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之後,古代就形成了一個虛僞而又令後人厭惡的規律,那就是將歷史道德化。這樣做的好處是後繼王朝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斥責前朝,從而到達塑造自己的目的。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人變得趨於理性,並從簡單的“黑白之分”變成清晰的規律總結。

在網絡化的今天,我們看到最多的現象就是一些孩子氣十足的幼稚思維。這些人一邊盲目地自大,一邊將自己固守在狹隘侷限的知識裏不能自拔。就拿明治維新來說,其實日本早在明朝就已經在工業上成爲了亞洲之冠。在整個明清兩代,明朝、清朝、日本幕府看似都是同樣的“閉關鎖國”,但日本卻在工業和文化方面超越了亞洲所有的王朝。

·明清兩代的日本真的很弱嗎

我們都知道曾經的蒙古大軍橫掃歐亞,其鐵蹄所到之處幾乎是雞犬不留。但當忽必烈將他征服亞洲的野心伸向日本時,迎接他的卻是一次次慘痛的失敗。

很多人將日本打敗元朝遠征軍的因果歸功於“神風”,這種簡單的臆想很像“諸葛亮借東風打贏了赤壁之戰”和“英國靠上帝之風戰勝了西班牙無敵艦隊”。

這些懶惰之人寧願相信戲曲性的演義也不願動手上網查查資料,去分析這些看似偶然勝利背後的必然原因。

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真實原因是經濟中心已經從原來的黃河流域慢慢轉向了水系發達的長江流域,這也是古代中國經濟南移的一個轉折點。

而西班牙艦隊之所以失敗除了氣候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英國率先擺脫了宗教約束,將原本屬於國王的權利從宗教集團手裏搶了回來。

而忽必烈遠征失敗除了颶風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日本當時確實很強。當很多人懷着自我陶醉的心態活在虛幻世界裏的時候,日本在明朝時的冶鐵技術早已經領先亞洲了

早在朱元璋時期,已經統一了華夏的明朝面對還處在南北分裂期的日本卻選擇了用“海禁”來回避和日本對明朝沿海的騷擾。

看看當時明朝的疆域是日本的多少倍,在日本殺了朱元璋的使臣之後,朱元璋爲何不借此機會滅了日本呢?因爲他知道自己很難取勝。

在隨後的嘉靖年間,明朝沿海受到了來自日本十多年的攻擊,明朝卻怯懦地選擇了被動防守。而當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之後,卻毫不猶豫地將他的野心伸向了明朝的國土。

雖然後來明朝勉強保住了自己的國土,卻因爲消耗太大而導致了明朝的覆滅,這場戰爭到底是誰勝了呢?

很多人不明白小小的日本島爲何有着那麼強悍的戰鬥力。我們不妨從工業和教育等幾個方面來一一對比闡述。

·日本在明清時期的工業體系

在明朝萬曆年間,受日本人的影響,有個叫陳奉的太監曾經試圖建立起一個國有化的高爐鍊鋼體系。

可惜太監陳奉的“高碳鋼計劃”太過極端,並碰觸到了地方士紳家族的利益,最終他的計劃落空,明朝錯過了一次提前進入工業化的機會。

當徐光啓在和利瑪竇深入學習和交流之後,徐光啓已經意識到近現代工業對於帝國的巨大作用,於是徐光啓多次上書朝廷,要求明朝開展“洋務運動”。

徐光啓向朝廷多次上書,要求明朝全面學習歐洲先進的工業體系和西洋知識,並建立起一套屬於明朝自己的工業體系。爲了證明自己,徐光啓親自從澳門聘請了歐洲火炮專家,並率領這些洋人技師打敗了滿人的攻擊。

但此時的明朝和後期的清朝一樣,即自大又狂妄,再次錯失了這次工業改革的機會。

而此時的日本,看似對西洋傳教士下達了驅逐令,卻在數學、醫學、鋼鐵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在日本和明朝的貿易中,日本嚮明朝供應的商品最多的是武士刀、白銀、火繩槍、陶器、摺扇、漆器和絲織品。

在這些商品中,賣得最火的就是武士刀。爲什麼武士刀在明朝那麼受歡迎?就是因爲日本在鋼鐵方面的巨大優勢。

而鋼鐵又被稱爲現代工業的糧食,日本卻在這方面領先於明朝、朝鮮、安南、高棉、暹羅、天竺、吐蕃、爪哇、蒙古等亞洲衆國。

而到了清朝時期,日本工業更上一層樓,並在亞洲率先仿製出了蒸汽機。

此後,日本靠着這些工業技術快速打敗了英國,並將他們的紡織品賣向了世界。

除此之外,在薩摩藩和佐賀藩的領域內,日本還搞出來了鋼水反射爐、水力車牀、飛梭紡織機、機械擺鐘、彈簧、高純玻璃、發條、齒輪和當時最爲先進的燧發槍。

除了這些,日本還發明瞭一種全機械式的“射箭童子”,這種機關人偶別說在亞洲,就是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也是很先進。

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墨家就已經在機械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墨家的下場是什麼?是被徹底根除。匠人不但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還被稱爲下九流。

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匠人和匠人工藝就成了主流精英眼裏的“奇淫巧技”,而只有科舉纔是精英們行走的金光大道,這簡直就是科技自殘行爲。

·日本在教育方面重大投入

如果你是一個機械廠的老闆,同樣的工資,讓你在文盲、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裏隨意挑選工人,你會選擇哪些人成爲你的工人呢?

學歷雖然不能代表能力,但卻是工業中最基本的素養。

德國和日本的機械爲什麼那麼牛?如果你查查德國和日本的教育史,你就會發現他們的成就是建立在百年如一日的投入上的。

很多人簡單地認爲日本的崛起是在明治維新之後,這種人好天真,教育才是強國之本。

早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已經投入了265年的教育,並讓日本的識字率達到了驚人的45%,成爲了亞洲乃至全球之最,日本是怎麼做到的呢?

當明朝和清朝只有士紳階層家庭的孩子纔讀得起書時,日本卻發明了“寺子屋”,也叫“寺小屋”。

寺小屋是日本和尚用寺廟裏的香火錢建造了寺院私塾,但是義務式和半義務式的。

當時日本的窮人和明朝清朝的窮人一樣是讀不起書的,只有武士家族的孩子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日本和尚很奇怪,當別人家的和尚都在拼命撈錢時,日本的和尚卻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香火錢投入到了對日本的教育事業上了。

很多人並不知道,日本的香客很小氣,功德箱裏都是一塊兩塊的毛錢,很多日本和尚即便今天還穿着滿是補丁的衣服。

儘管日本和尚很窮,日本的絕大多數寺院依然是對外開放的,而不強制收取任何入門費。

在日本和尚200多年的努力下,到了明治維新時代,日本已經擁有了3萬多所寺小屋

正是日本和尚200多年不懈的付出和努力,才讓日本人在明治之前的識字率達到了驚人的45%。日本的寺子屋只教三樣東西,讀書、寫字、打算盤。

但寺子屋和世俗的私塾不同,寺子屋是面向窮人的、是開放的,學費是隨意給的。

而所謂的維新教育改革,是在寺子屋的基礎上改造並擴建的,並在後來強制實行了系統化的義務教育。

當清朝的普通家庭還在因孩子買不起筆墨紙硯而發愁時,日本卻用法律手段逼着日本所有的孩子去上學。唯一不同的是,日本的學生上學不但不要錢,還提供了幾乎奢侈的免費營養餐。

明治維新之後的百年,日本的識字率達到了90%,是世界之最,僅僅這一點,誰與爭鋒?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從來都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和失敗。

同樣是洋務運動,清朝是30年的投入,日本卻是近300年的投入,這纔是真正的不同之處。

所以,看似簡單的事情背後,卻隱藏着那麼複雜的歷史背景。

僅僅憑藉日本的“寺子屋”、義務教育和90%的國民識字率這一點,大清國再追一百年能趕得上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