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初入社会,心高气傲,觉自己大学毕业很了不起。

有一次,顶撞了领导,老板批评我,他那句话我至今还记得。

“思想对不对,口袋会证明。”

在社会打拼多年后,越觉得这话真他娘的对!

咱们都是一双眼中两只手,两只肩膀挑脑袋,为什么有人混的好,有人混的不行?

关键还是人家掌握了咱们不具备的社会规则。

这些社会规则,那些高手都在暗暗的做,你看是看不出来的。

只有在你自己不断被社会毒打后,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要这样。

可是当你,领悟过来之后,你已经付出太多了。

所以,今天就分享给大家15条,高手不说,但是都暗暗在做的社会规则,希望对你有启发!

1.你成事了,跳出来和你分享功劳。你失败了,迫不及待踩你几脚。这是人之常情,换成是你,也是如此。

2.相信别人,但是不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提防对手,但从不对对手心存任何侥幸。

3.有功归上,有过归自己。前者看似你把功劳给领导了,其实该是你少不了,领导还觉得你懂事,将来给你的机会更多。后者看起来,你自己背锅了,但其实是一种自保的手段,避免更大的打击。

4.下属想要的要靠上级来获取,上级想要的需要下属来干。彼此属于利益交换。参透了,管理就好干了。

5.事情想要干的顺,就要拉大盘、扯大旗。所谓拉大盘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家好处均沾,是共谋。所谓扯大旗,是要占据制度、权力、利益制高点,让别人不好反对。

6.绝大多数人对你的看法一点用都没有,聪明人从来不在乎无关紧要的名誉得失。

7.大家的敌人都是就是你的敌人?未必。关键要看你自己的利益!

8.有对手、有敌人、有小人针对你,没关系。对付他们之前,先装一装,隐藏敌意,等机会来,再一击必杀。

9.上级安排的事,别对抗。你以为你牛逼厉害,那么为什么不是你给别人发号施令?想要过得安稳、顺利上位,对抗上级,就是大忌!

10.职场想往上走,和领导搞好关系是必须的。但是领导身边那些心腹、干将等等你也得要搞好关系,这叫包围战术。不求他们说你好话,关键时刻别给你说坏话就不错了。

11.你要是犯错了,千万别狡辩,这个时候先想止损。立马承认错误,表示深刻检讨。基本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12. 别人犯错了,不需要你去批评,自然会有人收拾。你要是批评人家,指出别人的错误,绝大多数人不会领情,还怪你多管闲事。

13.对于收拢人心,平时给点小恩小惠有奇效。

14.别指望通过很多小功劳的累积来上位。想上位,搞一个大功劳就够了!

15. 对人好,可以。但是你如果对所有人好,那就成了你理所应当,并且不把你当回事。

上面这15条,总结自我最近在读一本书,唐朝第一酷吏来俊臣写的《罗织经》

说起酷吏,汉唐两代酷吏尤其多。

其中最出名的还是来俊臣,这家伙不但专业水平高,而且还把他这一套给理论化编撰成书。

据说,当年宰相狄仁杰被下狱,连喊冤枉,来俊臣拿着这本书给狄仁杰一看,立马就认罪,不敢再说冤枉。

后来,武则天看到《罗织经》,叹气道:“如此心机,朕自愧不如。”

可以这么说,《罗织经》算的上是“阴谋学”中的翘楚。

但是,咱们看这书就是用来搞阴谋诡计的吗?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本《罗织经》在不同的读者手中,也会解读出不同的东西。

通过读《罗织经》我看到了很多选择。

比如,你初入职场,面对复杂人际关系不知从何下手。

比如,你想升职加薪,埋头苦干,却苦不得提拔。

比如,你被同事排挤、领导打压,不想辞职,又想保存自身。

比如,你与某人斗争激烈,想一劳永逸,将其击败。

比如,你想做一件事,初心很好,但是别人就是不配合。

这些在《罗织经》中都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启发和切入点。

如果你同样有这些问题和烦恼,想改变却有不知道如何是好。

那么,我推荐你读一读这本《罗织经》。

其中提到的关于人性的分析、人际关系的本质、福祸相依变化、权力管理运作都有深刻的分析。

每一句都有详细的分析和解析,还有对应的详细案例,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极强。

感兴趣的朋友请多多支持,点击下方购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