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蘇聯高爾基汽車廠和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艱難的研發全輪驅動的卡車,但由於技術所限始終無法達到批量生產的水平。以致在偉大衛國戰爭爆發時,蘇軍都沒有一輛全輪驅動的卡車,但來自盟國的援助物資填補了這個空白。


本文將詳細介紹蘇聯二戰期間通過《租借法案》獲得的4×4全輪驅動卡車,作者葉夫根尼·科赫涅夫(Evgeny Kochnev),本人翻譯給大家分享。

英國:帶有殖民地風味的卡車


第一個響應蘇聯方面要求,並提供先進軍用卡車的是英國。英國擁有足夠強大的汽車工業,他們致力於滿足遙遠殖民地的使用需求,因此戰爭期間英國卡車並不比其他國家的遜色。根據《租借法案》,阿爾比恩(Albion)、貝德福德(Bedford)和福特(Ford)提供了4×4多功能越野卡車,並根據需要配備了不同的駕駛室、車廂、汽油發動機、四速變速箱、兩級分動箱,所有車輪都是單輪設置。

阿爾比恩FT11:全輪驅動的長子

1940年2月以後,阿爾比恩研製的首款四輪驅動卡車就是FT11。這是一款三噸級卡車,配備狹窄的民用駕駛室和各種貨廂。採用90馬力六缸發動機,中央差速鎖和帶真空助力裝置的液壓制動系統。截至1944年8月,FT11共製造了500輛,其中37輛交付蘇聯。


1940年,帶有GS多功能車體的FT11軍用卡車原型車。


這輛FT11採用了金屬和木質混合車廂,作爲野外維修車間。

貝德福德QL:英國最大的越野卡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最先進,使用最廣泛的軍用卡車就是貝德福德QL系列三噸級卡車。1938年12月開始研製,1941年冬纔開始批量生產。在QL的底盤上,安裝了OX和OY系列的72馬力六缸發動機,改進型變速箱和帶螺旋齒輪的驅動橋。在不同版本的車型上,駕駛室有所區別:全金屬帶天窗和有篷布支架,配備賽璐珞透明窗的軟頂。



1941年,貝德福德QLD最常見的量產卡車,貨廂帶有帆布頂。

最受歡迎的是QLD多用途卡車,配備高側邊的金屬木製混合貨廂,,可以運載18~20人。


QLT加長型卡車,帶有篷布,可用於軍事運輸。

QLT加長型運輸卡車內部帶有縱向和橫向的長凳,可以運送多達30名士兵。


QLT卡車後視圖,帶有兩個側門和兩個後門都帶有腳蹬,方便士兵上下車。


1943年,在貝德福德QLC底盤上改裝的機場加油車,帶有燃料泵和油罐。

最受歡迎的是QLC底盤,可以用於安裝各種車身,變成廂式貨車、油罐車,還可以當作牽引卡車。QLR特殊底盤用於組裝帶有指揮設備、無線電臺、40通道電話交換機的指揮車。


貝德福德QLC牽引車,車身中部有一個容納一噸貨物、燃料、工具的貨廂,還配備六噸半掛車。


修復的貝德福德QLD軍用卡車,金屬駕駛室有軟頂。


貝德福德QLD卡車,GS高側欄貨廂,貨廂頂部有可拆卸篷布。


貝德福德QLR指揮車,車體後部是可以容納指揮人員的車廂,並有一套無線電設備。

戰爭結束時,貝德福德生產了52000輛QL系列卡車,通過《租借法案》QL卡車與貝德福德OYD卡車一起裝上商船經由北海運往蘇聯,這是一條經常遭到德國潛艇攻擊的航線。目前,沒有各種型號卡車交付的詳細信息,只知道蘇軍共接收到這兩種型號的貝德福德卡車1400輛。

福特WOT8:祕密用途的卡車

戰爭初期,蘇軍裝備了福特汽車英國分公司製造的緊湊型WOT8卡車,這種卡車配備短的金屬木製貨廂,可以運輸多達750千克的各種貨物。配備85馬力的福特V8發動機和變速箱,不帶助力裝置的機械制動器,以及深紋越野輪胎。這些卡車用於牽引火炮,運送專用設備等特殊用途。


1942年,福特WOT8牽引卡車,用來牽引43mm反坦克炮,貨廂內還可以運送炮兵和炮彈。


保存至今的福特WOT8卡車,配備全金屬楔形駕駛室和短貨廂。


1942年,英國福特WOT8卡車底盤搭載着蘇聯祕密研製的BM-13“喀秋莎”火箭發射器。

不過,蘇聯方面在選擇福特WOT8卡車時,已經決定了它們的用途。事實證明,抵達蘇聯的大多數WOT8卡車被改裝成BM-13“喀秋莎”火箭炮,蘇聯方面試圖用它來取代已經停產的ZIS-6卡車。由於通過北海航線運送這些卡車的商船屢遭德軍襲擊,英國方面發出的868輛WOT8卡車,最終只有731輛到達蘇聯。不過,WOT8的角色最終讓位給性能更出色的美國斯蒂龐克US6卡車。

美國:二流企業的勝利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大規模生產軍隊需要的特種車輛方面獲得了領先地位。不過,大企業對這種兩軸四輪驅動的車輛失去了興趣,將其市場讓給二流企業。因此美國二戰期間製造的4×4全輪驅動卡車,都是這些二流企業生產的。

福特-馬蒙-赫靈頓(Ford-Marmon-Herrington):獨特的車型

以研製小型車輛和裝備的馬蒙-赫靈頓公司,與多家企業合作,研製了一批最早採用全輪驅動方式的美國軍車。


1937年,福特-馬蒙-赫靈頓研製的LD2-4敞篷指揮車,成爲蘇聯嘎斯-61(GAZ-61)乘用車的原型。

1938年,該公司已經與蘇聯方面進行接觸,當時高爾基汽車廠得到了1937年福特-馬蒙-赫靈頓LD2-4輕型汽車,該車在86馬力的福特77底盤上改裝而來,成爲嘎斯-61準軍事乘用車的基礎。後來在美國,有人提出發展一種改進型,採用加強的福特99C底盤,最終成爲陸軍LD3-4皮卡。


1939年,美軍裝備的全金屬皮卡福特-馬蒙-赫靈頓LD3-4,駕駛室是敞篷的。


採用福特-馬蒙-赫靈頓HH6-4卡車底盤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

在二戰爆發之後,美國只有馬蒙-赫靈頓公司於1941年底向蘇聯發出第一批200輛HH6-4卡車,第二年這個數字增加到500輛。這種卡車採用福特198W民用卡車底盤,全金屬駕駛室,軸距4米,配備全新的100馬力V8發動機,氣缸容積3.9升,八檔變速箱,Rzeppa萬向傳動軸和雙後輪。採用了大膽設計的前輪驅動方式,取消差速器,使用了雙向飛輪結構。


蘇聯裝備福特-馬蒙-赫靈頓HH6-4卡車的主要目的就是將其作爲BM-13火箭炮的底盤,取代已經停產的ZIS-6卡車。這些HH6-4卡車一直在蘇軍服役,直至二戰結束。

道奇(Dodge)T203B:特殊的全輪驅動車輛

在1940年的演習中,道奇展示了T203 1.5噸長頭卡車,採用雙後輪的TE民用卡車底盤,配備75馬力發動機,主要用於後勤運輸。



道奇T203的準軍用變型車,不帶絞盤,貨廂有軍用篷布。

戰爭爆發後,發展出T203B(VF405)軍用卡車,採用85馬力發動機,配備Rzeppa萬向傳動軸的新驅動橋,真空剎車器和金屬木製貨廂。T203B卡車生產了1500輛,通過《租借法案》首先抵達英國,在那裏與雪佛蘭G7100卡車一起運往蘇聯。最終,大約1000輛T203B卡車運抵蘇聯。


1940年,道奇T203B軍用卡車,貨廂內有摺疊式長凳,保險槓後方有絞盤。


牽引37mm反坦克炮的道奇T203B(VF405)卡車。

FWD SU-COE:稀有的全輪驅動卡車

20世紀初,FWD還是一家小公司,其名稱就是四輪驅動的縮寫,在美國從事四輪驅動軍用車輛的生產。二戰時期,它推出了流線型全金屬駕駛室的輕型五噸級SU-COE牽引車。


1943年,FWD SU-COE所有的車輪都是單輪。

配備127馬力Waukesha六缸發動機,採用單級鏈傳動機構的原始五檔變速箱,真空助力制動系統,傳統的板簧懸掛和單個20英寸輪胎。根據《租借法案》只有90輛FWD SU-COE卡車提供給包括蘇聯在內的盟國,所以這種車輛在美國以外的國家非常罕見。


位於Overloon的荷蘭戰爭博物館收藏的FWD SU-COE軍用卡車。


加拿大:錯綜複雜的來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於加拿大來說,大規模生產軍車的主要廠商都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GMC)在加拿大的分公司,這些公司生產了幾乎相同的半長頭軍用卡車。它們都是根據英國圖紙製造,採用標準的車體結構,外觀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這種嚴格的統一樣式,導致形成了一個單獨的所謂“加拿大軍用設計(CMP)”,其中包括數百個類似的改型。當時,蘇聯選擇了兩種三噸級全輪驅動卡車。


1941年,配備第2型駕駛室,帶有篷布的金屬木製貨廂的福特F60L軍用卡車。

首先是福特公司溫莎分公司的F60L長軸距卡車,它是六款車型系列之一,有三種雙座金屬駕駛室、幾種不同車身樣式可供選擇。


1943年,福特F60L多用途型,配備加拿大特色的全金屬貨廂。

這些加拿大生產的福特F60L軍用卡車,使用的部件幾乎與美國生產的型號相同,低氣門的福特V8發動機(3.9升,95馬力),四檔手動變速箱,爲連接前橋的兩級分動箱,帶有真空助力裝置的液壓制動器,單輪20英寸輪胎,以及各種多功能高欄板貨廂。


1944年,典型的加拿大福特F60L軍用卡車,配備第3型駕駛室和英國組裝車身。

F60L卡車上安裝了坦克、卡車、維修和回收設備,成爲裝甲部隊的重要輔助車輛。根據《租借法案》,蘇聯接收了582輛F60L卡車和大約1000輛維修車。


在歐洲老式軍車活動上,配備第3型駕駛室的福特F60L卡車。


福特F60L卡車,配備了英國製造的簡版貨廂。


這輛維修車採用福特F60L底盤,配備了迴轉起重機、絞盤和液壓支架。


1942年,CMP系列中外形最大,性能最強的GMC C60X卡車。

另一種是GMC公司的雪佛蘭工廠生產的,非常罕見的三軸G60X卡車,公司名稱爲8660。配備GMC CCKW系列軍用卡車的直列六缸GM270發動機,功率爲100~106馬力。該車以運輸重型裝備的兩軸85馬力的C60S卡車爲基礎,增加了第二個後驅動橋。


1943年,配備多功能封閉車廂的C60X卡車,發動機100馬力。

通常,C60X都配備多功能自卸貨廂,或者用於各種用途的全金屬廂式車身。生產數量爲2710輛,其中106輛配備了維修設備的C60X運抵蘇聯。


荷蘭喬治·馬歇爾戰爭博物館(George Marshall War Museum)收藏的一輛C60X,後部是全金屬封閉車廂。

沒有美國斯蒂龐克卡車就沒有“喀秋莎”?看似荒誕卻是歷史真相

通過《租借法案》來到蘇聯的美英重型卡車 鮮爲人知卻作用重大

二戰期間蘇聯通過《租借法案》還得到了哪些卡車?通用汽車最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