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农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贫穷落后。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以前很多农村因为交通不方便,导致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接受教育的人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都比较低,种地没有机械化,也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靠的都是一代一代的经验积累,甚至更多的是自己发明创造一些农具来提高劳动效率。不过话说回来,有些自制的农具用起来还真不错,就是在农村机械化普及的今天,这些自制的农具还依然能派上用场。

这不,前段时间,摄影师下乡采风时,就遇到一位使用传统农具切红薯片的大娘。随行的两位朋友看到后,当场笑了出来,说大娘用的这个工具落后时代几十年了,已经成了个“老古董”。可是大娘并不在意,装作没有听到的样子,依旧低着头切着红薯片子。只见她右手拿着红薯,左手切着红薯片,随着她左手飞快地在切板上来回抽动,一片片红薯片如雪花一般落下,当左手的红薯切完后,右手很快地将红薯递到了左手上…如此,不停地劳作着,看得在场朋友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经过聊天得知,这位大娘姓林,今年已经70多岁了。林大娘说,在60年代的时候,农村穷,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多半都是靠着这些红薯填肚子。在当地就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红薯饭、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红薯的产量高,好管理,所以家家户户都会种上一些保生活。”

到了后来,农村人有了粮食吃以后,人们还是习惯种上一些红薯,不过,那个时候多数人家开始用红薯拿来养猪了。“每年到了秋季红薯收获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堆成了小山。人们把小的,烂得挑下来留着煮熟喂猪,大些的都切成片子晒干保存起来,如果是家里养猪,后期可以打成面粉用来当成饲料;要是家里遇到急事,也可拿到集市上销售换成钱花。”

老人说,她用的这种切红薯片子的工具叫“推子”。当时,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有,要是家里土地多的,会有两到三个。“这种红薯推子制作特别简单,主要原料就是一块木板和一个刀片。在木板上挖一个洞,然后将刀片用钉子订上去就成了,要是手巧的,半天能制作出来好几个。”

据了解,在那个时候,也会有人专门制作拿到集镇上去卖,不过,多数人家为了省钱,都是自己在家做。“我用的这个就是自己做得,从那个时候算起来,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了。”老人说,后来,集市上开始卖手摇的红薯切片机,因为切得快,慢慢地这种手工制作的红薯推子就开始淘汰了。

“手摇的红薯切片机也有缺点,就是切出来的红薯片子有时会薄厚不均,感觉还是没有传统的这种手推出来的片子好。”老人说,后来,虽然大家都使用起了手摇的红薯切片机,但是她家自制的这个推子却一直没有舍得扔掉。“手工推子有手工推子的好处,功能多,方便保管,除了可以切红薯,还可以切萝卜等。要是天气正常的情况下,我还是会坚持使用这个手工推子的。”

老人说,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使用手工推子,一天可以切好两到三架子车的红薯。“干这种活关键要眼疾手快,注意力集中,因为推子上的刀片特别锋利,稍有大意就会伤到手,轻的会掉皮,严重的会把手指头给切掉。所以,现在除了上了年岁,有使用经验的人在用外,年轻人都很少碰这种推子了。”

老人说,切下来的红薯片在晴好的天气下,一般三到五天就会完全晒干。“有句话叫:夏天的草,冬天的宝。红薯片子晒干后,到了冬天煮粥吃特别香,现在一斤都能卖到一块多钱。有人说,这样晒出来的红薯片一点也不卫生,怎么能用来吃。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情况,这种红薯片经过几天太阳照射本来就是杀菌了,晒干后上面就算是有点灰尘,后期用水洗一下就会非常干净,因为整个晾晒过程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所以保证是绿色有机农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