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部可以随意调配的时间机器,在各种魔法里让你打破物理定律,把时间从线性变成非线性。

说到电影里对时间的改造,就不得不提到这部经典喜剧片——

《土拨鼠之日》

《土拨鼠之日》不断重置时间的模式,在各种类型的电影里被反复搬演,这大概是由于这种模式有着它的天然魅力,让故事格局在无限缩小的同时,也无限放大。

而在这样的重复中,我们得以把单向而唯一的人生,过出无数种可能。

简单地说,《土拨鼠之日》拥有一个关于“永恒时间”的结构,并把这个梦幻的结构,搭载在了一个浪漫而诙谐的爱情故事上。

它生活化的主人公,让我们能迅速把自我代入。

比尔·莫瑞饰演的气象播报员菲尔,每天都要在摄像机前用幽默的姿态给观众们播报天气,对于他来说,这项工作有些乏味且浪费自己的才华,于是他总嘀咕着要去个更主流的节目做主播,这让菲尔看起来有些自大。

然而现实是,菲尔除了一成不变地播报天气之外,还得在每年的2月2日,前往一个名为普苏塔尼的边境小镇,报导当地的土拨鼠日庆典。

于是,总是埋怨工作一成不变的菲尔,在今年的土拨鼠日庆典播报完以后,终于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做“一成不变”。他的时间,永远停在了土拨鼠日这一天。无论他如何选择度过这一天,他都只能留在“当下”,而不能再进一步。

这是《土拨鼠之日》这部电影的精华所在,它也影响了无数后继的作品,像是《罗拉快跑》中,不断尝试如何才能不让自己和男友死去的红发女孩;

又或者是直接以硬科幻做壳,以重置时间让汤姆·克鲁斯拯救地球的《明日边缘》;

你还能想到通过照片不停把人生推倒重来的《蝴蝶效应》,它在《土拨鼠之日》的基础上,又延展出了属于自己的创意;

还有2017年的小成本惊悚佳作《忌日快乐》,则把重复而不可避免的死亡,作为它的核心矛盾。这些影片,都把时间游戏的内核套用在了不同类型的故事里。

在这种将一段“既定时间”反复重来的设定里,传统电影中情节的多维性和时间的单维性被颠覆了,转变成了情节的单维性和时间的多维性,主人公人生与存在的意义,也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经受着某种拷问。

他们不再被要求作出唯一的选择,而是要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那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之所以会选择“土拨鼠日”来作为影片的时限,也有一些渊源。

这是一项源自德国的古老习俗,当时的人们会在每年2月2日举行一个叫做“圣烛节”的庆典活动,如果在这一天阳光充足,獾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就会钻回洞中,这表明未来六周内的天气会继续保持严寒;

而假如当日天气多云,獾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就意味着春天的脚步临近了。

后来,大批德国人移民来到美国,便把这一习俗带了过来,但在当地找不到獾,人们就用同属啮齿类动物的土拨鼠,代替了这个气象预报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自大的菲尔,跟土拨鼠是同一类生物。这种类似还不仅仅在于他们都在预报天气,而是因为他们都要面对“是否看到自己影子”的问题,并以此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影子,在这里指向了菲尔内心那个对事物带有傲慢与偏见的自己,看到影子,就等于看到自己。

虽然影片没有解答菲尔深陷重复中的原因,但观众也能在他一次次的尝试中,清晰地辨认出影片讲述的道理——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每天都在过着重复的日子。

所以在影片的结尾处,当菲尔终于不再以泡女人、偷东西、抢银行和嘲讽庆典来打发时间;当他终于开始纠正自己的行为,在无限的时间中试图去创造有限的意义时;当他终于开始摒弃自己的偏见,对世俗展现出同情心之时,他也因此摆脱了这个怪圈。

这也是《土拨鼠之日》为什么会在日后得到如此多青睐的原因,它在重塑电影结构的同时,也以超现实主义式的喜剧外壳,提出了一些富有哲理的问题,它们关乎存在,也关乎意义。

在影片所展露的主题下,我们也不得不开始思考。形式上或内核上的重复,是否也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这么多年以来,我们都如此喜爱《土拨鼠之日》。《卫报》曾经把它称作完美的喜剧,而主演比尔·莫瑞也说,这或许是他所有作品中最优秀的一部。

比尔·莫瑞的确让菲尔这个角色成为了银幕上的喜剧经典,他从一开始对土拨鼠日那种不耐烦的嘲讽,到对土拨鼠惟妙惟肖的模仿,再到后来在无数次与女性角色周旋时的轻佻与试探,哪怕是他绝望到无数次杀死自己的举动,都未曾失去让你发笑的魔力。

哦对了,他甚至连名字都和普苏塔尼那只预报天气的土拨鼠一样,在那场“菲尔偷走菲尔”的戏里,主角命运与时间循环之间微妙重叠的喜剧感,也被推到了顶点。

影片的幽默感,同样也来自情节中那种与“天气预报”极为相似的无法预测性,就算到现在为止,我们也只能预测出明天某种天气出现的百分比,电影中菲尔的重复时间以及他无数次度过的土拨鼠日,就像是天气一样,是种看起来永远不变,但事实上却又在不断变化的东西。

在重复的时间里,菲尔自己的人生止步不前,这是“不变”;但他慢慢开始变得对小镇和丽塔都了若指掌,甚至对这一天即将发生什么都能准确记忆,并借此在某一次尝试中,让丽塔相信了自己。这是“变化”。

在这种渐渐精准的了解中,就诞生出了影片中最有趣味之处。不知道究竟花了多少天去了解女主角丽塔的菲尔,对她已经知根知底,他可以由此打造出一个完美的约会,营造出影片中最为浪漫的几个时刻。

但是,在浪漫之后,丽塔却并没能像菲尔计划的一般与他共度良宵——他人的意愿,是无法计划的。

这种精心的设计和溃败的结局之间的反差,也无数次地造就了片中最幽默的桥段。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菲尔都把拿下丽塔当成了第一目标。与其说,观众们在和菲尔一起期待着成功的那一次,倒不如说,我们都在期待着他失败刹那的笑点。

在这无数次的失败里,菲尔也终于明白,带着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去行事,是永远达不到目标的。他只有忘掉自己,像土拨鼠一样“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才能待在洞外,看到春天来临的征兆。

在这样的设定下,影片甚至透露出了一丝圣经般的救赎意味——摒弃自我利益而有同理心,只有在他人的身上,才能让这对自我而言无尽且无用的时间变得有用。

比如,抱住一个从树上摔下来的孩子,带临终的老爹去喝一碗热汤,帮被噎到的食客拍出堵住气管的食物,再比如,不以征服丽塔为目标,而是真正与她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死”在了土拨鼠之日的菲尔,让土拨鼠之日变成了“活”的证据。

这也和大量圣经故事的脉络相符合,你只有选择唯一正确的那一条路,黑暗才会结束,而这条路的出发点,绝对不会是个人的利益。

即便《土拨鼠之日》以一种极为轻松的语调,在救赎的故事中穿插了浪漫的爱情桥段,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隐含的社会文化隐喻。

影片于1993年上映,在女性文化和女性运动蓬勃发展的90年代,《土拨鼠之日》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当时白人男性的焦虑。

这种焦虑是多面向的,来自性别,来自种族,同时也来自正在变革的社会文化。

虽然菲尔在片中面临着种种不堪的情景,但在电视台工作的他,毫无疑问是当时白人中产阶级主流男性的代表。

这个角色带有诸多当时男性身上不那么讨喜的一面,当然,这种不讨喜,在很大程度上被比尔·莫瑞的个人魅力赋予了喜剧式的自嘲质感,而变得没那么负面。

但我们仍要明晰,影片开始时候的菲尔,自负、坏脾气、对女性带有偏见,甚至对某些特定职业和特定的社会群体也带着嘲讽的眼光。我们能在他一开始对乞讨的老爹、卖保险的同学,以及和其他女性的露水情缘中看到这一面。

作为天气播报员的菲尔,承载了影片对美国文化中占据主流立场的中产阶级白人男性的批判态度。随着菲尔被抛进一场他完全无法解决的危机,这种批判也渐渐变得更加明显。

这种危机与当时女性地位上升、男性地位受到冲击的社会现状,具有息息相关的对应,在这场危机中,菲尔失去的不仅是时间的“延续性”,还有作为一名男性对生活、对未来、对女性的掌控。

不管他如何努力,他就是无法让生活继续下去;不管他如何设计,丽塔就是不会爱上他。

但随着土拨鼠日的重复,菲尔经历了救赎般的成长,他逐渐摆脱了自己原有的偏见,不再歧视女性,也对弱者展现出了真实的同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影片通过菲尔对危机的应答和处理,既展现了白人男性让人不悦的一面,也对他们的改变之心展示出了愉悦和认可的态度。

这种愉悦和认可,最后通过丽塔对菲尔在单身男子拍卖会上的“购买”,完成了对男女传统关系的成功反转。

通过这场“购买”,影片成功地调侃了当时在社会中占主流的情感关系和婚姻关系,这种调侃放到当下来看,依然行之有效。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土拨鼠之日》都堪称是20多年来最好的喜剧之一,因为它不仅足够好笑,也足够现实,足够讽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