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豐

東北人的標籤,能跟小雞燉蘑菇、酸菜燉粉條耳熟能詳的,怕是那“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的二人轉了。2006年,這一具有200多年曆史、傳承羣體衆多、影響力廣泛、爲廣大民衆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被國務院評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15年,來自鐵嶺民間藝術團、出生於1980年的張春豐被評爲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一位年輕的非遺傳承人,愛與被愛、成全與被成全的故事在他們之間上演着。

用嗓子叩響二人轉的大門

熟悉二人轉的人都瞭解,能說會唱、能歌擅舞是二人轉藝人的標配,而要想掌握完整的系統的表演技藝,沒有童子功、沒有“臺下十年功”的堅持和努力是做不到的。張春豐也不例外,他的基本功也是在十年磨鍊之下捶打而成的。

上小學時的張春豐一到了音樂舞蹈課,便是另一番自由和活潑。那時他還在昌圖縣乾溝小學上學,當時的王老師也看出了張春豐的藝術天賦,鼓勵他去藝校進行專業系統的訓練。可年輕氣盛的張春豐對“溫飽”的需求更爲迫切,中學畢業的他隨即去了工地幹起了力氣活。幹累了,他就一邊歇着,一邊唱着歌,一個靈光乍現的念頭由此改變了他今後的生活——我要唱歌!

就這樣,從工地風風火火趕回鐵嶺的張春豐,進入了藝校。在面試環節中,他憑藉自己的好嗓子,順利進入藝校的大門。

進入二人轉行當裏,除了唱功,樑子戲和譜子戲對張春豐而言也是一個挑戰。對“沒譜有詞”的樑子戲,他必須花更大精力熟悉唱詞,做到張口就來、刻在腦子裏。除了死記硬背沒別的辦法,《回杯記》《西廂》《豬八戒拱地》《楊八姐遊春》《鋸大缸》《張郎休妻》《包公斷後》等這些傳統戲,如今已成爲他的家常便飯,唱哪一齣、哪一段完全可以做到準確無誤隨時隨地演出。

做足“小手絹”裏的“大文章”

二人轉藝人在三場舞中喜歡利用手持小道具表演許多特殊技巧,以吸引觀衆的欣賞興趣,習慣上稱爲“絕活”。這些道具有燈、彩棒、手玉子、大板、扇子、手絹等多樣,其中尤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爲常見。“馬力的腕兒,英力的扇兒,阿力一扭一身汗兒”,這句行話說的就是有絕活兒的大拿們。張春豐向行家看齊,但也有了自己的“大招”。

二人轉藝人所使用的手絹通常是50公分直徑,隨着表演需要而使出各種花樣,一片花絹、二翻花絹、三滾花絹、四纏花絹、五繞花絹、六抖花絹、七甩花絹、八飛花絹、九轉花絹、十叼花絹等足以把手絹技巧做絕了。在張春豐眼裏,手絹的文章還大有可寫之處,經過四五年的反覆摸索,他將直徑幾十釐米的手絹做到了直徑一米多!“呼喊聲不停、手絹繼續轉”,這耗費體力和技巧的大手絹技藝讓張春豐一戰成名,“大手絹”也成了比“張春豐”更響亮的名字。2006年,他的手絹絕活兒轉到了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的舞臺上,那一刻觀衆們看到了技巧中的二人轉,而張春豐和他的二人轉也迎來了藝術舞臺上的高光時刻。

做好服務於社會的現代曲藝人

疫情之下的2020年,對張春豐來說卻是意義非凡。他參加了由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編劇崔凱創作的《縣長還鄉》的演出,其中貫穿了二人轉“說唱逗舞絕”兼備的傳統敘事手段,樸實的唱詞,充分體現出二人轉接地氣的一面,加上張春豐婉轉細膩、真情流露的演唱,使得這個作品一經推出,使觀衆既得到了美的藝術享受,又讓廉政教育入腦入心。這是用二人轉這一曲藝形式來表現主旋律題材的一次成功嘗試,二人轉的技巧性內容、藝術手法和形式特徵等,都充分融進了演員對角色情感和價值觀念轉變的塑造之中,張春豐憑藉《縣長回鄉》中的精彩演出再次提名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向曲藝界的奧斯卡發起了衝擊。

“一個小舞臺,倆人轉起來,唱的是二人轉,歡樂又開懷。”無論是唱二人轉還是看二人轉,這歡快的旋律一響、人們內心的舒展不請自來。諸多年輕的傳承人說着“不撂地的話”,愣是把“酸甜苦辣”的日子過成了“嬉笑怒罵”的段子,不是東北人,感受不到東北人對二人轉那種深入到骨子裏的情感。以張春豐爲代表的非遺傳承人,成全了這盤“生生不息的車軲轆菜”。“每次演出都覺得很有意義,很正能量,能爲文化宣傳、文化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很榮幸。也正是因爲切身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也更加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我定會勇擔職責使命,轉出二人轉的別樣精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