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夜酱关注长夜酱,为您带来更多精彩!

“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这句话来自蔡崇达的散文集《皮囊》,被人评价具有小说阅读质感。该散文集收录了《皮囊》、《母亲的房子》、《我的神明朋友》、《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回家》等十四篇文章。作者通过对故乡以及身处故乡的亲人、朋友的描写,以此来怀念他们。

其中《皮囊》讲述的是九十九岁的神婆阿太(外婆的母亲)的日常生活,是她教给了作者具有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阿太的生活观与大部分人都不一样,是个很牛的人。她女儿(作者的外婆)五十多岁便撒手人寰,白发人送黑发人在阿太身上好像与旁人又不相同。

只见那天九十九岁的阿太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掀开棺材看看女儿的样子,一会到厨房看看祭祀的贡品做得如何。

厨房杀鸡的时候因为没割中动脉,洒着血到处乱窜的鸡,被阿婆一把抓住,往地上狠狠地一摔,终于停歇了,“这不结了——别让肉体再折腾它的灵魂”。

虽然阿太没文化,说起话来倒是文邹邹的,可能与她神婆的职业有关。女儿葬礼的时候,阿太居然一声没哭,与常人反应的截然不同,让当时刚上一年级的作者非常不解,几次走过去询问得到的回答也只是“因为我很舍得”。

也许有不少人会觉得阿太冷血无情,自己女儿的去世竟可以一滴泪不流。若是放在现在任何一个人的生活中,子女定担心事态严重,会对老人产生太大的冲击,多数时候选择隐瞒。谁知阿太倒是如此豁达。

不仅如此,阿太也算个狠人。在切菜的时候切断了手指,自己不慌不忙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样子,一家人却乱了一锅粥,不曾想阿太还念叨“没事,就是把手指切断了”。

其实不仅对自己狠,对别人也狠。为了让年幼舅公学游泳,阿太直接把他扔进海里,差点溺死,倒是邻居看不下去了把舅公救了起来。

“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阿太的生活观似乎比其他人更透彻,“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与阿太截然相反的,但仔细想想,阿太的观点更能体现出一种超脱。虽然自己年龄大了,可能手脚不如从前便捷,但自己的灵魂仍然是年轻的、充满活力与热情,早已经看透了人生的苦难与变迁。

所以才会在她切断手时也只是淡然地说“没事”,在女儿辞世时能够一滴泪不流。阿太不是比知道疼痛,也不是不知道难过,只是人近百岁,看多了,懂得这些也都无法挽回,不做无用的伤春悲秋。

《肖生客的救赎》中说“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我觉得阿太就是这样的人,她活得明白看得通透,哪怕是躯壳老了,自己灵魂的激情一样可以迸发出美丽的火花。

但躯壳也不总是那么争气,在阿太为了补房顶的窟窿掉下来时,没过几天便不愿休养要下床走路。不过这一次她摔倒了,也哭了。她也许是知道这躯壳用不久了,但她还不舍得自己的乖曾孙。

到最后阿太走了,也不忘安慰曾孙,“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了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尽管阿太走了,但她仍然给作者留下了一份豁达与通透,给作者有力量的生活态度。

读完《皮囊》,了解了阿太的生活方式,多少会给我一些启发。我觉得:我们都如阿太一样,是穿着皮囊的灵魂,在这人世间经历风吹雨打、时代变迁,或许这就是皮囊的作用所在,因为有了皮囊的存在,青春才有地方安放,生命才有地方安放,灵魂才有地方安放。

阿太用自己的人生教会作者许多生活的道理,直到最后从屋顶摔下来,走不了路的时候开始着急,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透过生活的种种经历,也让我们明白:在追逐生活目标的时候,要学会运用这躯体,而不能让身体成为自己的包袱,不要让这身体所拖累。要记住“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皮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