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正操(1904.1.4-2009.10.13)将军,在1936年12月,在张学良公馆担任内勤工作,住在张学良私邸东楼,亲睹了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的行动。后来,在他的《吕正操回忆录》中,对张学良将军对蒋介石从苦谏到兵谏,再到亲送蒋介石回南京进行了回忆。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撤到关里,背井离乡,家破人亡。”在丢了东三省以后,东北军的将士们都想打回东北去。可后来,又丢了热河省,张学良也被迫通电下野。

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代行张学良职务,后迫使东北军撤离了长城防线,其后悲愤的东北军647团就发生过廊坊兵变,可惜失败。

日本先后和蒋介石签订《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策动汉奸进行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张学良下野出国期间,蒋介石更加频繁地调动军队打内战。他下令要东北军到鄂豫皖地区打红军,但东北军将领拒绝南下,坚决要求张学良回国统率。”

蒋介石无奈之下,于一九三四年一月电召张学良回国,“任命张学良为鄂豫皖“剿匪”代总司令(总司令蒋介石)。而张学良这时并不想带兵打仗,要求留在蒋介石身边工作,仍在希望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来领导全国抗日。可惜张学良的一片忠心根本不可能感动蒋介石。”

“张学良被迫率东北军南下,进攻鄂豫皖红军,致使东北军损兵折将,一个师被消灭。”“一九三五年秋,又被调往西北“剿共”。不到三个月,近三个师的精锐部队相继被歼。”

“这时,蒋介石不但不予补充兵力,反而取消了这些部队的番号。张学良对在内战中损耗国力深感痛心,东北军广大官兵强烈要求收复失地,不愿再为蒋介石的内战卖命。”

这时,“在东北、西北各界爱国人士和东北军、十七路军军内中共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张学良与杨虎城沟通了思想,东北军与十七路军的团结日益紧密。联共抗日逐渐成为两军广大官兵的一致要求,最终形成了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三位一体”联合抗日的局面。”

“‘九一八’事变五周年,西安群众召开纪念大会,公开贴出‘放弃安内不攘外的政策’、‘团结抗日,共赴国难’的标语。张学良戎装接见群众代表,高度赞扬他们的爱国热情。”

“与此同时,蒋介石却加紧了对张学良、杨虎城的逼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蒋介石亲自到西安督战,布置‘剿共’的计划。张学良苦苦哀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却大发雷霆:‘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我叫你去死,你就得去死!’”

“十月二十九日,蒋介石到洛阳进一步做‘剿共’部署,张学良再次向蒋介石苦谏,又遭蒋介石训斥。”

“十二月四日,蒋介石又到西安临潼,张学良以破釜沉舟之决心,声泪俱下,与蒋介石据理力争。蒋介石拍案大叫:‘现在你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计划也不能改变!’”

“张学良又请杨虎城再去劝蒋介石一次,做到仁至义尽。结果仍然是白费口舌。此刻的张学良已痛切感到,除发动兵谏,别无他路可走。”

蒋介石“安内不攘外”的政策,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十二月九日,“‘一二·九’纪念日,西安学生举行抗日请愿,蒋介石下令:如不服从,格杀勿论。”

“张学良怕学生作无谓牺牲,亲自赶到浐水桥劝阻,并向学生保证:‘请相信我张学良和你们是一样的思想、一样的心。我保证一周内以事实答复大家的要求。’”

这时,“紧张而秘密的兵谏准备已经就绪。十二月十二日晨,张学良、杨虎城终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派共同抗日救国等主张。”

可以说,“张学良采取兵谏的方式逼蒋抗日,完全为形势所迫,甚至也可以说是蒋介石自己的行为逼迫而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方案签订后,“不料,张学良竟自行决定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张学良身着戎装(张学良平时很少穿军装)来到我们住处,告诉同志会成员说,他即将伴送蒋介石回南京。我们都感到很惊讶,劝他不要去。他坚决不听,还说三日内准回。”

“当时我们认为蒋介石绝不会放他回来,他既不听同志会的劝阻,也不告知周恩来同志。”吕正操将军回忆了张学良的想法:“在一次干部会上他曾非常郑重地说:‘我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扣留蒋介石?主要是为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假如我们拖延不决,不尽快把蒋介石送回南京,将会出现比今天更大的内乱。那我张学良真是万世不赦的罪人。我一定自杀,以谢国人!’大家很受感动。”

“张学良行前还留下手谕,致何、王、缪、董各军长及各师长:在他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听从杨虎城、于学忠指挥。并请杨虎城代理他的职务,统帅东北军(……)。然后就义无反顾自己下楼开车送蒋介石到机场,一同上了飞机。”

“当周恩来得知后赶到机场,飞机已经起飞。果然不出人们预料,蒋介石一到南京就背信弃义,反而扣押了张学良。”

吕正操将军

吕正操将军评论道:“……因此说,张学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从私人关系上讲,他多次支持并有功于蒋介石。而蒋介石却恩将仇报,极端狭隘地对待张学良,对此,世界正义人民都愤懑不平。千古功臣,竟遭千古奇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