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爲什麼清朝能撐到20世紀初期?兩場勝仗,讓西方列強不再小瞧

熟讀《三國演義》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朋友,基本上都知道,世界上無永恆不滅之王朝的道理,沒有哪一個王朝會一直處在巔峯時期永遠興盛,也沒有哪一個王朝能夠保持永遠衰弱(到一定程度就不存在了),而這個道理放在國家的身上也是一樣的。

我們讀中國近代史的時候,常常會爲滿清的腐朽無能而悲嘆,爲滿清被具有先進武器的洋人所祈欺負而哀傷,哀其不幸而憤其不爭,認爲領先了世界數千年的大國,怎麼到滿清手裏就混成了這個樣子,事實上如果我們放眼全球,就能夠發現,清朝能夠撐到20世紀初期已經算得上是很強大了。

當年強盛一時的印度在短的時間裏就成爲了英國的殖民地,曾經將地中海都當作內海的奧斯曼帝國,儘管堅持到了1922年,但是其疆域早在1830年的時候就已經喪失了大半,等到1922年的時候更是從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成爲了不足百萬平方公里的中等國家。

也就是說,在那一個時期裏,無論是大清帝國還是奧斯曼帝國這樣的古老帝國,在遭遇已經近代化乃至於現代化的西方列強時,往往是無法真正匹敵的,而清朝在這些同病相憐的古老帝國裏,表現竟然還算得上是比較好,因爲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領土與主權完整。

而清朝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最大的原因,顯然便是因爲它打過這兩場勝仗,讓所有的西方列強國家都心生忌憚不敢小瞧,而奧斯曼帝國則是始終敗退,從未有過勝績,所以被逐步蠶食完畢。

滿清足以震撼西方列強的三場勝仗,首先當然是左宗棠左公率領着他的“楚軍”,於1876年4月出發,用一年多的時間就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全部新疆領土,而新疆叛亂的背後,有着衆多歐洲列強的插手其中,如英國多次進行外交恐嚇並給叛軍提供先進武器,而沙俄更是直接派出軍隊。

在左公出兵之前,所有的西方列強國家對於他能否取得勝利都表示並不看好,但是左公卻以摧枯拉朽的速度,迅速平定了叛亂收復了新疆,展現出來了清軍強大的戰鬥力,讓衆多觀望着此戰原本已經蠢蠢欲動的列強國家,都將自己的小心思給收了回去。

其次就是在1883年12月到1885年4月這段時間裏發生的清法戰爭,法國殖民者侵入越南,清朝出兵相助。在1884年6月23日,法軍突然衝到北黎要求清軍退出越南,雙方爆發武力衝突,法軍死傷上百人,但是清軍的損失卻更加慘重,在戰爭的前期,清軍是長期處於失敗狀態的。

直到1885年3月,清朝已經67歲的名將馮子材率軍在鎮南關抵抗法軍並且取得大勝,讓法軍在佔據先進火器的情況下,拋石二千餘具,消息傳回法國巴黎,rag當時的法國總理儒爾就此引咎辭職,清軍一時間聲威大振。

這兩場戰爭的勝利,讓當時的清軍展現出來了一定的國力與軍事實力,讓諸多列強面對此結果都選擇了繼續觀望,直到後來清朝在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海戰中落敗,這些西方列強纔再無忌憚之心,最終導致了清朝的覆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