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遼戰爭史上,岐溝關大戰和君子館大戰時不得不書寫的重要篇章。在這兩場戰爭中,宋軍先勝後敗,耗盡了趙匡胤建國時留下的精銳部隊,使宋朝戰略攻勢的對遼策略被完全逆轉。對於這場兩場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歷史學者們經過了無數次的分析,得出很多結論。如果說岐溝關大戰時主帥曹彬輕敵冒導致糧道被斷,那君子館的戰敗就與名將李繼隆脫不開關係了。此戰之中,宋瀛洲都部署劉廷讓在君子館被耶律休哥的遼軍包圍,他向附近的滄州都部署李繼隆求援。李繼隆不救反退,致使瀛洲軍被滅,宋軍在河北的防線全面潰敗。

從史料中這種描述來看,很多人會把鍋扔到李繼隆頭上。認爲他臨陣退逃,才導致了宋軍防線的崩潰。此後遼軍大股南下至深州、德州一帶,如入無人之境,河北百姓被遼軍劫掠,遭受了極大的損失。而當時的宋朝朝廷也是這麼認爲的,宋太宗趙光義大怒,下令將李繼隆召回,本來準備嚴厲處置的。但李繼隆回到汴梁後不但沒有被降罪,反而在一年後升爲觀察使,這讓很多人難以理解。有的人認爲是趙光義庇護了李繼隆,因爲李繼隆的妹妹是皇后。可從各種史料的記載來看,事情並非如此簡單,隱藏的內情纔是宋軍君子館戰敗的關鍵。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李繼隆在歷史上並非貪生怕死的懦夫,反而是最後一位抗遼名將。自李繼隆之後,宋軍對遼軍再無勝蹟,甚至戰場上難以取得一點優勢。李繼隆作爲北宋初年的名將是打出的,被網友們稱爲耶律休哥的剋星。他對陣遼國名將耶律休哥勝多敗少,除了君子館外並無大敗,是遼國軍民頗爲最爲忌憚的北宋將領之一。我們在民間故事中看到不少楊家將抗遼的戰役,其中不少勝蹟是取材於李繼隆抗遼的故事。從這個角度看,李繼隆這樣的名將,在君子館大戰中一反常態的退卻,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李繼隆是北宋開國元勳李處耘的長子,妹妹是趙光義皇后李氏,是宋朝著名的外戚名將。他在君子館大戰之前就已經戰績卓著,受到北宋將門世家的一致好評。在北宋平定後蜀和南唐的戰爭中,李繼隆立下大功,成爲宋初名將的後起之秀,受到趙匡胤和趙光義的讚揚。

趙光義平定北漢戰爭中,李繼隆擔任四面提舉都監,是攻打北漢都城太原的精銳部隊。北宋攻打遼國幽州的高梁河之戰中,李繼隆多次擊敗遼國軍隊,立下赫赫戰功。尤其是在趙光義敗退引發宋軍崩潰後,李繼隆率領軍隊斷後,讓名將耶律休哥不敢繼續追擊,開始了其遼軍剋星的戰鬥歷程。

在隨後的滿城大戰中,李繼隆公然反對趙光義留下的八陣禦敵的方略,改兩陣迎戰遼軍主帥耶律休哥和韓匡嗣。這種方略讓領兵大將崔翰非常爲難,但作爲監軍的李繼隆卻說“事有應變,安可預定,設獲違詔之罪,請獨當也”於是宋軍臨敵變陣,殺了遼軍個措手不及,遼軍慘敗,被斬首萬級、俘三萬,宋軍殺敵約八萬人。然後李繼隆在雁門關再敗遼軍,在河西擊敗党項首領李繼遷,成爲宋軍風頭最盛的名將。在雍熙北伐的大敗中,李繼隆再次承擔殿後責任。他收攏潰軍,讓宋軍有序撤退,不但讓耶律休哥無機可乘,還保存了宋朝軍力。

上述的這些戰績都說明李繼隆不是貪生怕死的人,所以說他臨陣撤退時懦夫行爲,這是沒有道理的。分析整個君子館戰役的進程,可以發現這場戰爭的指揮者犯了很多的軍事錯誤。戰爭是發生在雍熙北伐之後,由遼國蕭太后發動的全線反擊。此戰發生在秋冬兩季,遼國精銳盡出,大規模的攻打北宋的邊關重地。此戰發生時,李繼隆以滄州都部署的職位坐鎮滄州。同時在戰線上具有同等指揮權的,還有瀛洲都部署劉廷讓、定州都部署田重進、雄州此時賀令圖、益津關守將李敬源、御前忠佐神勇指揮使桑贊、高陽關部署楊重進等人。

這場戰爭宋軍也是先勝後負,最終落得個精銳盡滅的結局。在戰爭初期,定州都部署田重進曾一度攻破岐溝關,收復易州,兵鋒直指遼軍大本營幽州。而遼軍則繞過田重進大軍,從固安和瓦橋關一帶南下,攻擊宋軍劉廷讓所駐紮的瀛洲。田重進怕後路有失,於是退回定州固守。

而劉廷讓則和益津關守將李敬源合兵迎擊遼國大軍,在君子館一帶發生戰爭。在劉廷讓出擊之前,曾把萬人精銳騎兵託付給李繼隆作爲預備隊,希望戰爭陷入泥潭時可以緊急支援。可當劉廷讓在君子館陷入遼軍重重包圍時,李繼隆卻帶着精銳從滄州撤退到樂壽,讓劉廷讓在孤立無援中慘敗。

從史料中這種描述來看,劉廷讓在君子館的戰敗,李繼隆是要負責主要責任的。劉廷讓兵敗南逃後,也把矛頭指向了李繼隆。一時間李繼隆在宋軍中千夫所指,成爲人人喊殺的懦夫。這種不救援友軍的行爲,在軍隊中是非常惡劣的,按宋律必然處以極刑。雖然李繼隆是趙光義的大舅子,但也不可能絲毫不降罪,更何況當時朝廷已經輿論洶洶了。可趙光義卻在經過調查後力保李繼隆,這就讓人看不懂了。以趙光義一貫猜忌北方將門的習性,對於李繼隆這種將門子弟毫不客氣。就算看在李皇后面上,但貶官也是免不了的,爲什麼反會升李繼隆的官呢?

分析這場戰爭發生時的環境,可以發現很多參考的信息。首先,這場戰爭雖然是遼國挑起的,但首先展開攻勢的卻是宋軍。田重進在定州這一路斬獲頗豐,是在整個戰局都敗壞時,讓人非常意外的。除了田重進外,還有劉廷讓、楊重進、李敬源、桑贊等宋軍將領的率軍出擊,唯獨李繼隆選擇了固守滄州。

這完全不符合遼攻宋守的戰前格局,更違背冬天作戰對宋軍不利的天氣因素。實際上在回顧戰敗經驗時,史書中最常提到的就是天氣驟然轉冷,天上下大雪,凍得宋軍弓弩都拉不開了。由此可見,在冬天寒冷時期出城與遼軍野戰,實在是非常錯誤的選擇,也違反其軍事常識。

因此君子館戰敗的第一錯誤不是李繼隆不救劉廷讓,而是衆多宋軍將領違背軍事常識,冬天出城與遼軍野戰。實際上在戰爭初期,遼軍很難佔到便宜,就連小小的滿城縣,都讓遼軍損兵折將。如果幾位宋軍將領固守城池,以守待攻,在冬天的嚴寒下遼軍獲勝的可能性極低。這樣的軍事常識應該是每個宋軍將領都具備的,不應該犯下如此大錯。即便是劉廷讓這種十多年沒有上過戰場的老將,也不應該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然而除了李繼隆都犯了這個錯誤,這就讓人感到非常蹊蹺了。難道宋軍將領的腦子集體都秀逗了?

除了天氣驟冷和後勤不足的原因外,劉廷讓和李敬源大張旗鼓的向幽州靠近也是非常奇葩的選擇。打仗的行軍路線都是要保密的,這點作爲老將的劉廷讓不可能不知道。他們這種大張旗鼓的做法,只能引來遼軍主力,結果被耶律休哥包圍在君子館。這種低能的做法顯然不是老將該有的素質,而是有着其他的原因。從劉廷讓向李繼隆求援,和提前將精銳騎兵派給李繼隆看,這顯然是做好了誘餌的打算,力圖誘出遼軍主力,聚而殲之。而李繼隆的做法卻是放棄攻打遼軍,向後撤退到樂壽固守。

從當時的戰局佈置來看,田重進、賀令圖和李繼隆都處於戰略支援的位置,他們都是聚殲遼軍的勝負手。然而這三支部隊都沒有支援君子館戰場,可見君子館戰敗不是李繼隆一個人的責任。其中賀令圖中了耶律休哥的詐降計,被人連指揮部一鍋端了,根本毫無反抗。田重進所在的定州,和君子館戰場中間的祁州被遼軍攻佔,支援路線被切斷。李繼隆帶着精兵前往君子館匯合,半路發覺遼軍太多,戰事艱難,果斷回退到了樂壽。從這個情況看,耶律休哥明顯搞了個圍點打援的戰術,等着三路宋軍往君子館的坑裏跳。

賀令圖自以爲是,結果被人抓了俘虜,後來直接投降遼國。田重進和李繼隆見形勢不對,乾脆佔據要點固守,沒讓遼軍的陰謀得逞。在君子館大敗之後,遼軍幾乎控制了整個河北,軍隊最南延伸到深州和德州。然而田重進固守的定州,李繼隆固守的滄州卻沒有遼軍。遼軍南下就是從這兩個地方中間的空隙地帶,顯然是非常忌憚兩邊固守的宋軍。從這個戰後格局來看,耶律休哥把河北宋軍一網打盡的戰略意圖沒有完全實現,田重進和李繼隆成爲威脅遼軍的兩顆釘子。正是因爲這兩顆釘子存在,遼軍無法長期佔領河北,劫掠一番後就返回了幽州。

所以李繼隆選擇不救劉廷讓,固守原有的地盤,在軍事上是很有道理的。正如他所說,既是保留殘存的宋軍實力,也是限制遼軍戰略攻勢的做法。以當時的軍力對比,就算田重進和李繼隆都撲向君子館,也不夠幾十萬遼軍喫的。如果這兩支軍隊都被一股腦的坑了,那黃河以北就真成無人之境了。

而從軍事角度看,那劉廷讓等人的反常操作就很難解釋了。他們在戰爭中犯的錯誤都是非常低級的,都不應該是這些沙場老將應該有的。結合當時宋遼戰爭的格局來看,可以推測他們離開城池,在冬天去和遼軍打野戰,這並非個人選擇,而是聽命於某個高級軍事顧問。

以宋軍之前在高梁河和岐溝關兵敗的經驗教訓來看,這個軍事顧問多半是趙光義本人。當時劉廷讓、田重進、李繼隆等人都是平級,並不能互相統屬,能全面調動的就只有遠在東京汴梁的趙光義和樞密使。以滿城大捷的經驗看,趙光義是出了名的喜歡遙控指揮,滿城大捷就是因爲李繼隆否定了趙光義留下的陣圖,才取得了逆襲耶律休哥的大勝。後來在唐河和徐河之戰中,李繼隆也是兩次否定朝廷的作戰方略,兩次大敗耶律休哥,差點將其殺掉。由此可見,李繼隆在軍事上是非常不給趙光義面子的,所以在君子館大戰中我行我素也就不意外了。

總結君子館戰爭失敗的經驗,其根本原因還是趙光義搞將從中御,從東京汴梁遙控指揮作戰所造成的失敗。由於前方將領互不統屬,又不敢違背趙光義低能的戰爭指揮技能,最終給數十萬遼軍送了人頭。而李繼隆則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選擇合理的軍事策略,纔給宋軍留下了最後的精銳。

所以戰爭失敗的罪魁禍首,不是劉廷讓或李繼隆,而是趙光義本人。趙光義自己也知道又坑了人,沒有理由處理李繼隆,選擇力保來挽尊。正是李繼隆這種“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性格,才讓他在對遼作戰中所向披靡,成了名將耶律休哥的剋星。而李繼隆之後再無這種將領,宋軍對遼作戰也就有敗無勝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