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的生活逐漸變得豐富,當人們開始強調自己的階級的時候,中產階級的話題就成爲熱點,原先在書本上講到的,在社會上宣傳的都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鬥爭,但是在當下還有哪一個人認爲現實中的社會是以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爲兩條主線?大家最想要劃分的是富人中產階級和窮人,在這些無一不是通過一個人所掌握的各種資料決定的。

在過去,人們掌握的是財產和生產資料,但是當下更多的是講求一個人所掌握的財富,依靠財富的多寡給人劃分成不同的階級,其實中產階級一直有一個漏洞和最大的陷阱,最初談及中產階級的,恰恰是歐美等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當時中產階級的含金量和定位是很高端的,他們不僅通過自己的勞動力獲得高薪收入,而且自己還有一定的資產用於投資,使自己的財富,自己的身份地位增值,維持一個較高水平,但是經歷了國際大通脹以及當下的各種經濟困難和經濟問題,現在的中產階級已經遠不如當年那樣定位高大上。

其實很多普通人都羨慕中產階級,認爲他們不論是從社會地位,工作性質,工作強度,取得的收入以及他們的財富佔有,財富掌握獲取都比其他人有質量的多,但是當下的中產階級與最初的定義有很大出路。

首先就是當下的中產階級本質上也是工人階級和普通民衆,他們看起來的高薪,實際上依然離不開自己的勞動,這也就意味着,當我們表面上看到這個人是中產階級的時候,實際上他與工人階級一樣,都是通過勞動力的付出而取得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一旦喪失勞動力,中產階級就會立馬變成無產階級,這在上個世紀的中產階級的定義在那個時代是無法想象的

可以說中產階級變得庸俗化,平庸化,它更像是一個更高級的工人階級,而不是曾經那個我們所認爲的中產階級。

即便如此,中產階級也依然有其固有的標誌,值得普通人稱羨和羨慕。他們不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照比其他真正的普通人,還是有一些品位和能力的,這一點也是中產階級當下最主要的標誌。同時,中產階級大部分都聚集在大城市當中,在網絡上經常有一些人說在北京的地鐵上,大部分都是月薪1萬到5萬的窮人。

其實一個人是否是中產階級?除了社會給它的定義和人們的普遍認知以外,還有他生活的那一個環境和城市的一種生活成本,如果說在北京月薪五萬以上是中產階級的話,恐怕這些中產階級活的也是很累的,但是如果在一個小城市,你月薪兩萬,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中產階級,甚至你的生活質量比在北京月薪五萬的人都有含金量。對於中產階級的劃定標準,並不是完全以收入劃分的,而是以他的生活質量,眼界和精神內涵以及物質享受綜合評定出來的,對於中產階級的很多劃分以及中產階級對於自己的認知,大家都各有不同。

所以與其說中產階級,倒不如說我們更願意接受的劃分方式中等收入,雖然中等收入的標準也飽受詬病,但是那確實符合國情,月收入在2千到2萬內的人是最具有購買力,並且最具有消費慾望的人,在我國已經達到了近四億人口,當然其他十億收入是在2000塊錢以下的,而只有數千萬人,收入在月薪兩萬以上,但是這一部分人,在人口當中的比重非常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