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中國曆史進入唐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風光無限與天子共天下的世族大姓,在轉眼之間幾乎消失無蹤,史書之上也隱蹤匿跡。世族大姓的真實下落一時間似乎竟無人知曉。以至於到了現在,網絡上出現了所謂自唐宋開始“中國無貴族”觀點。那這些消失的貴族是大隱隱於市卻幕後操縱朝政,還是真正被歷史潮流所淹沒?他們從何而來,又向何方而去?

田餘慶先生在《東晉門閥政治》中,描繪出了東晉時期世族與皇家“共天下”的局面,世族在當時達到了權力的巔峯。而在北部的北朝政權鬥爭中,關隴集團對於政治格局也同樣有着巨大的影響力,關隴集團同樣是由強大的地方勢力所組成的政治軍事集團。但到了宋代時期,世族大姓卻已驟然消失在公衆的視野之中。在以往的觀點中,世族似乎是被南北朝與五代十國之亂世所摧毀,但事情卻遠沒有這麼簡單。爲了弄清楚世族從何而來,向何而去,我們還得追溯到世族形成的歷史背景。

▲《琅琊榜》的故事恰是發生於南北朝時期

世族在漢代之時尚且只是由地方豪族轉變而來的士族。漢代擁有非常廣闊的疆域,但與此相伴隨的卻是另一個問題:領土規模過大所帶來的治理困難。這種情況在通訊及網絡技術相當發達的今日依然存在,古代那樣需要車馬傳信的通訊條件下,治理難度將會無限擴張。在地方官員的選任上,漢朝的官員選任體系無法支撐起龐大的官僚體系,文帝以後的察舉制度選任的官員數量相當有限,僅能支持有限的中央政府官僚以及地方長官,而且很難找到在地方層面上適任的基層官員,因此只能讓地方政府自行選任,這便是地方政府闢署制度的來源。

▲漢文帝畫像

或許換一個思路更容易理解。限制漢朝官僚體系擴張的原因有許多,其中還包含了地理阻隔、官員選拔難度較大、國家財政無法支撐等衆多因素。漢代的交通並不發達,除了道路難行以外,並沒有什麼適用於長途的公共交通工具。再加上當時的治安環境堪憂,基層治安甚至需要鄉里自行維持,因此很難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也就很難提供後世科舉的社會基礎。

▲司馬遷在《史記》中盛讚遊俠,其原因在於基層社會嚴重缺乏治安,而這種治安往往需要豪族、遊俠等自組織武裝羣體進行維護

但更爲嚴重的地方,在於漢朝初期缺乏較好的官員選拔標準,儒家思想方從中央向地方傳播。由於當時造紙工業依然不發達,各類竹簡導致了信息與文化傳播的困難,因此能夠學習知識的不過是極少部分的豪族。在這種情況下采用捲紙應試的方式顯然並不合適,而地理阻隔與交通不便又限制了考場的安排,因此根本無法有效進行大規模人才選拔,轉而妥協式地採用層層舉薦的察舉制度。而察舉制度是中央政府的選官制度,基層選拔由鄉-郡“三老”舉薦,其後再參與統一的考覈。作爲一種小規模的人才選拔機制,它並不適用於地方上的官員選任。(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

當然,察舉制度並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太好的選擇。原本負責基層舉薦的鄉、郡“三老”,是由當地富有名望、負責傳播儒教的長者充當。然而“三老”之地位卻極易被當地的豪族所壟斷,因此這一套舉薦體系從最初開始就充滿着不平等。但事實上,這也可以看作是漢朝有意將地方權威納入行政體系所採取的措施。因爲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漢朝通過察舉制度形成了貫穿中央與地方的文化一體性,而這種文化的一體性也是維護漢朝統治的重要根基。

▲董仲舒畫像

在地方上,除了地方長官由中央指任外,中央與地方的官員選任制度實行雙軌制。地方政府闢署制度,簡單來說即是地方政府自選僚屬官員的制度。但當這種制度與地域關係發生結合,情況將會大大改變。由於郡國官署的官員由地方長官選任,因此他們會從自己的宗族中選擇人員,逐漸在當地形成宗族性的控制。而在西漢中期以後,這種情況擴展爲以聯姻、交易關係爲核心的地域性聯盟,豪族已具有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體的身份(許倬雲《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

▲漢代豪族的興起與漢武帝期間所實行的諸多政策有着不小的關係

這就造成一種現象:不同的地區由不同的地方勢力聯盟把控,形成一個個的利益團體。兩漢交際之時,篡位的王莽在最初獲得了許多西漢士族的支持,但在他試圖推動新政將士族土地收歸“王田”而進行再分配時,卻遭到了士族的劇烈抵抗。在王莽統治末年,全國起兵的八十八個集團中,有五十六個是士族或大姓(余英時《東漢政權之創建與士族大姓之關係》)。僅僅經過西漢時期的發展,他們便已通過控制地方社會獲得足夠的利益與力量,對抗中央政府。

▲王莽被稱作是“疑似穿越者的人”

比如最終獲勝的光武帝劉秀受到了衆多士族與豪族的支持,其中支持劉秀起家的上谷郡便“控弦萬騎”(《後漢書·寇恂傳》),而掌控這萬騎精銳的是其太守耿況。在兩漢交際之時,這種情況實際上相當普遍,僅上谷與漁陽二郡便爲劉秀貢獻出三萬步騎,成爲劉秀爭奪天下的資本。試想一下,僅兩郡太守便可拿出3萬精銳兵馬,並且供給其軍需,士族的勢力在當時到底有多麼的強盛。

▲耿況之子耿弇乃是劉秀最大的功臣之一,位列雲臺二十八將第四位

與此同時,士族的強盛並不僅侷限於地方。漢代的官員選任制度爲察舉制,察舉制是一種舉薦制度,由地方的長官、名士向中央政府舉薦、選送人才。鑑於教育、交通以及考試製度設計等諸多因素,早期的漢朝政府無力舉行科舉選拔人才,因此察舉制度有其合理之處。但當士族進入地方行政體系之後,他們會利用職務之便向中央行政體系輸送本族、本集團的人員。這樣一來,即便是中央行政體系也將被士族逐漸滲透。

這種情況直到東漢時期愈演愈烈,東漢的政治體系中充滿着士族的身影,他們從地方行政體系跨入中央行政體系之中,成爲了影響朝政的重要力量,從士族過渡到世族。便如那袁紹一族,在四世之中出了三位“三公”,門生遍及天下。這樣的情況並非袁氏獨有,在外戚集團中也相當高明顯。由於世族控制着察舉制度下中央行政體系的官員選任以及地方闢署制度下的僚屬選任,因此當他們進入中央行政體系之後,對於地方的控制力甚至進一步強化,形成橫亙於中央—地方龐大的政治集團。

▲袁紹的影視形象

從整個官僚體系的結構來看,漢代的闢署制度在西漢之時將地方豪族納爲了士族,豪族的士族化與士族的豪族化相互滲透,將整個官僚體系變成了豪族—士族的統治工具。在東漢時期,士族逐漸暴走,將漢朝拖入了深淵之中。東晉的門閥政治以及北朝關隴集團權力的內部更迭,本質上而言都是西漢時期地方政府闢署制度以及察舉制度的衍生物。

▲王與馬,共天下

但正如我們之前所說,門閥政治的根本原因實際上更加深邃。漢朝實行察舉制度以及地方政府闢署制度的根本原因,在於原本的官僚系統以及官員選任提供,無法支撐驟然擴大的領土規模以及治理規模。而在地方上實行代理統治,本質上也是中央政府有限的官僚體系與治理能力無力觸及地方。正是這一些悖論導致了治理的失靈。

▲晉元帝司馬睿畫像

正如兩漢交際上谷、漁陽郡太守率兵支持劉秀一般,世族大姓隨時可以轉變爲軍閥。他們不僅擁有政治資源與豐厚的財力,並且在數百年經營之間大量隱匿戶口、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三國時期,曹操兵敗回鄉,便變賣家產從宗族之內拉起了一支規模不小的隊伍,成爲其翻盤的重要本錢;北方的一時霸主袁氏一族則擁有着更加強大的勢力。世族大姓及其聯盟,本身就具有強烈的軍事集團色彩。南北朝時期北部關隴集團以及南部的門閥勢力,都擁有各自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操控政治格局的變遷。

▲曹操的影視形象

但世族並未一直強盛下去。直到隋唐科舉制度實施以後,情況發生了驟然性的改變,進而引發的貫穿唐宋的大變革。以往史學家或許會認爲,主導唐宋大變革的根本因素,在於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生產關係的轉變。但如果引入我們之前的分析便不難發現,制度結構的轉變對於唐宋大變革的產生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在隋文帝時期,科舉制度驟然面世,並且在隋煬帝統一南北以後全面實行。區別於察舉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科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中央政府選官途徑中,世族大姓對於入仕途徑的壟斷。

▲李世民畫像

在地方官員選任上也同樣如此。據《文獻通考·卷39》:“隋文帝時,牛弘爲吏部尚書,高構爲侍郎,最爲稱職。當時之制,尚書舉其大者,侍郎銓其小者,則六部以下官吏,鹹吏部所掌。海內一命以上之官,州郡無復辟署矣。”再從所謂的“州郡無復辟署”可以看出,隋文帝通過建立科舉制度,一舉打破了世族大姓在中央及地方政府中對官僚選任的壟斷。

科舉制度的建立是打破世族大姓壟斷的關鍵所在,儘管到晚唐時期,歷史舞臺上最爲活躍的仍然是名族與公卿貴胄,但就從各類史書的傳主數額來看,其比例已經降至68.5%(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進士、明經、制科三科登科者士族出身也下降至69.4%(王偉《進退之際:唐代士族與科舉取士制之關係及其影響》),顯然失去了察舉制與九品中正制中士族、世族近乎完全壟斷的地位。

▲陳平的影視形象,九品中正制正是陳平所倡議的

在地方官僚體系中,由於失去了闢署制這一入仕途徑,唐代地方政府出現了大量流外的低級辦事人員——胥吏。但凡八品及以上官員纔可稱入流,胥吏並不入品,而九品官員往往爲胥吏轉官的過渡階,因此同樣被視爲“流外”或“不入流”。但地方上重要職務的胥吏,往往依然由本州自行選用。這是一種中央向地方豪族的妥協,胥吏在地方之上同樣擁有不小的權力,能夠延續豪族在地方上的統治,以獲得地方豪族對政權的支持;同時科舉制卻將他們上升的路徑進行規限,以防東漢、兩晉時期世族對於皇權威脅的再現。這種政治上的平衡措施,在防止地方豪族大規模反叛的同時,又儘可能限制了世族把控朝政的途徑。

▲武則天的影視形象

察舉制度、地方政府闢署制度以及儒教在地方上的推行,從本質上而言是漢朝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爲了強化對於地方社會掌控力所實行的措施,但它卻依然爲漢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科舉制度的出現以及察舉制度、九品中正制度、地方政府闢署制度的消亡,消滅了士族、世族氾濫的根基,它深藏於唐宋大變革之中,卻並不引人注目。自此以後,豪族失去了以宗族途徑入仕的可能性,只能在參與科考競爭入仕或充當胥吏之中選擇,失去了政治影響力的士族只能勉強維持在地方上的特權,不免泯然於諸姓之間。

參考資料:崔向東《漢代豪族研究》、閻步克《東晉門閥政治》、谷川道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谷川道雄《中國中世的共同體》、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張信通《秦漢裏治研究》、牟發鬆《漢代三老“非吏而得與吏比”的地方社會領袖》、黎明釗《輻輳與秩序:漢帝國地方社會研究》、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許倬雲《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勞幹《漢代的豪強及其政治上的關係》、楊聯升《東漢的豪族》、劉增貴《漢代的益州士族》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樂小魚,任何媒體或者公衆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