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經過十餘年的蜇伏後,光伏產業終於迎來蝶變。目前,我國光伏行業在技術、產能、市場、發電量等方面均位居全球首位。受“碳中和”及“十四五”能源規劃等多重利好影響,光伏概念近期持續走強。

作爲新能源大領域中的重要一員,週期屬性顯著的光伏行業憑藉大漲行情獲得關注,成爲繼白酒之後機構資金又一長期看好的賽道。短短一個月,已有衆多投資機構把目光瞄準了光伏行業龍頭公司,部分公司甚至成爲公募基金年末業績比拼的法寶。

不可否認的是,新能源大行業的爆發絕非一夜之間,這個曾經依靠政策補貼的行業,已經逐步走向商業化。同時,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和光伏兩大板塊滲透率提升空間未來大有可期。

2021年,新能源賽道的下半場會是光伏嗎?

機構抱團光伏龍頭

正當二級市場都在探討跨年行情如何演繹時,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行業一騎絕塵,成爲年末火熱的板塊。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收盤,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年內漲幅達到105.63%,大幅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

多隻板塊個股近期表現優異,股價創下新高的同時,還吸引了衆多知名投資機構的抱團買入。12月10日,左手擁有農產品業務、右手擁有光伏新能源的通威股份公佈了定增結果,近60億元的定增項目,足以顯露這家光伏行業頭部公司對產業擴增提速的慾望。共有16家公司獲配定增項目,其中,包括知名公募易方達、睿遠、朱雀、大成等7家基金公司,還包括高瓴資本、迎水投資等私募機構。

另一家光伏行業巨頭隆基股份於12月20日發佈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與高瓴資本於12月19日簽署了《關於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00%。隆基股份是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單晶光伏產品製造企業。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收盤,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年內股價漲幅分別達到268.15%和195.33%。這兩家光伏頭部公司在三季度末就獲得衆多公募的“抱團”持有。三季報顯示,前者被749只公募基金合計持有6.97億股,後者被286只公募基金持有6.63億股。

從目前的基金業績排行榜單中可發現,年內收益翻倍的基金多數在三季度持有上述公司或相關行業個股。

長期空間獲公募認可

板塊接連爆發之後,新能源車和光伏成爲年末投資基金離不開的話題之一,一些投資者揚言,除了白酒等消費基金外,要開始考慮將前述兩類主題加入自己的基金組合中。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目前市場上僅有1只光伏主題ETF成立,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於12月7日成立,另一隻光伏主題ETF——銀華中證光伏產業ETF將於12月29日發售。

上述兩隻光伏主題ETF跟蹤的標的指數均爲中證光伏產業指數。中證指數有限公司資料顯示,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將主營業務涉及光伏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爲待選樣本,選取不超過50家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作爲樣本股。前十大權重股中,兩大行業巨頭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權重分別達到11.29%和10.8%。

記者注意到,光伏設備是一個週期性顯著的的行業,過去十多年來行業經歷過較大波動,且曾經一度出現過行業性虧損。但以IDG資本爲代表的一級市場投資機構近幾年曾屢次佈局光伏行業。

這次光伏板塊之所以能夠在二級市場大放異彩,銀華中證光伏ETF擬任基金經理王帥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稱,主要原因包括四點:第一,國家政策層面對新能源行業,特別是光伏產業給予充分的支持;第二,隨着科技進步與產業鏈日趨完善,光伏發電的經濟性得到了驗證,平價上網已經實現,光伏行業正在迎來供需兩旺、量價齊升的爆發式發展階段;第三,光伏本身作爲兼具消費和科技屬性的順應產業趨勢的優質賽道,在產業、政策與資本共振下,有望持續保持高景氣度;第四,短期來看,今年在疫情之下行業出清加快,競爭格局大幅優化,龍頭公司業績超預期高增長。

對於光伏板塊的突然走紅,王帥表示長期堅定看好該板塊。他認爲這應該是蓄勢待發,並非一夜之間的炒作導致。因此,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下,光伏板塊的爆發可以說是偶然中的必然。

機會與風險並存的新能源

包括光伏產業在內的新能源行業有望駛入快車道,但在二級市場的投資是否也能持續跟進呢?

“以前都是‘喝酒’行情,現在恐怕要改爲‘酒駕’行情。”滬上某公募基金經理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笑稱,新能源汽車和白酒將會成爲被資金長期看好的兩大行業。

對於光伏行業的發展,融通基金經理彭煒認爲,伴隨着上游硅料產品的降價,光伏平價時代逐步到來,之前光伏是靠補貼政策才能夠放量,未來伴隨技術迭代、價格下降,尤其效率提升之後,成本進一步下降,光伏進入平價時代越來越近,甚至已經成爲現實。未來量的釋放會十分驚人,包括疫情結束之後,歐洲光伏需求量最大,也會大幅放量。

儘管已經吸引到衆多資金駐足該行業,但高估值如何消化依舊是業內人士關注的風險。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目前是新能源行業的風口期,只要站上風口,短期可以忽略背後的高估值。

“行業中的部分公司估值確實偏離常態,這裏邊原因是多方面的,資金成本的不同,對回報預期訴求的不同,看待價格的角度自然也不一樣。對新能源行業的中期發展持樂觀的看法,但個股的選擇則需要具備一定的研究功底,其中部分個股的高估值應持謹慎的態度。”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對記者表示。

拙愚資產投資總監楊典向記者分析稱,光伏和新能源汽車板塊機會與風險並存。

“兩大行業當前的滲透率都很低,當前時點看到的滲透率提升空間在未來仍在十倍級。當前實體產業層面微觀企業的訂單高增,也充分反映了產業的景氣度開始高漲。”楊典表示。

楊典認爲,與未來成長空間相比,光伏產業整體估值相對比較容易接受,新能源汽車行業則易於觀察到局部泡沫化跡象,但整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尤其是關鍵上游和中游領域尚未能充分反映未來的成長機會,結構化泡沫和機會並存。

從長期看,王帥認爲光伏板塊是值得投資的。“光伏行業是高估值行業裏面成長性比較強的行業,相對其他估值在40倍以上的行業,光伏的需求增長空間和長期盈利能力的確定性都格外的高,因此我們在戰略層面持續看好光伏板塊的超額收益能力和估值消化能力。”

站在當前時點,王帥認爲,雖然光伏行業漲幅已經較大,但覆盤過去10年光伏行業的數據會發現,光伏行業的整體估值目前並沒有脫離歷史區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