

張飛被授權“假節”,這樣就非常顯示出張飛駐守閬中的重要作用,他有不經請示,發動戰爭的權力。

一旦武都方向出現戰機,他可以立馬率軍出擊,奪取武都、陰平兩郡,打下進攻涼州的橋頭堡。

很多人疑問閬中既不是邊境,又不是國都,張飛在閬中駐守,豈不是大材小用了。這樣說就太不瞭解閬中的地理位置了,閬中位於嘉陵江上游,是益州北面和東面防守的重要支點。

閬中北面不遠就是蜀中的門戶劍門關、葭萌關,如果說漢中的蜀漢第一道防線,劍閣是第二道防線,那麼閬中就是成都的最後一道門戶。

當然從葭萌關可以經綿竹直達成都,但是閬中卻可以直接阻斷敵軍的後路,將其合圍殲滅。

從東線來看,閬中可以沿嘉陵江直下江州,也就是現在的重慶,江州是益州的東大門,大軍入蜀,必須要經過江州。

漢中之戰前,劉備從荊州撤軍返回,就是在江州屯駐,從江州直接北上漢中與曹軍交戰。所以,閬中對蜀漢來說是一個進攻和防守轉換的重鎮,不是一般人可以勝任這個責任。

而劉備屬下,具備這樣能力的,不過關羽、張飛、馬超幾人,整個三國也不過聊聊數人罷了。

但是相比於張飛,馬超一來受信任程度不高,二來他在涼州更有威望,可以用於涼州的策反工作,爲下一步攻打涼州做準備。諸葛亮北伐,涼州四郡反曹響應,肯定有馬超的功勞在裏面。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封張飛爲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晉爵西鄉侯。

將張飛比作西周名臣召虎,肩負領兵征戰的同時,兼領京畿的護衛工作。協助劉備治理益州,領兵討伐北方的叛賊。

可以說張飛駐紮在閬中,並不像表面那麼簡單,更加不可能是閒置。劉備安排張飛在閬中,又將閬中打造成爲另一個北伐的戰略基地,同時又兼顧蜀中的安危。

可以說,劉備稱帝后,完全有可能委任張飛爲前線統帥,領兵北伐涼州、雍州,自己只掛個御駕親征的名號,在後方統籌糧草輜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