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推动者,阿里巴巴在中国电商购物和移动支付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是无论怎样都无法抹去的。也正因为此,阿里巴巴比任何一家电商公司都备受关注。

这个冬天,可能是马云度过的众多难熬的日子里最难熬的一个冬天。先是预估市值超过2万亿的蚂蚁集团被暂停上市,一夜之间马云的电商教父人设轰然崩塌,取而代之的是“资本家”,阿里巴巴这个举足轻重的企业,也成为了众矢之的。后来,阿里因入股银泰集团未及时申报,被相关部门作出罚款50万的顶格处罚,这还不算完,刚刚相关部门宣布,对阿里巴巴实施“二选一”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公告非常简单,只有三句话,表明了事情的起因和涉嫌的问题。

如果说阿里巴巴涉及“二选一”,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针对网络购物节的促销,强迫商家“二选一”,然后是阿里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饿了么。针对供应商的“二选一”政策,其实也非常常见,每年的“618”“双11”都会上演雷同的戏码。先是商家宣布从某平台撤店,然后各自再表明自己的立场,口水战打一针,最后不了了之,三方都赚了不少流量。完事之后,总让人觉得像是个固定套路。

“二选一”当然不对,但面对强大的对手和市场上就那么多的知名品牌,不保证独家唯一性,就意味着竞争不过人家,就意味着进一步被人家抢占市场。所以,阿里、京东、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宁可一次次地铤而走险,也不愿意被别人抢占了先机。但毕竟这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会扰乱电商行业的市场秩序,也会让商户非常难选择,哪方其实都得罪不起。作为产品的供应商和各大电商平台的摇钱树,商户们却没有任何的自主权,每每都是强派促销任务和特价,还要承受平台或多或少的结算账期。

2017年11月初,天猫刚刚宣布正式启动双11预热,第二天,美的、格力、TCL等主流家电的品牌旗舰店,就挂出了“库存问题,暂停预售!”的字样。有意思的是,这些标注了库存原因暂停预售下架的商品,在苏宁、京东的店铺内却可以轻松下单。有声音表示这是品牌电器商们以实际行动向天猫方面表示抗议。

有商家表示:天猫所有的促销最终都会强制摊派到商家身上,同时,还会在促销期间在后台强制锁死商家库存,不允许商家后台下架来达到强制商家参与促销的目的。有人说,你说这个干啥,这个也不是“二选一”。说的对,这个不是“二选一”,这是“二选一”之前的玩法。后来,阿里巴巴发现这么玩一定会出事,于是开始搞拉拢战略,凡是长期合作的品牌,在达到一定的广告推广费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加丰厚的流量引入,每年的“双11”,也成为了众多商家们必争的一个节点,甚至有商家表示,一年的业绩和利润,都要靠这一天来完成。对于一些大商家来说,“双11”期间成交个大几千万、上亿都不是事儿。

不断冲高的“双11”成交量,带来了阿里巴巴强大的底气,对商户们提出了:要么听我的,要么关店的主张。商户们无奈地选择了不参加其他电商平台的活动,选择独家为阿里提供优惠,这才是真正的“二选一”。

不管举报阿里巴巴“二选一”的人是谁,让电商平台的竞争回归理性,不靠行业垄断生存,给商家自主选择权,才能走得更远。抛开移动支付的光环,留给阿里巴巴和马云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光鲜靓丽的形象。

只有调查清楚了,规范健康的发展,才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让更多的企业与人受益,才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好公司。阿里巴巴未来的路,应该也不会因为这次坎坷而倒下,如何走得更稳健,更得人心,是阿里巴巴的新一代领导们要考虑的问题。

加油吧,阿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