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說過一羣最可愛的人,他們就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他們高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出發,這一跨背後就是197653人的犧牲;他們爲了“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而戰,這一戰勝利後中國人民才真正在全世界面前直起了腰桿,挺起了胸膛。

在堅守小高嶺的戰鬥中,彈盡糧絕的楊根思能夠抱起炸藥包,毅然衝進敵羣;金化反擊戰,邱少云爲了不暴露我軍位置,忍受烈火焚燒直至生命燃盡的最後一刻;上甘嶺戰役時,黃繼光勇敢地用胸膛堵住敵人的地堡槍眼,助力後續戰友攻下高地……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絕不只是一個單調的英雄符號,而是永遠在人民記憶中留存鮮活模樣的真實存在的抗戰先烈。

爲什麼老一輩的戰士們因爲最樸實的愛國情懷就能夠獻出自己僅有一次的寶貴生命?爲什麼他們心甘情願飽嘗常人無法忍受的苦難?那是因爲在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保家衛國就是他們的信仰,他們浴血奮戰的昨天,才換來了和平富裕的今天。從古至今,中國從來沒有缺失過這樣偉大的靈魂,他們正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的脊樑”。

現在很多人只知道抗美援朝是“立國之戰”,是打出國威與軍威的偉大戰爭,卻不知道這場戰役背後,新中國的決策層與志願軍們在當時究竟是頂着多大的壓力、面臨怎樣的困境,用堅定的意志配合超絕的戰術在戰場上一次次逆天改命,絕處逢生,譜寫了一段戰史上以弱勝強的不朽傳奇。

現在我們站在後世的角度,自然知道抗美援朝對於中國所帶來的正面影響究竟有多大,而在當時,毛主席做出抗美援朝這個決定的時候其實無比艱難。國內百廢待興,要不要出兵是一個問題,出兵時誰來領軍又是一個問題。抗美援朝主帥任命歷經坎坷,毛主席曾經兩次點將換人,彭德懷將軍並不是當時的第一人選。瞭解了抗美援朝主帥任命的曲折內幕後,對於偉人們的高瞻遠矚與中國的昌盛國運將會有更爲深刻的理解。

艱難決策:這一仗非打不可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無數亟待解決的困境橫亙在眼前:新生政權需要進一步穩固,反動勢力殘餘,匪患猖獗;落後的農業主體,薄弱的工業基礎與滯緩的經濟水平;歷經14年的抗日戰爭與3年內戰,民不聊生,整個國家迫切需要休養生息。

人民不想再打仗了,也打不起仗了。在這種外力條件下做出抗美援朝的決定,這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一定是面臨着巨大的精神壓力。

當時中央召開了多次會議,黨內也分爲了兩派意見:一是毛主席爲代表,認爲一定要出兵朝鮮的,另一邊則是以林彪爲代表的反戰派,堅決不同意出兵。

林彪表示爲了朝鮮犧牲掉中國艱難打下的革命成果是不划算的,國內目前還有一大堆爛攤子需要收拾,要以經濟發展爲優先,不應該再去參與這次戰爭。他的觀點在當時看來頗有道理,得到了內部大多數人的支持。

但毛主席卻認爲,在美國的幫助下,朝鮮人民軍是抵抗不住的,如果美國勝利了,野心也就會更加膨脹,朝鮮與中國“脣齒相依”,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隱患。實踐證明了毛主席的戰略遠見,同時也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與膽識。美國人料想中國不敢出兵,我軍卻偏要採取強勢態度,正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經此一役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捍衛領土主權與安全的決心。

出兵朝鮮意味着新生的中國要與世界最強的美帝國主義較量,面對敵我懸殊的狀況,中國也不可能單憑一腔熱血便臨陣衝鋒。毛主席在政治局會議上明確指出:“對朝鮮不能不幫,必須幫助,用志願軍的形式,時機當然還要適當選擇,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

這個時機,也就是看美軍是否跨過過北緯38°線。“三八線”可謂是中國的底線,因爲美軍一旦越過此處,就相當於兵臨中國北方邊境,隨時能夠攻擊東北地區,嚴重威脅了中國的領土安全。

作戰風險大是一方面,但只要是在客觀條件許可的範圍內,去研究戰爭的走勢與特點,找出其中的薄弱環節,就能夠運用運用正確的戰略去扭轉劣勢。毛主席結合戰況進行分析:美國此次遠征朝鮮,戰線拉得太長,這一點對於中國來說是有利的,在美軍跨過三八線後再出擊,於道義上更能站得住腳。

毛主席做出了一個艱難而又偉大的決定,是基於他的遠見卓識,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因爲在他看來,這一仗不但非打不可,還得打勝仗,打漂亮仗,打出一場中國人民的“翻身”仗。

首次點將在解放戰爭當中,林彪歷數次立下戰功,指揮和統帥能力毋庸置疑,且地位威望都能鎮得住場子。

朝鮮北部與中國東北的地形氣候十分相似,林彪曾經指揮東北野戰軍在東北征戰三年,對於東北和蘇聯的情況都相當熟悉,有了他的安排志願軍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適應朝鮮戰場。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考慮,林彪都是適合的人選。

但是林彪在此事的立場卻與毛主席並不相同,他一直都反對出兵朝鮮,對抗美援朝持有一種懷疑態度。他認爲,爲了一個幾百萬人口的朝鮮把五億中國人都拉下水實在太不划算了。

毫無疑問,站在一個將領的角度,林彪有他自己的思量,他也確實是一位出衆的軍事家,但卻不是一個足夠優秀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作爲軍隊的統帥,他習慣基於軍隊的角度去計較得失,而不是站在一個國家長遠發展的立場上去思考。

1950年10月林彪舊病復發,經中央批准後,在家人的陪同下赴蘇聯就醫。1951年回到中國,住進毛家灣繼續休養。飽受病痛折磨的林彪無法在天寒地凍的朝鮮指揮作戰,抗美援朝主帥的任命還需另有人選。

報以厚望 再次點將勝則揚國威,敗則受威脅,如此重要的抗美援朝戰爭究竟由誰來出任主帥,也就成爲了中央政治局思來想去最關鍵的問題。在硬件設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要統帥幾十萬大軍遠赴境外,爲國家榮譽與命運二戰,絕非一般將領可以勝任的,一定要一位資歷夠老、獨當一面、統領全局的軍事奇才。

在志願軍遠赴朝鮮之前,先是調動各路野戰軍兵團組成了東北邊防軍,此時毛主席準備選粟裕爲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這樣就意味着粟裕便成爲了下一個人選。

這其實並不意外,早在戰爭年代,粟裕帶領華野打天下,卓越的軍事才能讓世人爲之稱道。從最初一名普通的部隊班長一步步成長爲野戰軍的中流砥柱,他在戰場上屢建奇功。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艱難戰役、淮海戰役……粟裕的指揮總是令人出其不意,堪稱“神仙仗”,毛主席也常常在戰略上聽從粟裕的意見,讓他的戰略思想與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的中央軍委授銜儀式上,粟裕被授予“大將”軍銜。其實從資歷、戰功和威望上看,毛主席曾經多次有意將粟裕封爲元帥,他曾高度評價粟裕說:“論功、論歷、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曉得華東粟裕呀?”但是粟裕再三誠懇地推辭了,他自認“滄海一粟”,對於軍銜問題不甚在意,畢竟自己打了那麼多勝仗,爲國效力便無遺憾。毛主席最終將他列爲中國十大大將之首。

在朝鮮戰爭爆發後不久,毛主席便致電粟裕以及陳毅、饒漱石,讓粟裕到北京接受重要任務。粟裕時年43歲,身經百戰的他曾經多次負傷,得到醫治後也留下了大量的戰後創傷與病痛,如腸胃病、高血壓和美尼爾氏綜合徵,身體情況不容樂觀。備受傷病折磨的粟裕擔心自己難當重任,這會耽誤了緊迫的戰況。於是粟裕在回電毛主席時,問他是否能考慮另外的同志。

時值夏季7月初,部隊的調動部署大概還要耗時一個月,毛主席便回應說可以讓他先在家裏休息養病,但仍然堅持讓粟裕前去指揮作戰,希望他等到到8月上旬部隊兵力集結完畢後能夠來到北京。

到了7月中旬,粟裕的舊疾美尼爾氏綜合徵復發,常常感到頭疼和眩暈,難以繼續堅守在崗位,於是便上報申請休假療養,得到了中央軍委的批准。幾天後,毛主席發來電報,讓粟裕在8月上旬報告身體情況,並且表達了對他的關心,如果仍然病重便可繼續休養,若病已痊癒則盼望來京。中央有人提議重新商討邊防軍司令員人選,但毛主席還是希望粟裕能夠病癒掛帥,可見粟裕在其心目中的分量。

無奈到了8月1日,粟裕的病情不輕反重,前去探望的羅瑞卿回來後帶了粟裕的回信。信中稱:病情沒有好轉,又因爲抗美援朝戰爭在即,心中甚是焦慮,以致不能安心養病。一週後毛主席回信說,“目前新任務並不迫切,你先安心休養,到了病癒後再商討打仗的事。”

這時戰場的形勢是朝鮮大優,朝鮮人民軍已經解放了朝鮮半島南部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南朝鮮軍被迫退回僅有1萬平方公里的地域,戰場局勢對於朝鮮來說是有利的,中國此時也就不需要着急出兵。再加上東北邊防軍實現了統一指揮,邊防軍指揮機構的成立時間可以稍作延遲,等到粟裕等人前往後再成立司令部。所以毛主席便放鬆了語氣,囑託粟裕好好養病。

到了8月下旬,粟裕病情未見明顯好轉,由青島轉往無錫療養,9月返回南京家中繼續療養。直到10月初中央決定志願軍出兵之時,粟裕依然病重無法赴任。

粟裕最終沒有掛帥出征,後有人爭論說是重病只是一部分,另一部分便是有心推辭,當然不是因爲他臨陣膽怯,或者不支持出兵朝鮮,而是因爲13兵團是四野林彪的部隊,粟裕並不想指揮林彪的班子。

這個問題存在一定的爭議,但結合相關資料來看,粟裕當時的確是病情加重,難以赴任。粟裕戎馬一生,六次負傷,危及頭部的就有兩次,分別是在武平戰鬥中被子彈穿過頭部顳骨,在水南作戰中被炮彈把頭部炸傷。除此之外,還有右臂、臀部、腳踝等多個身體部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他生前常常會感到頭痛和暈眩,直到逝世後,家人從他火化的頭顱骨灰中發現了三塊彈片,這才找到引發頭疼的元兇。

最終選擇:臨危受命義不容辭其實陳毅也曾經“主動請纓”,明確表示支持毛主席出兵朝鮮的決定。1950年9月,陳毅在北京出席中共中央召開的各大軍區負責人會議,商量出兵朝鮮的問題時,對毛主席承諾道:“我如今雖擔負地方工作,但只要前線需要,一聲令下我馬上可以穿上軍裝去朝鮮作戰!”

但是毛主席最終並沒有將他作爲掛帥的人選,原因是陳毅從事政治工作很久了,在這期間接觸軍事的機會很少,缺乏單獨指揮大兵團的經驗。後來有人建議還有劉伯承與徐向前兩大元帥,但二位也是身體欠佳,再加上大規模作戰指揮經驗的不足,最終都被否決了。費盡思量之後,毛主席最終敲定了一名合適的人選,那就是彭德懷元帥

當時美軍仁川登陸後,朝鮮戰局急轉直下,出兵朝鮮迫在眉睫。1950年10月2日,在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的研究援朝問題會議上,掛帥人選未定,蘇聯先前承諾的空軍掩護也尚未兌現,戰況也呈現一邊倒的形勢,會議上大多數人都已經不贊成出兵,質疑之聲更加強烈。

彭德懷就是在此時臨危受命,被確定爲抗美援朝總指揮的。會議進行到一半,正在西安的彭德懷奉命趕回了北京。他對這個會議毫無思想準備,事先連會議內容都不知道,到了會議現場也只是仔細旁聽,並未發言。

10月5日上午,彭德懷獨自來到毛主席辦公室,表示擁護毛主席出兵援朝的提議。毛主席對他說:“你覺得出兵援朝誰掛帥合適?我們的意見,這擔子,還得你來挑,你思想上沒這個準備吧?”彭德懷立即回應:“我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

毛主席點點頭,十分感慨:“這下我纔算是放心了,如今美軍已分路向三八線冒進,我們要儘快出兵,爭取主動。”

在下午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彭德懷也鼎力支持毛主席的意見,他表示:“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如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臺灣,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藉口。”政治局衆人一番思量,最終一致通過了出兵朝鮮的決議。

彭德懷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其軍事能力相當出衆,早年在抗日戰爭中打過著名的百團大戰,且在後續的解放戰爭中一直都在前線指揮軍隊作戰,強大的個人威望與豐碩的作戰成果足以號令三軍。

毛主席最初堅持選擇粟裕爲抗美援朝志願軍的總指揮,也是考慮到粟裕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表現實在過於出衆,而林彪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是東北地區野戰軍的領導人,統帥東北第4野戰軍,綜合考慮下派他前去率軍援朝自然很合適,也就沒有把彭德懷作爲第一人選了。在粟裕和林彪病情加重,無法擔此重任的情況下,彭德懷堅決擁護抗美援朝的決策,服從中央指令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中國人民志願軍援助朝鮮人民軍共同作戰。

事實證明,毛主席的選擇沒有錯,彭德懷元帥也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打出五次著名戰役,把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死死壓制在“三八”線,迫使其最終接受停戰談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威名遠揚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在朝鮮戰爭中就輸給了彭德懷將軍,遭遇自己人生的“滑鐵盧”。對此他也表示:“千萬不要和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誰跟中國陸軍打仗就是腦子有問題。”

經此一役,中國想要維護邊境安全、打出國威的戰略目的也圓滿達成。臨危受命不負重託,面對邊境威脅,彭德懷毅然挑起大梁,率領數十萬中華英雄兒女保家衛國。毛主席就此舉賦詩稱讚道:“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銘記歷史:浴血奮戰鑄就和平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際,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此時世界上沒有人信,因爲中國在近代史上飽受欺凌,簽訂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什麼屈辱的事情都發生過。二戰時雖然是戰勝國,但也曾被日軍佔領了大片國土,民族危急存亡。如今你只是換了一個新生政權,憑什麼就相信你“站”起來了?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帝國主義之首的美國狼狽戰敗,除了核彈,幾乎所有常規武器都用上了,也沒有打贏火力劣勢的中國志願軍。打着聯合國軍的旗幟,十多個國家輪番上陣,從鴨綠江被迫退回“三八”線,未能再往前一步。這一仗打完後,全世界相信了,中國人民從此真的“站”起來了。

1950年美軍仁川登陸,三番五次無視中國政府的警告,大步跨過“三八”線進行挑釁。

1955年美軍介入越戰,謹記中國政府的北緯17度線爲界,由始至終未能越“雷池”半步。

這就是中國打出國威軍威的抗美援朝立國之戰,如今中國所獲得的和平環境與國際地位,都是一衆勇敢的志願軍戰士們浴血奮戰所換來的,這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所鑄造的鋼鐵長城。他們不愧是一羣最可愛的人,同時也是最可敬、最偉大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