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操(1904.1.4-2009.10.13)將軍,在1936年12月,在張學良公館擔任內勤工作,住在張學良私邸東樓,親睹了西安事變前後張學良的行動。後來,在他的《呂正操回憶錄》中,對張學良將軍對蔣介石從苦諫到兵諫,再到親送蔣介石回南京進行了回憶。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撤到關裏,背井離鄉,家破人亡。”在丟了東三省以後,東北軍的將士們都想打回東北去。可後來,又丟了熱河省,張學良也被迫通電下野。

蔣介石任命何應欽代行張學良職務,後迫使東北軍撤離了長城防線,其後悲憤的東北軍647團就發生過廊坊兵變,可惜失敗。

日本先後和蔣介石簽訂《塘沽協定》《何梅協定》,策動漢奸進行所謂“華北五省自治運動”,整個中華民族面臨着嚴重的危機。

“張學良下野出國期間,蔣介石更加頻繁地調動軍隊打內戰。他下令要東北軍到鄂豫皖地區打紅軍,但東北軍將領拒絕南下,堅決要求張學良回國統率。”

蔣介石無奈之下,於一九三四年一月電召張學良回國,“任命張學良爲鄂豫皖“剿匪”代總司令(總司令蔣介石)。而張學良這時並不想帶兵打仗,要求留在蔣介石身邊工作,仍在希望蔣介石的南京政府來領導全國抗日。可惜張學良的一片忠心根本不可能感動蔣介石。”

“張學良被迫率東北軍南下,進攻鄂豫皖紅軍,致使東北軍損兵折將,一個師被消滅。”“一九三五年秋,又被調往西北“剿共”。不到三個月,近三個師的精銳部隊相繼被殲。”

“這時,蔣介石不但不予補充兵力,反而取消了這些部隊的番號。張學良對在內戰中損耗國力深感痛心,東北軍廣大官兵強烈要求收復失地,不願再爲蔣介石的內戰賣命。”

這時,“在東北、西北各界愛國人士和東北軍、十七路軍軍內中共黨員的共同努力下,張學良與楊虎城溝通了思想,東北軍與十七路軍的團結日益緊密。聯共抗日逐漸成爲兩軍廣大官兵的一致要求,最終形成了東北軍、十七路軍和紅軍“三位一體”聯合抗日的局面。”

“‘九一八’事變五週年,西安羣衆召開紀念大會,公開貼出‘放棄安內不攘外的政策’、‘團結抗日,共赴國難’的標語。張學良戎裝接見羣衆代表,高度讚揚他們的愛國熱情。”

“與此同時,蔣介石卻加緊了對張學良、楊虎城的逼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蔣介石親自到西安督戰,佈置‘剿共’的計劃。張學良苦苦哀求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蔣介石卻大發雷霆:‘軍人以服從爲天職……我叫你去死,你就得去死!’”

“十月二十九日,蔣介石到洛陽進一步做‘剿共’部署,張學良再次向蔣介石苦諫,又遭蔣介石訓斥。”

“十二月四日,蔣介石又到西安臨潼,張學良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聲淚俱下,與蔣介石據理力爭。蔣介石拍案大叫:‘現在你就是拿槍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計劃也不能改變!’”

“張學良又請楊虎城再去勸蔣介石一次,做到仁至義盡。結果仍然是白費口舌。此刻的張學良已痛切感到,除發動兵諫,別無他路可走。”

蔣介石“安內不攘外”的政策,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憤慨。十二月九日,“‘一二·九’紀念日,西安學生舉行抗日請願,蔣介石下令:如不服從,格殺勿論。”

“張學良怕學生作無謂犧牲,親自趕到滻水橋勸阻,並向學生保證:‘請相信我張學良和你們是一樣的思想、一樣的心。我保證一週內以事實答覆大家的要求。’”

這時,“緊張而祕密的兵諫準備已經就緒。十二月十二日晨,張學良、楊虎城終於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通電全國,提出停止內戰,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派共同抗日救國等主張。”

可以說,“張學良採取兵諫的方式逼蔣抗日,完全爲形勢所迫,甚至也可以說是蔣介石自己的行爲逼迫而致。”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方案簽訂後,“不料,張學良竟自行決定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張學良身着戎裝(張學良平時很少穿軍裝)來到我們住處,告訴同志會成員說,他即將伴送蔣介石回南京。我們都感到很驚訝,勸他不要去。他堅決不聽,還說三日內準回。”

“當時我們認爲蔣介石絕不會放他回來,他既不聽同志會的勸阻,也不告知周恩來同志。”呂正操將軍回憶了張學良的想法:“在一次幹部會上他曾非常鄭重地說:‘我爲什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扣留蔣介石?主要是爲爭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假如我們拖延不決,不盡快把蔣介石送回南京,將會出現比今天更大的內亂。那我張學良真是萬世不赦的罪人。我一定自殺,以謝國人!’大家很受感動。”

“張學良行前還留下手諭,致何、王、繆、董各軍長及各師長:在他離陝之際,萬一發生事故,切請聽從楊虎城、于學忠指揮。並請楊虎城代理他的職務,統帥東北軍(……)。然後就義無反顧自己下樓開車送蔣介石到機場,一同上了飛機。”

“當週恩來得知後趕到機場,飛機已經起飛。果然不出人們預料,蔣介石一到南京就背信棄義,反而扣押了張學良。”

呂正操將軍

呂正操將軍評論道:“……因此說,張學良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從私人關係上講,他多次支持並有功於蔣介石。而蔣介石卻恩將仇報,極端狹隘地對待張學良,對此,世界正義人民都憤懣不平。千古功臣,竟遭千古奇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