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使得計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可以說是很出色的呀,可是這麼個計策也不是被使用的時候就有名字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八個字還是由戲曲中衍生出來的,但是卻用的再貼切不過了。韓信這一手明面陰面的結合策略,最終也起到了很大的功效,也怪不得戲曲家都要將這寫進戲文裏了。

不過韓信這個舉措可是徹徹底底地坑了項羽一把,讓他陷入了必敗的境地。想來大家都知道韓信是替誰賣命工作的吧,沒錯,就是劉邦。身爲劉邦手底下的人自然要爲主子思慮周全的,這不僅僅是盡忠,也是爲自己的某條好出路。當劉邦面臨困境的時候,類似於謀士的這類人就能夠有巨大的作用的。

這一計策相當高明,不過這也是時局所迫。如果不是遇到了糟糕的情況,又哪裏需要明裏暗裏地動手腳呢。這就得談談劉邦的處境了。身爲角逐天下的人物之一,劉邦的境地可以說是比較差的那個。起初他和項羽結盟,定下約定,說是誰能先入主關中誰就爲王。可誰也沒想到,項羽竟把這事兒自動忽略了。

不僅如此,項羽還很過分的自立爲王,意圖把劉邦困在閉塞的蜀中,還在蜀中另外立了幾個和劉邦並排的王。不過萬幸的是劉邦也不是那麼好掌控的,他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也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儘管受到掣肘,劉邦卻也不畏懼,跟隨他的人也有衆多出色的可以爲他排憂解難。就比如說出謀劃策的張良、韓信等人。

劉邦在進入蜀中之後就察覺到了不對,而手底下的人也適時的給出了建議。張良提出建議燒燬棧道,此時的項羽以爲把劉邦困在了蜀中,排除了這個憂患,接下來可以安心的做自己的事了。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棧道毀壞還可以再修啊,可能是當時太過鬆懈了,項羽竟然對此事再無疑慮。

如今被困在蜀中劉邦一派自然是不會坐以待斃的,如果蜀中永遠都處於無法與外部聯結的狀態,那麼有朝一日項羽反應過來要對蜀中下手,那就真如同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所以說絕對不能不解決這件事,而且還得儘快相處對策。於是這個時候就有人想法子修棧道了,這個人就是韓信。韓信的法子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這八個字在之前說是很貼切的,下面我們來看看韓信究竟出了什麼樣的主意吧。明修棧道,這四個字顯而易見,光明正大的修建棧道。爲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因爲如果他們在背地裏瞞着衆人偷偷地修棧道更會讓項羽覺得他們是在做什麼不利於自己的事情。而正大光明地修,反而另項羽的疑心減輕了不少,畢竟一時半刻在如此險峻的地方修好棧道是不可能的。

再有就是暗度陳倉,這也不難理解,無非就是背地裏悄悄地謀劃着對陳倉動手。陳倉這個地方可謂是一處要塞,若是能早日拿下也能放鬆不少,不必時時擔憂項羽會反擊。然而不僅是劉邦這羣人想到了這點,項羽也想到了,因而他任命章邯駐守此地。韓信佯裝全力修棧道,實則帶兵偷襲,最終取得了成功。

更爲令人驚訝的是項羽並沒有緊盯劉邦這邊的情況,他只是忙於自己的事情。當時天下尚有一主――熊心,項羽當時只想着稱王稱霸除掉這個帝王。可是他卻不想想,沒有了共主天下豈不是很快就羣雄逐鹿了麼。這麼看來項羽失敗也是情理之中,他要是不敗都不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