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廣東本地媒體報道了一則“公廁取紙也人臉識別?網絡安全專家:存在暴露行蹤的風險”的消息,稱廣東東莞莞城區的一間公廁內裝了一臺“人臉識別供紙機”,雖說是方便了大家免費取用廁紙,但是面部信息又是否會有泄露的風險呢?網絡安全專家提醒,這種識別信息在本機沒存儲並不代表在系統內沒存儲,一旦數據庫泄露或被盜用,就有暴露行蹤的風險;同時,如果不同來源的不同信息橫向疊加,還可以展現出完整的個人隱私。該事件經媒體爆料後,公廁“人臉識別”取紙登上了風口浪尖,一度引發輿論熱議。

1、廣東東莞公廁“人臉識別”取紙輿情熱度趨勢分析

據輿情監測系統鷹眼速讀網顯示,在11月30日公廁“人臉識別”取紙被報道之後的幾天時間內,相關輿情熱度發酵處於醞釀期,直至12月4日開始呈直線上升態勢,輿情爆發期持續了1天時間,12月6日之後,輿情熱度小幅上漲進入後期的反覆階段,凸顯出輿情長尾效應。

輿情發展階段的劃分與網民、自媒體大V和新聞媒體的介入程度息息相關,基於公廁人臉識別取紙的熱度趨勢來看,輿情醞釀期的形成主要受本地媒體初始爆料的影響,廣東臺觸電新聞爲此事件的傳播源頭,進一步得到了本地自媒體大v@IN莞 的傳播,引發小範圍內的討論。

主流媒體的報道將廣東東莞公廁人臉識別帶入了公衆視野當中,12月3日下午,央視新聞以“如何給人臉信息‘戴上’安全的頭盔?廁所取紙人臉識別 公民擔心信息泄露”爲標題將人臉識別隱私擔憂和規避推至輿論風口,輿情傳播熱度高漲,伴隨着Vista看天下、人民網、財經新媒體等媒體轉發這一消息,最大程度地吸引了網民關注。

公廁人臉識別取紙熱度的小幅回升源於媒體的跟蹤報道,也顯示了網絡爭議對於現實問題解決所產生的影響。12月5日,南方都市報稱“企業回應:人臉特徵短期存儲後即刪除”,造成部分輿論反彈,引發網民反感情緒。12月6日,@東莞城管 發佈通報表示,對於公衆擔憂,已協調終止使用該設備,改爲常規方式免費向市民提供紙巾,同時對本次事件中給市民帶來的不適深表歉意。至此,關於公廁人臉識別取紙的輿論風波雖然接近尾聲,但網民對於“人臉識別”技術利弊影響的討論遠遠沒有結束。

2、“人臉識別”技術的現實利弊影響與網絡輿論爭議

網絡輿論關於廣東東莞公廁“人臉識別”取紙的爭議並非一時興起。因爲被動物園要求採用“刷臉”方式入園,遊園年卡辦理者郭兵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決定以服務合同違約爲由,將提供服務的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該案被稱爲“人臉識別第一案”。最終,法院判決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其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與之類似的,一則“戴頭盔看房”的短視頻火爆全網,這些都直接體現了“人臉識別”技術背後的安全隱憂。

具體到公廁“人臉識別”取紙的網民話題聚焦,持反對意見的網民佔比高達62%,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吐槽個人隱私泄露早已防不勝防,“刷臉”登機、人臉識別支付、監控學生行爲、小區門禁系統等等諸多應用場景麻痹了人們的戒備心;二是認爲人臉識別技術的濫用存在信息泄露的風險,諸多網民據此持有堅決的抵制態度;三是諷刺和批判取廁紙靠刷臉這一行爲本身,“光一套刷臉設備就夠買多少紙了”“一個公廁要做到百年老店嗎”等等。

但同時公廁“人臉識別”取紙還得到了部分人的支持,持“方便生活、杜絕薅紙現象”的觀點態度佔比36%,主要表示“對於那些喜歡佔便宜的人來說,臉都不要了,還在乎信息泄漏嗎?”“我就看過一個老頭直接把一盒紙全部拿光裝進了自己口袋”“你可以不用,這個措施是便民,防浪費”。此外,還有網民提出解決廁紙問題的其他言論,如“裝個攝像頭和溫馨提醒就可以了”。

相關文章