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騰訊·原子智庫聯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辦的“請回答2021——2020騰訊風雲演講年會”在北京舉行。論壇以“中國經濟新徵程”與“乘風破浪啓未來”爲上下篇章,聚焦2021經濟趨勢,探討新消費與大健康等熱門話題。

其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從企業微觀層面分享了她對2021年的關鍵詞以及對企業的建議。

陳春花表示,2020年最大的感受是,過去所熟悉的世界不在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是企業所要面對的基本狀態。她從四個維度闡述了自己對2021年企業面對的整體經營環境的理解。

首先是數字化按下了快進鍵,數字化已經從消費端來到產業端;其次是不確定性當中顯現機會;第三是從發展方式上來講,已經出現了新的經濟範式,數據作爲生產要素出現;第四爲進化是硬道理,當今企業生存的特點是共同進化的過程,要突破自我侷限,打破傳統的界限,快速自我更新。

在以上四個基本判斷下,陳春花給企業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經營建議,即價值創造、數字化能力、連接共生和組織學習,分別指向了聚焦客戶創造價值、數字化轉型、合作共贏和持續創新。

陳春花在演講結尾表示,在短暫又漫長、充滿未知的2020年,我們能夠挺過來,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英雄主義特質,面對2021年,希望我們多一點英雄主義的特質,真正英雄主義的人格一定是一顆偉大心靈的回聲,是一種使命和責任的擔當,是一種推動進步的艱苦卓越的努力。

除陳春花外,活動當天,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銀保監會副部長級幹部、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於學軍,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等二十餘位嘉賓出席活動,並分享精彩觀點。

附陳春花演講全文:

我是做微觀研究的,所以下面跟大家討論作爲企業來講,2021年要考慮最重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我自己有個習慣是在每年12月的時候對下一年做關鍵詞的確定,很高興今年第一次宣佈我對下一年關鍵詞的理解。

2020年短暫又漫長,說它短暫,好像所有的動作都在重複着去年年底要做的動作,似乎一下子就來到了年底;說它漫長,疫情到底最後會是什麼樣?也許到現在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案。

正是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企業所遇到整個的環境,在經營的概念當中,就必須理解這些非常多元、甚至衝突維度的思考,比如什麼叫快、什麼叫慢、什麼叫生存、什麼叫發展、什麼叫做全球化、什麼叫做雙循環、什麼叫做疫情防控、什麼叫恢復經濟、什麼叫數字產業化、什麼叫產業數字化,其實我們都是在對立多維的衝突之下,來面對今天的環境。

2020年可能最大的感受是,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不在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當中,這恰恰是企業所要面對的基本狀態。要理解2021年的整個經營環境,我大概會從四個維度去看。

首先,數字化按下了快進鍵。2020年相信你已經理解了什麼叫在線化和數字化。但是更需要大家理解的是數字化已經從消費端來到了產業端,如果不能夠理解這個部分,就不太能夠理解未來新增長和經濟發展真正的驅動要素到底是什麼,而我們很清楚,數字經濟已經成爲今天驅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引擎。

第二,不確定性帶來機會。如果你對不確定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不確定、動盪或不可預測當中,其實你並沒有理解接下來的整體經營環境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要告訴自己,在變化當中最大的好處是它會有無限的可能性和新的機會。而這些可能性的湧現,恰恰是因爲不確定性帶來的,所以能不能去把握它,這是對所有做經營人的一個基本要求。

第三,我們的發展方式已經來到了一個新的經濟範式。過去在理解整個經濟發展當中,我們其實一直關注勞動力、關注土地、關注設備、關注技術、關注資本,但是今天在生產要素當中,多了一個要素,叫做數據。數據本身作爲生產力要素的出現,其實是融合進了我們生產環境以及產業領域中的各個環節,我們稱之爲新經濟範式。這種範式當中,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其實是你能不能開放、互動和連接,能不能聚合這種價值,然後跨界共享和協同。當你有能力做新經濟範式努力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成長空間變得更大了。我們今天看到,很多新興的企業比以前有更高的速度增長,並沒有出現經濟發展的停頓。事實上,我們會看見那些萬億美元市值的出現和新獨角獸公司,從幾十億到千億規模的迅速崛起,其實都是新經濟範式的代表。

第四,過去說發展是硬道理,但是我今天很想告訴各位,進化是硬道理。如果只有發展纔是生存的機會,而我們今天生存的特點是什麼?其實是共同進化的過程。如果你能夠理解到這個部分,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要突破自我侷限,打破傳統的界限,快速的自我更新。這就是我對於2021年整個經營環境四個基本判斷。

在這個判斷之下,企業到底以什麼樣的價值去做經營的選擇?這種選擇如何去做,才能真正推進我們?

首先,對於一個企業來講,亙古不變的就是如何聚焦價值的創造。所有的改變,環境、技術、社會,企業基本的原則其實是不變的,那就是聚焦專注於爲顧客創造價值的力量。

第二,必須要擁有數字化的能力,2020年這變成一個基本功。這樣的一種能力在今天是一個分水嶺,如果我們的企業還沒有能夠步上數字化之路,作出數字化的轉型,擁有數字化的能力,我相信你基本上是被淘汰的。如何真正擁有數字化,這需要我們每個人作出根本性的努力和根本性的改變,以後有機會再做深入的探討。

第三是連接共生。我覺得在目前這樣一個大的變化和環境當中,對於企業來講,我們怎麼能夠在2021年找尋自己的空間,其實並不是你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你能跟多少人去合作。這意味着你願不願意打破自己的邊界,尋求價值的共創,意味着你是不是完全重新塑造對產業的理解,對顧客的理解,以及對發展的理解。當所有東西真正能夠連接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產生的新機會新可能是變得更大。

我自己再看2020年新冠疫情,我最深的感受,我們所有的科學家在科學層面的開放、連接和合作,所以我們纔會看到人類可以對疫苗有很好的期待,也爲我們整體防控帶來曙光,這個核心是什麼?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開放合作和連接。

2021年如果企業希望在這樣一個不確定變化市場當中找到確定的可能性,那我也建議你去做連接和共生,你纔會找到這樣的可能性。

最後,企業應該是一個持續的組織學習的過程。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市場一定是未知大過已知的,我們也非常清楚今天的市場不再是滿足需求,而在創造需求,我們也非常清楚企業未來的可能性其實是在於創造想象和不斷的呈現。

那麼在這種創造想象和呈現的過程當中及核心的力量是什麼?其實是你的創造力,而這個創造力不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企業家,或者是一個強者,其實它必須是企業整體的力量,能夠完成整體的創造。如果想一個企業具有更強大競爭力,它必須是企業的組織學習,當企業就有能力持續創新知識。而在創新知識的持續創造過程當中,企業其實是有能力改善績效,並擁有真正面向未來可能性。當我們具備這樣的能力,我相信企業在所有的變化當中,也就找到了它真正的可信和可發展的基礎。

我簡單回顧一下,對於2021年來講,我們如果從經營環境的認知上來講,我用了這四個詞做了基本的描述:數字化按下了快進鍵,不確定性顯現機會,新的經濟範式,進化是硬道理。

當我們在這樣一個經營環境描述之下,那我們如果從經營的策略上來講,那同樣我就也跟各位說出我自己的選擇,那你要聚焦價值創造,而且一定要擁有數字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你能夠連接共生,而幫助組織進入組織 學習的過程,這就是我對於2021年基本的理解。

當然,當我們回看2020年的時候,我們在這樣一個短暫又漫長,不知所措,又完全未知,人人恐慌,卻又看到希望的年份裏邊,最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所擁有的那種英雄主義的特質,我們在春天的時候會看到那些醫護人員,他們逆行的背影,他們堅守一線的執着,他們以自己無私的奉獻,讓我們能夠連接陌生人的生命,並擁有了我們戰勝它的決心。

當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家出錢出力,能夠響應並努力支持打贏這場防控戰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很多中小企業儘可能地生存下來,保護和留住員工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每一個人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自我約束,能夠真正尊重和迴歸我們生活價值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像華爲遭遇如此巨大的美國的挑戰和衝擊的時候,我們還是能夠挺過來,我相信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我們擁有英雄主義的特質。

面對2021年,我依然希望我們多一點英雄主義的特質,不是悲觀或者樂觀,而是勇於面對現實,勇於接受挑戰,而且勇於戰勝它。所以真正英雄主義的人格一定是一顆偉大心靈的回聲,是一種使命和責任的擔當,是一種推動進步的艱苦卓越的努力。我相信在這樣的英雄主義的特徵之下,我們會迎來一個充滿希望,也能夠持續發展的2021年。

謝謝各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