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是近代中國一個讓人聞名色變的名人,在國民政府統治期間,由他創建和領導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是民國時期最大的一個特務組織,他指揮軍統爲蔣家王朝收集了大量的情報,也爲蔣家王朝除去了很多的反對者,戴笠被時人稱爲“中國的蓋世太保”、“中國最神祕的人物”。

一提起戴笠,我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明代的東廠、西廠一類的特務機構,這些朝廷的鷹犬、爪牙,他們心狠手辣,殘酷無情,殺人成魔。毫無疑問,戴笠的雙手也是沾滿了鮮血,他也因此被人們視爲一個冷酷的“殺人魔頭”。

戴笠在當時是真的很有名。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會議上碰頭,蔣介石作爲中國戰區首腦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會面。

會議期間,蔣介石曾打趣地問羅斯福:“總統閣下,如果有機會訪問我國,最想見的是哪位中國人?”

開羅會議期間的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

而羅斯福在聽到蔣介石的這句問話後,一本正經地回答說:“委員長先生,說實在的,我最想見一見中國的希姆萊——戴笠先生,他在我們美國名聲很大。”

由此可見,在當時還是抗戰時期,戴笠的名聲有多大,大到連美國總統都想見上一面。

戴笠原名戴春風,字雨農,他也曾經是一個有理想的有志青年,併爲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而艱苦努力付出。

1926年,已經而立之年的戴笠,聽到“革命朝氣在黃埔”的說法,便和其他熱血革命青年一樣,南下報考黃埔軍校。

戴笠第一次報考卻名落孫山,他沮喪之際,一起同行的好友徐亮便勸他改名,說要搞革命呀你叫什麼春風呀?

戴笠聽後便取《風土記》(晉·周處)中的“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君騎馬,他日相逢君須下”之意立志,改名爲戴笠,隨後繼續報考,果然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後人大多都注意到戴笠的狠毒與殘酷,卻沒有注意到他在成功之前也是提着腦袋做事,他的前半生歷程也沒有什麼特異之處,就是恰逢革命年代,他即有投機者的理想,又有革命者的獻身精神。

戴笠在成爲蔣介石的心腹後,他常常身先士卒,事必躬親。北伐期間,北伐軍與奉軍在津浦路沿線展開激烈交戰,戴笠爲了收集情報,常常一個人風餐露宿、忍飢挨餓地奔走在前線,爲北伐軍收集了大量的軍事情報。

1929年10月,蔣桂戰爭期間,蔣軍唐生智在前線與馮玉祥祕密聯絡,突然宣佈倒蔣。

戴笠在前線得知唐生智倒蔣後,他化名爲江漢清,以軍事記者的名義在潼關一線收集情報,經過一番調查後,他孤身求見唐生智部憲兵營營長周偉龍(黃埔四期生),對周偉龍進行一番言辭激烈的策反勸說。

不久,周偉龍聯絡唐生智部第一師副師長兼第二旅旅長徐庭瑤又投靠了蔣介石,蔣軍從周偉龍處得到可靠情報,洞悉敵情,在駐馬店一役中避實就虛,裏應外合,使唐軍瓦解。

戴笠作爲情報人員,連續爲蔣介石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軍事情報後,終於獲得了蔣介石的青睞,1932年4月1日,戴笠領導的“力行社”特務處(軍統局前身)在南京正式成立,戴笠正式作爲特務頭子開始了神祕的一生。

抗戰時期,戴笠已經位高權重,但他在淞滬會戰之時,白天忙於組織對日情報站,並竭力組建軍統武裝別動隊(後來的忠義救國軍)協助正規軍作戰;晚上,他又親自乘車從上海趕往南京,面向蔣介石彙報戰況和情報分析。

那時,南京到上海的鐵路已不通,汽車在日軍飛機的轟炸掃射下,也只能滅燈行駛,這一段路走得驚心動魄,猶如身臨鬼門關,戴笠卻時常犯險,膽量超人。

我們不知道的是,戴笠組建的軍統,所任用的特務人員並不是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那種流氓混混,戴笠對軍統招收的人員有着嚴格的要求,他曾經屢次告誡下屬:“不可用流氓”,“流氓只知招搖,用之未有不敗也”等等。

抗戰期間,戴笠指示各淪陷區特工組織加強對漢奸的暗殺行動,他稱:“國難嚴重若此,漢奸又如此橫行,非流血無以表現大中華民族殺敵鋤奸之精神”。

在戴笠的指示下,軍統先後誘捕韓復榘,暗殺王克敏(未成功,時任汪僞政府行政委員會委員長),暗殺周鳳岐(僞浙江省長),河內刺汪(汪精衛),擊斃張嘯林,刀劈傅筱庵(僞上海市長)。

1940年11月,戴笠派軍統特工麻克敵將日本天皇特使高月保男爵刺殺於北平,一時震驚中外。

1941年12月初,戴笠領導的軍統提前破譯了日軍將要偷襲珍珠港的陰謀,並提前通知了美方,但未受美國的重視。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方震驚,這也是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向蔣介石提出要親自會見戴笠的緣由。

軍統特工的這些傑作,令日軍對軍統的掌門人戴笠深爲忌恨,人頭懸賞金額甚至超過了在敵後與日軍血戰的八路軍將領。

據戴笠的心腹沈醉回憶,軍統局的正式在冊人員,在抗日戰爭中犧牲者達一萬八千人以上,而抗戰結束時,軍統全部註冊人員僅爲四萬五千餘,抗戰時期的軍統人員死亡率高達40%,其他附屬人員犧牲者更衆。這一不爲人知的事實可以說明戴笠及其領導下的軍統爲了抗戰也是付出了大量的鮮血。

在抗戰時期,戴笠還以匈奴未滅,何以家爲、針尖不能兩頭尖爲訓,規定戰時軍統的特工不許結婚,以免受家室所累,不能專心於情報工作。

1946年3月17日,戴笠折戟於南京西郊的岱山,戴笠一死,令蔣介石萬分遺憾,他後來甚至發出感嘆:“若雨農不死,不至失大陸!”

民主人士章士釗亦爲戴笠作出一副輓聯:

生爲國家,死爲國家,平生具俠義風,功罪蓋棺猶未定;

名滿天下,謗滿天下,亂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後人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