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秦國爲什麼要選擇攻打趙國,這要從秦國派王齕攻打上黨這個事情說起,上黨當時是韓國的,在秦朝對上黨攻打的時候,上黨面對秦朝的虎狼之師沒有選擇向秦朝投降,讓人費解的就是上黨向趙國投降,上黨的這個操作讓秦昭襄王十分的氣憤,因此立刻決定向趙國宣戰。

秦趙兩國勢均力敵

雖然在歷史的記載中無不顯示出秦國的虎狼之師的威力,但是趙國在當時也不是特別廢柴的,因此兩國之間的戰爭還是有一拼的。廉頗作爲趙國之名的將領,在佈防和用兵上也是非常牛的,他在空倉嶺和丹河、百里石長城都佈置了防線,三個地方雖是獨立但又是相輔相成,這種布控可以說是很厲害的。

就連秦朝的名將王齕看到這種佈局也認爲非常的優秀,但是作爲秦朝非常優秀的將領,他對這種防控攻破是很有信心的。因此在王齕的指揮下,秦軍果然很快的就突破了空倉嶺防線,繼續前進又將趙國的光狼城攻陷。

長平之戰

這個時候趙國一下子就慌了,很多人認爲應該向秦國投降,但是廉頗冷靜分析局面之後決定收縮防線,秦軍到了丹河因爲展現太長會有補給不足的情況,這樣秦軍很容易就會被拖垮。果然如廉頗所料,在收縮防線之後,秦軍一蹶不振士氣也逐漸低落,秦軍還沒有什麼太大的變故,而趙軍在此時催生了一些變故。

儘早之中在常平持續了三年的時間,正如廉頗所料,戰線拉的太長了,導致秦朝的補給不能跟上,堅持三年基本上已經到了極限,秦朝兵敗盡在眼前。就在這個時間點上,兩國分別都有了一些動作,廉頗的這個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拖住了秦軍,但是兩國還在僵持着,沒有什麼更進一步的進展。

就在此時趙國換上了趙括,而他們的目的是儘早結束這場戰爭,因爲這場戰爭已經讓趙國非常的虛弱。面對趙國換將,秦朝這邊也是非常認真對待的,所以秦昭襄王派出了白起作爲主將出戰,趙括對白起本以爲自己能夠一番作爲,趙括的首秀也變成了終局。

劇照

白起這邊在分析了趙軍的之後定下了作戰計劃,想要以假裝戰敗來誘敵深入,以此再用奇兵斷了趙軍的補給,這樣就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雖然趙軍對此也有所防備,但是趙括因爲經驗不足,渾然不知這是白起用的計謀還一直自我感覺良好,認爲自己十分善於用兵打仗。

白起奇怪的命令

白起將整個作戰計劃佈置的非常周密,而且就在這最後的關鍵時刻白起,頒佈了一則命令,是讓全軍都不許生火,只能喫冷的食物,而且冷食中連秦軍最喜歡喫的羊肉也不許再喫。這個命令一度讓秦國的士兵非常的氣憤,因爲在作戰的時候已經屢屢敗退就有一些不滿,再加上白起要求大家不能夠喫冷喫羊肉更是怨聲載道。

劇照

但是有的人卻不聽白起的命令,在晚上起來偷偷的喫自己準備好的冷喫羊肉,但是因爲羊肉的味道很大,很快就被白起發覺。白起立刻進到他們的賬,中發現偷喫羊肉的士兵命令按軍法打板子,就這樣秦軍在埋伏的時候再也沒有人敢喫羊肉。

趙軍就這樣陷入到白起所制定的包圍圈中,然後按照事先的作戰計劃將趙軍整體切割,孤立無援的趙括最終被秦軍擊殺。面對當時的情況趙軍45萬人選擇投降,白起並沒有善待這45萬的降軍,而是連夜將他們全部坑殺,爲的是將趙國的後患斷絕。

終戰勝趙軍的時候白起才告訴了秦軍爲什麼不讓他們喫羊肉,因爲羊肉的羶味太大如果每個士兵都喫羊肉冷食的話,他們的埋伏就會被趙軍發現,那麼現在被坑殺的就有可能是秦軍了,這個時候秦軍才知道白起的高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